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23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流处理系统,涉及径流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径流处理装置填土层容易堵塞和板结,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包括粗滤系统和精滤系统,粗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池和调蓄池,粗滤池收集径流,粗滤池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调蓄池内设有多个过滤机构;精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斜板过滤槽和介质滤床,沉砂池与调蓄池连通,介质滤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粗石层、细石层和介质土层,粗石层内设有盲管;介质土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60%~90%的骨料和10%~40%的椰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介质土层不易板结、活性高,进而处理能力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流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径流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径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大多城市针对雨水径流或内涝洪水采用下水道管网收集并排放至自然水域,径流中含有大量的TSS(TotalSolubleSolid,总悬浮固形物)和COD(ChemicalOxygenDemand,化学需氧量),河流和湖泊自身的处理能力较低,不能承受夹带垃圾和污染物的城市地面径流,长此以往,河流和湖泊里的水源被污染,生物处理能力下降,损害环境。有的城市规划通过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内设置能存续雨水的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物滞留设施,但此类设施的填土层容易堵塞和板结,处理能力有限,依旧有大量未处理的径流直接通过下水道管网排出到河流或者湖泊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流处理活性长的径流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径流处理装置填土层容易堵塞和板结,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径流处理系统,包括:粗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池和调蓄池,所述粗滤池收集径流,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调蓄池内设有多个过滤机构;精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斜板过滤槽和介质滤床,所述沉砂池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介质滤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粗石层、细石层和介质土层,所述粗石层内设有盲管;所述介质土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60%~90%的骨料和10%~40%的椰糠。优选地,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075mm~9.5mm的砾石和火山砂,其中,粒径为0.075mm~9.5mm的砾石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粒径为4.75mm~9.5mm的砾石0%~10%,粒径为2.36mm~4.75mm的砾石5%~55%,粒径为1.18mm~2.36mm的砾石0%~76%,粒径为0.6mm~1.18mm的砾石9%~45%,粒径为0.3mm~0.6mm的砾石0%~18%,粒径为0.15mm~0.3mm的砾石0%~10%和粒径为0.075mm~0.15mm的砾石0%~7%。优选地,所述椰糠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85%~95%的椰壳和5%~15%椰丝纤维;所述椰壳的粒径不大于1.5mm,所述椰丝纤维的长度为15mm~25mm。优选地,所述粗石层和所述介质土层的铺设厚度均大于所述细石层的铺设厚度。优选地,所述粗石层铺设在素土层上,所述素土层经过夯实处理,所述素土层的夯实系数不小于95%。优选地,所述粗石层与所述素土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优选地,所述沉砂池内靠近所述斜板过滤槽内设有分水堰。优选地,所述斜板过滤槽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开孔率不低于3%。优选地,还包括生物处理系统,所述生物处理系统设置在所述盲管的出水口,所述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水池和植被。优选地,所述水池内还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沉砂池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粗滤系统过滤径流中尺寸较大的固形物,再依次经过沉砂池、斜板过滤槽对径流的处理,径流中的固形物和附着在固形物上的污染物被截留,大幅降低了介质滤床的处理压力,进而保证了介质土层的活性,延长了介质土层的使用寿命;在介质土层中混合椰糠,椰糠表面不规则且具有一定的硬度,使介质土层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疏松状态,不易堵塞和板结,进而保证介质土层的活性,进而介质土层的处理能力得到提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介质滤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01-调蓄池,1011-回转式滤栅,201-沉砂池,2011-分水堰,202-斜板过滤槽,2021-过滤板,2022-溢流堰,203-介质滤床,2031-介质土层,2032-细石层,2033-粗石层,2034-盲管,2035-素土层,2036-透水土工布,304-水池,3041-植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径流处理系统,包括粗滤系统、精滤系统和生物处理系统。城市的雨水管网连接繁多,径流中TSS和COD含量很高,未经处理的径流易造成后续过滤系统堵塞,因此将粗滤系统作为预处理系统对径流进行初步处理。粗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池和调蓄池101,雨水管网收集的径流进入粗滤池,粗滤池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用于拦截垃圾、碎片和粒径较大的固体,定期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清理即可。还可沿粗滤池内径流流动的方向设置多个过滤网,多个过滤网的网孔沿径流流动方向依次递减,对径流内的TSS进行多次过滤,降低第一过滤网过滤压力,相应地可增长定期清理过滤网的间隔时间。粗滤池内经过过滤后的径流流入调蓄池101,调蓄池101用于沉淀径流中的悬浮物,调蓄池101的体积还为调蓄池101提供了有效的沉降时间。调蓄池101内设有多个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为具有能过滤掉小型的漂浮垃圾、沉淀和碎片的过滤装置,如过滤网或者回转式滤栅1011,本实施例采用回转式滤栅1011,进一步提升对径流内TSS的去除效果,减少人工操作难度。待处理径流的流量大,则调蓄池101的体积也相应较大,其中,调蓄池101的水面表面积大时,调蓄池101内的回转式滤栅1011设置的个数也增多,以提升对TSS的去除效果。精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201、斜板过滤槽202和介质滤床203,沉砂池201与调蓄池101连通,调蓄池101内经过过滤的径流进入沉砂池201内进行初步沉淀。沉砂池201内靠近斜板过滤槽202的一端设有分水堰2011,分水堰2011将沉砂池201分割为沉淀区和存储区,分水堰2011溢流出的径流进入存储区,再进入斜板过滤槽202内进行进一步地过滤和沉淀。斜板过滤槽202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过滤斜板,过滤斜板包括倾斜设置的过滤板2021,过滤板2021上设有多个过滤孔,过滤孔能进一步过滤掉径流中的固形物,且过滤板2021倾斜,与径流的接触面积大,槽体空间一定的情况下,能提高过滤效率,且由于污染物多附着在固形物表面,斜板过滤槽202不仅能有效减低径流中的TSS含量,还能降低径流的COD。槽体远离沉砂池201的一端设有溢流堰2022,过滤后的径流通过溢流堰2022进入介质滤床203。本实施例中,槽底底部设有多个进水管,连接有同一主水管,主水管通过水泵与存储区连通,径流通过主水管进入进水管时,流速变缓,进入槽体内的流速再次降低,可避免径流中的固形物在水流的助力下冲出过滤孔。介质滤床20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粗石层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粗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池和调蓄池,所述粗滤池收集径流,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调蓄池内设有多个过滤机构;/n精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斜板过滤槽和介质滤床,所述沉砂池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介质滤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粗石层、细石层和介质土层,所述粗石层内设有盲管;/n所述介质土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60%~90%的骨料和10%~40%的椰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粗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粗滤池和调蓄池,所述粗滤池收集径流,所述粗滤池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调蓄池内设有多个过滤机构;
精滤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沉砂池、斜板过滤槽和介质滤床,所述沉砂池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介质滤床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粗石层、细石层和介质土层,所述粗石层内设有盲管;
所述介质土层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60%~90%的骨料和10%~40%的椰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075mm~9.5mm的砾石和火山砂,其中,粒径为0.075mm~9.5mm的砾石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粒径为4.75mm~9.5mm的砾石0%~10%,粒径为2.36mm~4.75mm的砾石5%~55%,粒径为1.18mm~2.36mm的砾石0%~76%,粒径为0.6mm~1.18mm的砾石9%~45%,粒径为0.3mm~0.6mm的砾石0%~18%,粒径为0.15mm~0.3mm的砾石0%~10%和粒径为0.075mm~0.15mm的砾石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糠以体积百分比计包括85%~95%的椰壳和5%~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利勇王珺向运涛张辉刘祖杰庄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