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72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田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卷筒,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减速机和第二皮带轮使收卷筒可以进行平稳的旋转,从而对电缆进行收装,增加收装效率,拉力传感器和角钢对收装的拉力进行检测,避免因拉力过大从而导致电缆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施工
,涉及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特别是一种在油田的电缆敷设作业时防止电缆过载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在对电缆进行收装时,需要使用到电缆绞盘,现有的电缆绞盘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力收装方式对电缆进行收装,该方式费时费力,影响收装效率,同时不具有拉力检测功能,不能对拉力进行控制,导致在收装时容易出现拉力过大,从而造成电缆断裂现象,降低了电缆绞盘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设计提供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具备便于对电缆进行收装及具有拉力检测与控制功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卷筒,底座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角钢,角钢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右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箱门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单片机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和报警装置,控制按钮上方设有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收卷筒的前侧通过轴承与支架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角钢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优选的,所述单片机分别与伺服电机、拉力传感器、控制按钮、报警装置、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电性连接,底座顶部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收卷筒相适配的排线器。优选的,所述角钢右侧的前侧贯穿设置有拉环,拉环的左端贯穿角钢并与拉力传感器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为带有蜂鸣器的LED灯。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共有三个档位,分别为0档、1档和2档,在0档、1档和2档三个档位中,单片机输出的占空比分别为0%、25%、70%,伺服电机转速约为0、400r/min、1050r/min。优选的,所述第一按键用于控制整个绞盘的工作模式,当绞盘启动时,自动进入自动模式;按下第一按键后进入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初始状态为0档,按下第二按键一次,切换至1档;按下第二按键两次,切换至2档;按下第二按键三次,切换至0档,以此规律进行循环;在自动模式下,伺服电机初始档位为0档,随着拉力增大,伺服电机转速逐渐加快,拉力为0-0.5kg时,转速为0档;拉力为0.5kg-1.5kg时,转速为档;拉力为1.5kg-2.5kg时,转速为档;拉力为2.5kg以上时,转速为0档,蜂鸣器报警,LED灯发光示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底座、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减速机、第二皮带轮、皮带、收卷筒、拉力传感器、角钢、控制箱、箱门、单片机、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的配合,具备便于对电缆进行收装及具有拉力检测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缆绞盘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是人力收装方式对电缆进行收装,该方式费时费力,影响收装效率,同时不具有拉力检测功能,不能对拉力进行控制,导致在收装时容易出现拉力过大,从而造成电缆断裂现象,降低了电缆绞盘适用性的问题。2、通过设置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减速机和第二皮带轮,使收卷筒可以进行平稳的旋转,从而对电缆进行收装,增加收装效率,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和角钢,可以对收装的拉力进行检测,避免因拉力过大从而导致电缆损坏,通过设置控制箱、箱门、单片机和控制按钮,方便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通过设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伺服电机、3第一皮带轮、4减速机、5第二皮带轮、6皮带、7收卷筒、8拉力传感器、9角钢、10控制箱、11箱门、12单片机、13显示屏、14控制按钮、15支架、16第一滚轮、17第二滚轮、18排线器、19拉环、20第一按键、21第二按键和22报警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的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5,收卷筒7的前侧通过轴承与支架15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支架15,使收卷筒7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的平稳,底座1底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16,通过设置第一滚轮16,方便底座1进行移动,底座1顶部前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收卷筒7相适配的排线器18,通过设置排线器18,可以对电缆进行牵引,增加收装效果,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机4,减速机4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通过设置伺服电机2、第一皮带轮3、减速机4和第二皮带轮5,使收卷筒7可以进行平稳的旋转,从而对电缆进行收卷,增加收装效率,第一皮带轮3与第二皮带轮5之间通过皮带6传动连接,减速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卷筒7,底座1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8,拉力传感器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角钢9,通过设置拉力传感器8和角钢9,可以对收装的拉力进行检测,避免因拉力过大从而导致电缆损坏,角钢9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7,通过设置第一滚轮16和第二滚轮17,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角钢9右侧的前侧贯穿设置有拉环19,拉环19的左端贯穿角钢9并与拉力传感器8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拉环19,方便使用者对角钢9进行限位固定,角钢9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的右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1,箱门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12,单片机12分别与伺服电机2、拉力传感器8、控制按钮14、报警装置22、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21电性连接,箱门1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单片机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4和报警装置22,控制按钮14上方设有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21通过设置控制箱10、箱门11、单片机12、控制按钮14、第一按键20和第二按键21,方便对伺服电机2进行控制,通过底座1、伺服电机2、第一皮带轮3、减速机4、第二皮带轮5、皮带6、收卷筒7、拉力传感器8、角钢9、控制箱10、箱门11、单片机12、显示屏13和控制按钮14的配合,具备便于对电缆进行收装及具有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机(4),减速机(4)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3)与第二皮带轮(5)之间通过皮带(6)传动连接,减速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卷筒(7),所述底座(1)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8),拉力传感器(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角钢(9),角钢(9)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的右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1),箱门(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12),箱门(1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单片机(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机(4),减速机(4)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第一皮带轮(3)与第二皮带轮(5)之间通过皮带(6)传动连接,减速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收卷筒(7),所述底座(1)右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8),拉力传感器(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角钢(9),角钢(9)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0),控制箱(10)的右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11),箱门(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单片机(12),箱门(1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单片机(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5),收卷筒(7)的前侧通过轴承与支架(15)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田用单片机防过载绞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16),角钢(9)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童王凯王东海李妍蕾李强孙建瑞赵坤赵明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