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19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包括上下两组硅胶层,其中两组硅胶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且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容纳开口,其中容纳开口上下之间的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网状结构的限位层,且玻纤层上弯折有嵌入限位层上下两侧对应容纳开口内的凹陷部,所述硅胶层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插入对应凹陷部开口内并将其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中的凸条,其中硅胶层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网状附着层,且附着层上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网布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
技术介绍
玻纤布根据含碱量高低分为高碱布、中碱布、无碱布。含碱量越低抗折抗拉力越好,这几种布可以按导电能力区分,高碱布是导体,可以当电线用,中碱布是半导体,无碱布是绝缘体。当玻纤布用于电力设施上时则对其的绝缘效果,抗压力及其强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否则不达标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包括上下两组硅胶层,其中两组硅胶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且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容纳开口,其中容纳开口上下之间的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网状结构的限位层,且玻纤层上弯折有嵌入限位层上下两侧对应容纳开口内的凹陷部,所述硅胶层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插入对应凹陷部开口内并将其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中的凸条,其中硅胶层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网状附着层,且附着层上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优选地,所述硅胶层及凸条粘接固定在玻纤层对应的端面上,其中硅胶层与凸条之间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粘胶层数量与附着层数量相等,其中粘胶层设置在附着层裸露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限位层上下两侧的容纳开口内侧壁与凹陷部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其中限位层与加强层之间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玻纤层粘接固定在加强层对应的端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玻纤层外侧设置硅胶层,起到绝缘及增加玻纤布整体强度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阻燃的作用,其中加强层则对玻纤层起到了加强作用,间接对玻纤布整体强度起到加强作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凸条将凹陷部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内,使得玻纤层在加强层端面上不易于发生滑动的问题,并且还加大了两者之间的胶接面积以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同时由于玻纤层为波浪结构而不是紧绷的笔直状态,使得其也不易于被拉扯断,而硅胶层通过嵌入凹陷部及容纳开口内的凸条则可加强其在玻纤层上的稳固性,防止其在玻纤层上发生窜动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凸条加大了硅胶层与玻纤层两者之间的胶接面积以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加强层的俯视图。图中:1、硅胶层,2、玻纤层,3、加强层,4、容纳开口,5、限位层,6、凹陷部,7、凸条,8、附着层,9、粘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包括上下两组硅胶层1,其中两组硅胶层1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2,且两组玻纤层2之间设置有加强层3,所述硅胶层1与玻纤层2之间及玻纤层2与加强层3之间均通过粘接固定,其中玻纤层2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本实施例通过在玻纤层外侧设置硅胶层1,起到绝缘及增加玻纤布整体强度作用的同时,还起到阻燃的作用,其中加强层则对玻纤层起到了加强作用,间接对玻纤布整体强度起到加强作用。所述加强层3上均匀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容纳开口4,其中容纳开口4上下之间的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网状结构的限位层5,而限位层5与加强层3之间一体设置,并且在玻纤层2上弯折有嵌入限位层5上下两侧对应容纳开口4内的凹陷部6,而限位层5上下两侧的容纳开口4内侧壁与凹陷部6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所述硅胶层1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插入对应凹陷部6开口内并将其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4中的凸条7,其中硅胶层1及凸条7粘接固定在玻纤层2对应的端面上,而硅胶层1与凸条7之间一体设置。通过凸条7将凹陷部6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4内,使得玻纤层2在加强层3端面上不易于发生滑动的问题,并且还加大了两者之间的胶接面积以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同时由于玻纤层2为波浪结构而不是紧绷的笔直状态,使得其也不易于被拉扯断,而硅胶层1通过嵌入凹陷部6及容纳开口4内的凸条7则可加强其在玻纤层2上的稳固性,防止其在玻纤层2上发生窜动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凸条7加大了硅胶层1与玻纤层2两者之间的胶接面积以提升彼此之间的稳固性。在上述过程中限位层5上下两侧的容纳开口4内侧壁与凹陷部6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胶,其一则为了加强容纳开口4与凹陷部6之间的稳固性,二则防止容纳开口4内具有间隙而影响玻纤布的整体强度或品质。其中限位层5一则可加强容纳开口4及加强层3的强度,二则防止凹陷部6在容纳开口4内无限上移或下移而影响上下两侧凹陷部6的安装工作,同时容纳开口4内的胶液可通过限位层5的孔径实现流通。并且在最下方硅胶层1底部粘接有网状附着层8,其中附着层8上设置有粘胶层9,使得粘胶层9易于粘接固定在附着层8上而不易于从玻纤布上脱落,由于附着层8上方的的玻纤布上下两侧的整体结构均相同,所以无需分别其正反面即可在其中一硅胶层1上粘接附着层8,使得其生产更为方便。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组硅胶层,其中两组硅胶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且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容纳开口,其中容纳开口上下之间的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网状结构的限位层,且玻纤层上弯折有嵌入限位层上下两侧对应容纳开口内的凹陷部,所述硅胶层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插入对应凹陷部开口内并将其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中的凸条,其中硅胶层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网状附着层,且附着层上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组硅胶层,其中两组硅胶层之间设置有两组玻纤层,且两组玻纤层之间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均匀设置有纵向设置的容纳开口,其中容纳开口上下之间的中间处水平设置有网状结构的限位层,且玻纤层上弯折有嵌入限位层上下两侧对应容纳开口内的凹陷部,所述硅胶层的其中一端面上设置有插入对应凹陷部开口内并将其挤压固定在容纳开口中的凸条,其中硅胶层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网状附着层,且附着层上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玻纤层由玻纤复合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网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世杰巫资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