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洗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243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洗涤塔,属于洗涤塔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外壳体、顶盖、底板及隔板,隔板位于外壳体的内中部,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固定于转轴上的气液混合结构,转轴为空心轴且密封贯穿顶盖和底板,转轴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动力组件,气液混合结构位于外壳体的内下部,隔板与转轴或气液混合结构旋转密封以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区和下区,上区设有进液口和进气口且位于上区内的转轴段设有第一通孔,下区设有出液口和出气口且对应气液混合结构的转轴段设有第二通孔,气液混合结构的径向外侧设有混合区且与下区连通,可实现洗涤塔内废气和液体充分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式洗涤塔
本申请涉及洗涤塔
,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洗涤塔。
技术介绍
洗涤塔俗称喷淋塔,工作时废气从下部进入,液体从上部喷入,在逆流中液体(目前主要是水或有机溶剂)和气体接触,通过液相吸收气相,从而达到降解VOC的目的。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两相错流,接触时间太短,另外液相分布不均匀,导致废气吸收量特别有限,最大不超过20%,VOC气体减量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工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洗涤塔两相接触不够充分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心式洗涤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离心式洗涤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外壳体、顶盖、底板及隔板,隔板位于外壳体的内中部,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及固定于转轴上的气液混合结构,转轴为空心轴且密封贯穿顶盖和底板,转轴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动力组件,气液混合结构位于外壳体的内下部,隔板与转轴或气液混合结构旋转密封以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区和下区,上区设有进液口和进气口且位于上区内的转轴段设有第一通孔,下区设有出液口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外壳体(1)、顶盖(2)、底板(3)及隔板(4),隔板(4)位于外壳体(1)的内中部,转子组件包括转轴(5)及固定于转轴(5)上的气液混合结构(6),转轴(5)为空心轴且密封贯穿顶盖(2)和底板(3),转轴(5)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动力组件,气液混合结构(6)位于外壳体(1)的内下部,隔板(4)与转轴(5)或气液混合结构(6)旋转密封以将外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为上区(7)和下区(8),上区(7)设有进液口(71)和进气口(72)且位于上区(7)内的转轴(5)轴段设有第一通孔,下区(8)设有出液口(81)和出气口(82),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外壳体(1)、顶盖(2)、底板(3)及隔板(4),隔板(4)位于外壳体(1)的内中部,转子组件包括转轴(5)及固定于转轴(5)上的气液混合结构(6),转轴(5)为空心轴且密封贯穿顶盖(2)和底板(3),转轴(5)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动力组件,气液混合结构(6)位于外壳体(1)的内下部,隔板(4)与转轴(5)或气液混合结构(6)旋转密封以将外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为上区(7)和下区(8),上区(7)设有进液口(71)和进气口(72)且位于上区(7)内的转轴(5)轴段设有第一通孔,下区(8)设有出液口(81)和出气口(82),对应气液混合结构(6)的转轴(5)轴段设有第二通孔,气液混合结构(6)的径向外部设有混合区且与下区(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定子组件还包括内壳体(9),内壳体(9)将上区(7)分为进液区和进气区,进液口(71)与进液区连通,进气口(72)与进气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内壳体(9)由筒壳(91)和环形挡板(92)组成,筒壳(91)的上端与顶盖(2)固连,环形挡板(92)的径向外边缘与筒壳(91)的下端密封连接,环形挡板(92)的内边缘与转轴(5)之间旋转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顶盖(2)包括顶板(21)和端板(22),顶板(21)和端板(22)皆为环状结构,端板(22)的外缘部与顶板(21)的内缘部可拆卸固连,端板(22)的内边缘与转轴(5)旋转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进液口(71)开设于端板(22)上,进气口(72)和出气口(82)皆开设于外壳体(1)上,出液口(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吉迪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