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57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出头及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头具备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室、在第一方向延伸且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的喷嘴流道、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连通第一压力室与喷嘴流道的第一连通流道、在第二方向延伸且连通第二压力室与喷嘴流道的第二连通流道、向第一压力室供给液体的供给流道及从第二压力室排出液体的排出流道,第二压力室的壁面包括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离喷嘴最远的第一壁面,第二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在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离喷嘴最远的第二壁面和在第一方向与第二壁面相反侧的第三壁面,设于第一、第三壁面间的第一倾斜部有在第一、第二方向间的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一结构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喷出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与使压力室内的液体从喷嘴喷出的液体喷出头有关的技术。但是,在现有的技术中,有可能发生气泡滞留在从压力室到喷嘴的流道中从而使得液体难以从喷嘴喷出的喷出异常。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33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压力室,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第二压力室,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喷嘴流道,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第一连通流道,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一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第二连通流道,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二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供给流道,其向所述第一压力室供给液体;排出流道,其从所述第二压力室排出液体,所述第二压力室的壁面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二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三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反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一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压力室,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第二压力室,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喷嘴流道,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第一连通流道,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一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第二连通流道,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二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供给流道,其向所述第一压力室供给液体;排出流道,其从所述第二压力室排出液体,所述第二压力室的壁面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二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三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反的一侧的壁面,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一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结构图。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平面图。图5为表示压电元件PZq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液体喷出头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8为表示参考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1Z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循环流道RJA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平面图。图10为变形例2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B的一个示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各图中,使各个部分的尺寸以及比例尺与实际情况适当地不同。此外,由于以下所叙述的实施方式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具体例,因此附加有技术上优选的各种各样的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未特别记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的意思,则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方式。A.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进行说明。1.液体喷出装置的概要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00为,向介质PP喷出油墨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虽然介质PP例如为印刷用纸,但树脂薄膜或布帛等任意的印刷对象也可以作为介质PP而被利用。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容器93。作为液体容器93,能够采用例如相对于液体喷出装置100而可拆装的墨盒、由挠性的薄膜所形成的袋状的油墨袋、或者能够补充油墨的油墨罐等。在液体容器93中贮留有颜色不同的多种油墨。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液体喷出装置100具备控制装置90、移动机构91、输送机构92和循环机构94。其中,控制装置90包括例如CPU或FPGA等处理电路、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电路,并对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各要素进行控制。在此,CPU为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简称,FPGA为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简称。此外,移动机构91在由控制装置90实现的控制下,将介质PP向+Y方向进行输送。另外,在下文中,将+Y方向和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即-Y方向统称为Y轴方向。此外,输送机构92在由控制装置90的控制下,使多个液体喷出头1在+X方向以及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即-X方向上往返移动。另外,在下文中,将+X方向以及-X方向统称为X轴方向。在此,+X方向为与+Y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X方向为与+Y方向正交的方向。输送机构92具备对多个液体喷出头1进行收纳的收纳壳体921、和固定有收纳壳体921的无接头带922。另外,也可以将液体容器93以及循环机构94与液体喷出头1一起收纳在收纳壳体921中。此外,循环机构94在由控制装置90实现的控制下,将被贮留于液体容器93中的油墨供给至设置于液体喷出头1中的供给流道RB1。另外,循环机构94在由控制装置90实现的控制下,对被贮留在液体喷出头1所设置的排出流道RB2中的油墨进行回收,并使该回收到的油墨向供给流道RB1回流。另外,对于供给流道RB1以及排出流道RB2,将利用图3而在下文中进行叙述。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在液体喷出头1中,从控制装置90被供给用于对液体喷出头1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Com、和用于对液体喷出头1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SI。然后,液体喷出头1在由控制信号SI实现的控制下,通过驱动信号Com而被驱动,从而使油墨从设置于液体喷出头1上的M个喷嘴N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向+Z方向喷出。在此,值M为1以上的自然数。此外,+Z方向为与+X方向以及+Y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Z方向为与+X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在下文中,有时将+Z方向和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即-Z方向统称为Z轴方向。另外,对于喷嘴N,将利用图2以及图4而在下文中进行叙述。液体喷出头1通过与由移动机构91实现的介质PP的输送和由输送机构92实现的液体喷出头1的往返移动连动,使油墨从M个喷嘴N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喷出,并使该被喷出的油墨喷落在介质PP的表面上,从而在介质PP的表面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2.液体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具备:/n第一压力室,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n第二压力室,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n喷嘴流道,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n第一连通流道,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一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n第二连通流道,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二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n供给流道,其向所述第一压力室供给液体;/n排出流道,其从所述第二压力室排出液体,/n所述第二压力室的壁面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n所述第二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三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反的一侧,/n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n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一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JP 2020-014627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压力室,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
第二压力室,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对液体施加压力;
喷嘴流道,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与喷出液体的喷嘴连通;
第一连通流道,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一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
第二连通流道,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二压力室与所述喷嘴流道进行连通;
供给流道,其向所述第一压力室供给液体;
排出流道,其从所述第二压力室排出液体,
所述第二压力室的壁面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
所述第二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二壁面和第三壁面,所述第二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三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二壁面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三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
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一结构面,所述第一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三连通流道,所述第三连通流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对所述第二压力室与所述排出流道进行连通,
所述第三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四壁面,所述第四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
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四壁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部,
所述第二倾斜部具有第二结构面,所述第二结构面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五方向上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所成的角度和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五方向所成的角度大致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三结构面,所述第三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之间的第六方向上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倾斜部具有第三结构面,所述第三结构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结构面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面与所述第三壁面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力室的壁面包括第五壁面,所述第五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
所述第一连通流道的壁面包括第六壁面和第七壁面,所述第六壁面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上距所述喷嘴最远,所述第七壁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六壁面相反的一侧,
在所述第五壁面与所述第七壁面之间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沼阳一福泽祐马鹰合仁司玉井捷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