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吸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353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包括:吸收塔;中间罐;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以及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连接于吸收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氯气吸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氯气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氯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中规定的剧毒化学品,在氯碱企业及用氯单位一般采用液氯钢瓶或者液氯储罐进行存储液态氯。由于氯气的剧毒特性,一旦液氯泄漏处理,危险性极大。因此液氯使用单位必须配备事故氯处理设施,部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用氯单位,事故氯处理的用电负荷应按一级负荷双电源供电设计。但是,现有技术中事故氯处理装置,仅包括一套碱液连锁供应系统,在该系统出现问题时,事故氯处理装置将无法正常启动和工作;而且,现有技术中的事故氯处理装置的设计容量较小,无法满足大量氯气泄漏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连接于第一气体管路,以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将氯气输送至吸收塔吸收;中间罐,所述中间罐内存放有碱液;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以及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所述第三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喷射器还连接有第二气体管路;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与第三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之间;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七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连接于吸收塔。可选的,所述的氯气吸收系统还包括碱液罐,所述碱液罐通过第八液体管路连接于第六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九电磁阀,所述第八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八液体管路和第六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九电磁阀和吸收塔之间。可选的,所述的氯气吸收系统还包括产品管路,所述产品管路连接于所述第六液体管路,所述产品管路与所述第六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九电磁阀和第二循环泵之间。可选的,所述吸收塔的下部还连接有排出管。可选的,所述排出管包括U形段,并通过所述U形段形成液封。可选的,所述碱液罐高于第六液体管路和吸收塔的连接位置。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氯气吸收系统既满足平时正常生产时尾气氯的吸收处理,同时能满足事故状态下泄漏的氯气的吸收处理,还能将部分尾气氯转化为副产次氯酸钠,同时还能补偿吸收塔在循环泵启动故障或者切换循环泵或者切换供电电源时的连续性碱液供应,保证了氯气得到有效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氯气吸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吸收塔;2-中间罐;3-第一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4-喷射器;5-喷射器;6-碱液罐;7-产品管路;8-排出管;11-第一气体管路;12-第二气体管路;13-第三气体管路;21-第一液体管路;22-第二液体管路;23-第三液体管路;24-混合液体管路;25-第五液体管路;26-第六液体管路;27-第七液体管路;28-第八液体管路;29-第九液体管路;31-第一电磁阀;32-第二电磁阀;33-第三电磁阀;34-第四电磁阀;35-第五电磁阀;36-第六电磁阀;37-第七电磁阀;38-第八电磁阀;39-第九电磁阀;40-第十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连接于第一气体管路11,以通过第一气体管路11将氯气输送至吸收塔1吸收;即通过第一气体管路11将前一工段的事故风机所输送的氯气在吸收塔1内被吸收;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管路11连接于所述吸收塔1的中部。中间罐2,所述中间罐2内存放有碱液,以使得在所述中间罐2内也能够吸收部分氯气;第一循环泵3,所述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21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3,所述第一液体管路21上沿第一液体管路21内的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和第三电磁阀33;以当所述第一循环泵3工作时,将吸收塔1内的碱液抽出,并输送至吸收塔1的顶部,实现碱液的循环,提高氯气的吸收效率。第二循环泵4,所述第二循环泵4通过第二液体管路22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21,并且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2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2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31和第二电磁阀32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路22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34;以当所述第二循环泵4工作时,也能够实现碱液的循环。以及喷射器5,所述第一循环泵3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23连接于所述喷射器5,所述喷射器5通过混合液体管路24连接于所述中间罐2;所述第三液体管路23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35和第六电磁阀36;所述喷射器5还连接有第二气体管路12;以当所述第一循环泵3和/或第二循环泵4所输送的碱液被输送至喷射器5之后,能够在喷射器5产生负压,使得能够通过第二气体管路12吸入混有氯气的气体,并使得该混有氯气的气体和碱液混合后,通过混合液体管路24被输送至中间罐2。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体管路24插入至所述中间罐2的底部,以通过中间罐2内的碱液吸收氯气。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4通过第五液体管路25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23,所述第五液体管路25与第三液体管路23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五电磁阀35和第六电磁阀36之间;所述第五液体管路25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37和第八电磁阀38;所述吸收塔1通过第六液体管路26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25,所述第六液体管路26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25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七电磁阀37和第八电磁阀38之间;以使得第一循环泵3和/或第二循环泵4所输送的碱液通过第六液体管路26输送至所述吸收塔1的顶端,并通过喷头将碱液向下喷淋。所述中间罐2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27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21,并且所述第七液体管路27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2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32和第三电磁阀33之间;以使得所述中间罐2内的碱液被第一循环泵3和/或第二循环泵4所抽走,并实现中间罐2内的碱液循环。所述中间罐2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13连接于吸收塔1,以使得被中间罐2内的碱液所吸收后的气体被送入吸收塔1进行再次吸收。本实施例中,所述氯气吸收系统还包括碱液罐6,所述碱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连接于第一气体管路,以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将氯气输送至吸收塔吸收;/n中间罐,所述中间罐内存放有碱液;/n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n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以及/n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所述第三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喷射器还连接有第二气体管路;/n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与第三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n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之间;/n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七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七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之间;所述中间罐还通过第三气体管路连接于吸收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气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塔,所述吸收塔连接于第一气体管路,以通过第一气体管路将氯气输送至吸收塔吸收;
中间罐,所述中间罐内存放有碱液;
第一循环泵,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第一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二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并且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以及
喷射器,所述第一循环泵还通过第三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喷射器,所述喷射器通过混合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中间罐;所述第三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喷射器还连接有第二气体管路;
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第五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液体管路,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与第三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五液体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
所述吸收塔通过第六液体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所述第六液体管路与所述第五液体管路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七电磁阀和第八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辉廖立颜岭冷江子刘万忠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