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模板支架体系中,模板支撑加固采用的是木方作为竖杠,两根圆管作为横杠,通过穿墙螺丝、山型卡、步步紧和铁丝等紧固的支撑加固体系,存在这样几个问题:效率低、搭建工作量较大、质量差、难调整以及不美观不环保等。新型模板支撑加固体系的研发,将为建筑业的发展提升了很大的空间,从基本上节省了木材资源和大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减少了原料的浪费而且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新型模板的使用也是个环保问题,根据新数据统计,在我国每年将近8亿立方米的木材消耗量中,建筑领域约占1/3,建筑木方浪费十分严重,平均周转次数不到10次,大力倡导建筑模板支撑加固节材代木工作已迫在眉睫,“以钢代木”新型模板支撑加固体系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加固体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模板支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截面较大的塑料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翘曲现象,从而影响混凝土墙面成形,以及如何通过检测墙体的湿度,从而判断拆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板体(3),所述板体(3)的表面安装有分板(4),所述板体(3)表面的下方位置与支座(1)表面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n所述板体(3)与分板(4)的连接处安装有塞条(5),所述板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装置体(6),所述装置体(6)包括加湿机构(7),所述加湿机构(7)的表面与分板(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n所述加湿机构(7)包括机构壁(71),所述机构壁(71)的表面开设有开孔(72),所述机构壁(71)内侧面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板体(3),所述板体(3)的表面安装有分板(4),所述板体(3)表面的下方位置与支座(1)表面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板体(3)与分板(4)的连接处安装有塞条(5),所述板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装置体(6),所述装置体(6)包括加湿机构(7),所述加湿机构(7)的表面与分板(4)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加湿机构(7)包括机构壁(71),所述机构壁(71)的表面开设有开孔(72),所述机构壁(71)内侧面的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体(73),所述控制体(73)的内侧面开设有水槽(74),所述控制体(73)通过水槽(74)固定连接有水管(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壁(71)的底部与板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机构壁(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刚性条(61)和弹性条(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条(61)和弹性条(6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63),所述控制机构(63)包括上块(631)和下块(632),所述刚性条(61)的表面与上块(63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条(62)的表面与下块(632)的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块(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