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49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包括支撑腿、工作台、输送结构、支撑架、顶板、挡板、封装结构、压平结构和导向结构,通过固定架、滑槽、滑块、锁紧螺母、旋转轴和压辊的设置,可以对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包装进行压平捋顺工作,防止出现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包装封口不一致导致产品出现漏气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压辊为可调节结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安装架、电动伸缩杆、推板和第二红外感应器的设置,可以让远红外穴位治疗贴放置的更加整齐,减轻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固定框、弹簧、缓冲板和缓冲杆的设置,减小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幅度,提高了封装工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封装
,具体为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
技术介绍
远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它能与人体内细胞振动频率接近,被称为生命光波。远红外释放能量深入皮下,具有激活细胞、增强血管自身节律性运动、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进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平衡身体酸碱度并消肿镇痛。现有的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在对远红外穴位治疗贴进行封装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对装有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包装进行压平捋顺工作,导致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包装的封口处不一致,装置不能很好地对远红外穴位治疗贴进行封口工作,封口后的产品可能会出现漏气等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浪费资源,加大使用成本,且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在传送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摆放整齐,增加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对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包装进行压平捋顺工作,防止出现远红外穴位治疗贴包装封口不一致导致产品出现漏气的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节约资源,降低使用成本,让远红外穴位治疗贴放置的更加整齐,减轻人力物力,降低工作难度,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包括支撑腿(1)、工作台(2)、输送结构(3)、支撑架(4)、顶板(5)、挡板(6)、封装结构(7)、压平结构(8)和导向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设置在支撑腿(1)的顶部,所述输送结构(3)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中间,所述支撑架(4)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两端,所述顶板(5)设置在支撑架(4)的顶部,所述挡板(6)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部的两侧,所述封装结构(7)设置在顶板(5)的底部,所述压平结构(8)设置在挡板(6)顶部的一端,所述导向结构(9)设置在压平结构(8)靠近封装结构(7)的一侧;所述封装结构(7)包括电动升降杆(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包括支撑腿(1)、工作台(2)、输送结构(3)、支撑架(4)、顶板(5)、挡板(6)、封装结构(7)、压平结构(8)和导向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设置在支撑腿(1)的顶部,所述输送结构(3)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中间,所述支撑架(4)设置在工作台(2)顶部的两端,所述顶板(5)设置在支撑架(4)的顶部,所述挡板(6)设置在输送结构(3)顶部的两侧,所述封装结构(7)设置在顶板(5)的底部,所述压平结构(8)设置在挡板(6)顶部的一端,所述导向结构(9)设置在压平结构(8)靠近封装结构(7)的一侧;所述封装结构(7)包括电动升降杆(71)、固定框(72)、弹簧(73)、缓冲板(74)、缓冲杆(75)、连接板(76)、封装机构(77)和第一红外感应器(78),固定框(72)设置在电动升降杆(71)的两侧,弹簧(73)的一端与固定框(72)的内壁连接,弹簧(73)的另一端与缓冲板(74)的一端连接,缓冲板(74)的另一端与缓冲杆(75)的一端连接,缓冲杆(75)的另一端伸出固定框(72)的内腔与连接板(76)连接,封装机构(77)设置在连接板(76)底部的中间,红外感应器(78)设置在封装机构(77)靠近导向结构(9)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远红外穴位治疗贴的封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杆(71)与红外感应器(78)之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国烈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贝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