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恒修专利>正文

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21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其主要在水塔中设有外管体及内管体,其中内管体与外管体借由单向阀连通,外管体主要与家用水管或任何需要较大水压的设备连接,而外管体则提供少量取水。当使用者由内管体中提取供水时,因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设有单向阀,故并不影响外管体中的水量及水压,且在保持水压的前提下,有效缩减水塔整体体积至现有技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别具有大量及少量取水水龙头,使用时并互不影响其水压的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水塔系统中,通常主要以储水槽体、出水口及进水口的简单组合所构成,其缺点在于单一储水槽体的水量及水压维持不易,当供水一段时间后,槽内水位下降至一高度后,汲水马达才会启动补水,在此过程中供水量及水压亦无法保持。此外,虽能够借由增加水塔的存储器积以改善前述缺点,但在现今寸土寸金的环境下,却难以实现。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虽然可以解决水量及储水问题,但使用范围受限等缺点,亟待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其进一步简化装置的结构及架设,其进水模块与水塔采分离式设计,只要将进水模块抛入水中无需固定即可使用,可以实时提供稳定的用水,满足用户的各类用水需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其操作安全稳定,其主电源不用沉入水中,且人员也不用接触水面操作,故使用上相当安全可靠;而进水模块会飘浮在储水区的上方,以取得更为洁净的用水,提高用水安全。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当使用者需提供取少量用水时,可由内管体中提取,借此不影响水塔整体的水压,且在保持水压的前提下,有效缩减水塔整体体积至目前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本技术的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在一水塔中至少包括:一外管体,外管体提供储存由一储水区汲取之水源,外管体的一处设有一第一水龙头;>一内管体,内管体设于外管体内,内管体包含:一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于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内管体向外流出;一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单向阀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一第二水龙头连接;一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处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一进水模块连接,并汲取储水区的水源;一回流管,回流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处连接,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高于第一单向阀的内管体的一处;一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于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内管体向外流出至内管体中;以及一液位控制模块,液位控制模块设于内管体内,液位控制模块连接控制进水模块,使液位控制模块受到内管体内的水量升降作用而启闭进水模块。其中,进水模块为一进水马达。其中,进水模块设有一浮力单元,使进水马达飘浮在储水区上方的位置以汲取更为洁净的水源。其中,液位控制模块包括有一启动开关,启动开关下方连接有一上浮球,上浮球下方连接有一下浮球,启动开关为常闭型导电开关,受到上浮球、下浮球连接带动以进行启闭控制。其中,第一水龙头与家用水管或任何需要较大水压的设备连接,如热水器、户外强力水流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水塔中设有外管体及内管体,其中内管体与外管体借由单向阀连通,外管体主要与家用水管或任何需要较大水压的设备连接,而外管体则提供少量取水。当使用者由内管体中提取供水时,因内管体与外管体之间设有单向阀,故并不影响外管体中的水量及水压,且在保持水压的前提下,有效缩减水塔整体体积至现有技术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开始进行汲水工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满水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使用第一水龙头出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另一使用第一水龙头出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使用第二水龙头出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外管体;110-第一水龙头;200-内管体;210-第一单向阀;220-连接管;230-第二水龙头;240-进水管;250-回流管;260-第二单向阀;300-进水模块;310-进水马达;320-浮力单元;400-液位控制模块;410-启动开关;420-上浮球;430-下浮球;500-储水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到的功效,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技术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技术于实际实施上的申请范围。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且为开始进行汲水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水塔中至少包括外管体100及内管体200,外管体100包含设置于其一处的第一水龙头110,内管体200更进一步包含第一单向阀210、连接管220、第二水龙头230、进水管240、进水模块300、回流管250、第二单向阀260及液位控制模块400。内管体200设于外管体100内部,在内管体200的一处设置第一单向阀210,第一单向阀210另一端依序与连接管220、第二水龙头230连接,此第一单向阀210可限制水流由内管体200内部单方向依序经过第一单向阀210、连接管220、第二水龙头230后流出,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水龙头230为双出水龙头,其结构并不以此限制,任何可控制两水流方向的水龙头皆属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连接管220的一处设有进水管240,此进水管240另一端与进水模块300连接,并汲取储水区500的水源。在连接管220的一处还设有回流管250,此回流管250的另一端则与内管体200的一处连接,且其连接的位置的高度较高于第一单向阀210,在内管体200的一处更设有第二单向阀260,此第二单向阀260可限制水流由内管体200单方向流入外管体100中并储存,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第二单向阀260的其中一范例,其高度及位置并不限制,以及内管体200还设有液位控制模块400,借由液位控制模块400受到内管体200内的水量升降作用而启闭进水模块300。在控制流水方面,进水模块300设有进水马达310及浮力单元320,浮力单元320能使进水马达310飘浮在储水区500上方的位置以汲取更为洁净的水源,液位控制模块400包括有一启动开关410、一上浮球420与一下浮球430,启动开关410为常闭型导电开关,亦即未受外力作用时,经常保持导电而启动进水模块300进行工作,上浮球420连接至启动开关410,而下浮球430则连接在上浮球420下方;如此,在初始状态时,内管体200内没有储水而使上浮球420、下浮球430皆自然下垂,因此拉动启动开关410导通电源控制进水模块300汲水,并使水流经由进水管240、连接管220、回流管250后进入内管体200内,并在内管体200充满流水时让上浮球420、下浮球430皆因上浮而切断电源。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开始进行汲水工作,以及满水位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一水塔中,至少包括:/n一外管体,所述外管体提供储存由一储水区汲取的水源,所述外管体的一处设有一第一水龙头;/n一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于所述外管体内,所述内管体包括:/n一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所述内管体向外流出;/n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一第二水龙头连接;/n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处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一进水模块连接,并汲取所述储水区的水源;/n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处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高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所述内管体的一处;/n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所述内管体向外流出至所述内管体中;以及/n一液位控制模块,所述液位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内管体内,所述液位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所述进水模块,使所述液位控制模块受到所述内管体内的水量升降作用而启闭所述进水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塔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一水塔中,至少包括:
一外管体,所述外管体提供储存由一储水区汲取的水源,所述外管体的一处设有一第一水龙头;
一内管体,所述内管体设于所述外管体内,所述内管体包括:
一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所述内管体向外流出;
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一第二水龙头连接;
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处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一进水模块连接,并汲取所述储水区的水源;
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一处连接,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高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所述内管体的一处;
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内管体的一处,并限制水流由所述内管体向外流出至所述内管体中;以及
一液位控制模块,所述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恒修
申请(专利权)人:彭恒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