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66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包括壳体、转轴、通电机构、传动机构、触发机构、滑动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壳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通电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机构。该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通过通电机构对电路的接通,解除了传动机构对滑动机构的限位,实现了当智能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发生侧向一边倾倒的现象时,避免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了螺旋桨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防止螺旋桨断裂,避免了经济损失,优化了消费者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无人飞行器
,具体为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智能无人飞行器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种类的无人飞行器所应用的领域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中大大的拓展了无人飞行器本身的用途,就智能航拍而言,智能飞行器能在人为的控制下完成拍摄,现有的智能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会出现螺旋桨与地面碰撞的现象。现有的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操作不当,导致智能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发生侧向一边倾倒的现象,造成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了螺旋桨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造成螺旋桨断裂,导致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降低了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当智能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发生侧向一边倾倒的现象时,避免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了螺旋桨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防止螺旋桨断裂,避免了经济损失,优化了消费者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使用寿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包括壳体、转轴、通电机构、传动机构、触发机构、滑动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壳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通电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所述滑动机构,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机构。r>进一步的,所述通电机构包括通槽、电触点、滑杆和导电珠,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所述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触点,所述通槽的内壁弹性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电珠,所述导电珠的结构为球体结构,所述通电机构用于电路的接通。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磁铁、凹槽、磁板和限位杆,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铁,所述壳体的内壁且靠近所述电磁铁的内侧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磁板,所述凹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磁板的相对面的磁性相反,所述传动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滑动机构的移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触点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正极板、负极板、滑槽和压敏电阻,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正极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负极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压敏电阻,所述负极板与所述压敏电阻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配重块、电介质板、滚珠和限位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配重块,所述滑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介质板,所述滑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滚珠,所述滑块的内壁开设有所述限位槽,所述滚珠对称分布在所述滑块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槽、电热丝、双金属片和卡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热丝,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卡块,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敏电阻电性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卡块固定的一侧为锂、锰、铜的合金,所述双金属片远离所述卡块的一侧为锂、铁的合金。(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通过通电机构对电路的接通,解除了传动机构对滑动机构的限位,实现了当智能无人飞行器在起飞和降落时发生侧向一边倾倒的现象时,避免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了螺旋桨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防止螺旋桨断裂,避免了经济损失,优化了消费者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系数,提高了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使用寿命。2、该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通过压敏电阻的应用,当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电压大于压敏电阻最大工作电压时,压敏电阻处于断路的状态,当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电压小于压敏电阻最大工作电压时,压敏电阻处于通路的状态,基于双金属片的使用,实现了材料的循环使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转轴;3、通电机构;4、传动机构;5、触发机构;6、滑动机构;7、限位机构;31、通槽;32、电触点;33、滑杆;34、导电珠;41、电磁铁;42、凹槽;43、磁板;44、限位杆;51、正极板;52、负极板;53、滑槽;54、压敏电阻;61、滑块;62、配重块;63、电介质板;64、滚珠;65、限位槽;71、卡槽;72、电热丝;73、双金属片;74、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包括壳体1、转轴2、通电机构3、传动机构4、触发机构5、滑动机构6和限位机构7,壳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轴2,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通电机构3,通电机构3包括通槽31、电触点32、滑杆33和导电珠34,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通槽31,通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触点32,通槽31的内壁弹性连接有滑杆33,滑杆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电珠34,导电珠34的结构为球体结构,通电机构3用于电路的接通,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包括电磁铁41、凹槽42、磁板43和限位杆44,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1,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电磁铁4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42,凹槽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磁板43,凹槽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4,电磁铁41与磁板43的相对面的磁性相反,传动机构4用于限制滑动机构6的移动,电磁铁41与电触点32电性连接;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触发机构5,触发机构5包括正极板51、负极板52、滑槽53和压敏电阻54,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53,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板51,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板52,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敏电阻54,负极板52与压敏电阻54电性连接,触发机构5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滑动机构6,滑动机构6包括滑块61、配重块62、电介质板63、滚珠64和限位槽65,滑槽53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滑块61,滑块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62,滑块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63,滑块6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滚珠64,滑块6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5,滚珠64对称分布在滑块61的两侧。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包括壳体1、转轴2、通电机构3、传动机构4、触发机构5、滑动机构6和限位机构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轴(2)、通电机构(3)、传动机构(4)、触发机构(5)、滑动机构(6)和限位机构(7),所述壳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所述转轴(2),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通电机构(3),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4),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机构(5),所述触发机构(5)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所述滑动机构(6),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轴(2)、通电机构(3)、传动机构(4)、触发机构(5)、滑动机构(6)和限位机构(7),所述壳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所述转轴(2),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通电机构(3),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4),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触发机构(5),所述触发机构(5)的内侧弹性连接有所述滑动机构(6),所述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机构(3)包括通槽(31)、电触点(32)、滑杆(33)和导电珠(34),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所述通槽(31),所述通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触点(32),所述通槽(31)的内壁弹性连接有所述滑杆(33),所述滑杆(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导电珠(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电磁铁(41)、凹槽(42)、磁板(43)和限位杆(44),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铁(41),所述壳体(1)的内壁且靠近所述电磁铁(41)的内侧开设有所述凹槽(42),所述凹槽(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磁板(43),所述凹槽(4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所述限位杆(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拍的小型智能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樟树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骁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