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53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沿着闭模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流道板、下流道板和母模仁,下流道板与母模仁经锁固件锁紧,上流道板相对于下流道板开合;下流道板内活动设有下流道板镶件,且母模仁内活动设有母模仁活动入子,下流道板镶件与母模仁活动入子经锁固件锁紧;下流道板镶件内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紧下流道板镶件,其另一端抵紧母模仁,以使下流道板镶件的动力部伸出下流道板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母模防粘模具结构进行优化,可省去母模压板,能同时满足塑胶产品避免粘母模及自动顶出塑胶产品的特性,避免因母模压板存在引起流道变长及母模板厚度增加而造成原材料及模具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胶产品成型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大多采用塑胶模具注塑而成,其通常应用于电子产品、通讯产品及消费类产品等。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通讯产品及消费类产品的广泛使用,塑胶模具也成为广泛研究开发的课题。塑胶产品生产过程中,针对一类母模侧尺寸大、拔模角度小、入子包紧力较大、且需采用点进胶的塑胶产品,在其注塑成型后,开模过程中,此类塑胶产品极易粘母模,甚至完全留在母模侧入子上,以致成型的塑胶产品不能顺利取出。目前,市面上针对上述类型的塑胶产品注塑成型开模后难以顺利取出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母模防粘模具结构,具体如图1~4所示,该模具结构包括母模仁30、母模仁固定入子32、母模仁活动入子31、第一弹性件23、第二弹性件22、T型顶杆23、下流道板20、上流道板10;并且,下流道板20与母模仁30中间增设母模压板40,母模仁活动入子31与母模压板40锁紧,下流道板20与母模压板40锁紧。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3装在母模压板40上中,第二弹性件22穿过母模压板40,且两端分别抵接下流道板20及母模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闭模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流道板、下流道板和母模仁,所述下流道板与所述母模仁经锁固件锁紧,所述上流道板相对于所述下流道板开合;/n其中,所述下流道板内活动设有下流道板镶件,且所述母模仁内活动设有母模仁活动入子,所述下流道板镶件与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经锁固件锁紧;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紧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其另一端抵紧所述母模仁,以使所述下流道板镶件的动力部伸出所述下流道板端面;合模时,所述上流道板向所述下流道板靠拢,所述上流道板经所述动力部将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压入所述下流道板内,带动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压入所述母模仁内与公模仁闭模成型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闭模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流道板、下流道板和母模仁,所述下流道板与所述母模仁经锁固件锁紧,所述上流道板相对于所述下流道板开合;
其中,所述下流道板内活动设有下流道板镶件,且所述母模仁内活动设有母模仁活动入子,所述下流道板镶件与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经锁固件锁紧;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紧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其另一端抵紧所述母模仁,以使所述下流道板镶件的动力部伸出所述下流道板端面;合模时,所述上流道板向所述下流道板靠拢,所述上流道板经所述动力部将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压入所述下流道板内,带动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压入所述母模仁内与公模仁闭模成型塑胶产品,此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开模时,所述上流道板远离所述下流道板,所述第二弹性件自动恢复,驱动所述下流道板镶件带动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相对于所述母模仁运动,以使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从塑胶产品中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流道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下流道板镶件穿插的下流道板穿孔,所述下流道板朝向所述母模仁一侧的端面挖设有第一限位沉槽,所述第一限位沉槽与所述下流道板穿孔连通;所述下流道板镶件的第一限位部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沉槽,且所述第一限位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沉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上开设有母模仁穿孔,所述母模仁穿孔内紧配有中部开孔的母模仁固定入子,所述母模仁活动入子穿插于所述母模仁固定入子内,且相对所述母模仁固定入子运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伟李旦章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