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13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包括腿部运动构件、体重支撑构件、机架;所述腿部运动构件包括曲柄、连杆组件1、连杆组件2、连杆组件3、连杆组件4、连杆组件5、滑杆、脚蹬构件;所述重量支撑构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支撑杆1、支撑杆2、座椅滑块、座椅;所述机架包括一层主横梁、角铁、一层副横梁、一层竖梁、二层主横梁、二层竖梁、二层副横梁、轴承套件、主轴装置、电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腿部运动构件,包含单自由度八杆机构,可实现步态轨迹复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体重支撑构件,可提供Y方向的移动和重量支撑,通过安装适当刚度的弹簧获得所需的重量支撑力。同时该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不同体重的人群设置了多种调节机构,可以配合不同高度、宽度跑步机使用,成本可控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是一种在下肢运动性功能障碍人群中广泛使用的康复型机器人,可在康复阶段辅助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现如今国内外科研机构所研制开发的机器人种类有很多,但受限于研制成本高、设备体积大等因素,导致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的一部分应用无法实现,而且患者所承担的康复成本过高,导致一部分患者会选择去专门的医疗机构。本论文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在多场景使用,而且灵活、便于安装、安全性强的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首先根据正常行走时各关节角度数据,推导出正常步态轨迹图;然后对单自由八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建模、确定模型约束、确定目标函数,通过GA-BFGS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依据正常步态轨迹求解,获得最佳的单自由度八连杆优化尺寸;最后,考虑到运动性障碍的人自主能力较差,无法完全支撑自己的体重,设计了一种体重支撑结构,以减弱体重对于康复训练时的影响。整个康复机器人采用成本较低的铝材作为框架,在模型的校核过程中,对齿轮和轴进行了校核,已验证了该机器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腿部运动构件(1)、体重支撑构件(2)、机架(3);所述腿部运动构件(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3),所述体重支撑构件(2)固定在所述机架(3);所述腿部运动构件(1)包括曲柄(11)、连杆组件1(12)、连杆组件2(13)、连杆组件3(14)、连杆组件4(15)、连杆组件5(16)、滑杆(17)、脚蹬构件(18),所述曲柄(11)末端加工有键槽(111),所述连杆组件5(16)末端加工有长键槽(161),所述脚蹬构件(18)一端加工有成型键(181),所述脚蹬构件(18)另一端加工有承载脚蹬板(1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腿部运动构件(1)、体重支撑构件(2)、机架(3);所述腿部运动构件(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3),所述体重支撑构件(2)固定在所述机架(3);所述腿部运动构件(1)包括曲柄(11)、连杆组件1(12)、连杆组件2(13)、连杆组件3(14)、连杆组件4(15)、连杆组件5(16)、滑杆(17)、脚蹬构件(18),所述曲柄(11)末端加工有键槽(111),所述连杆组件5(16)末端加工有长键槽(161),所述脚蹬构件(18)一端加工有成型键(181),所述脚蹬构件(18)另一端加工有承载脚蹬板(1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支撑构件(2)包括上支架(21)、下支架(22)、支撑杆1(23)、支撑杆2(24)、座椅滑块(25)、座椅(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包括一层主横梁(31)、角铁(32)、一层副横梁(33)、一层竖梁(34)、二层主横梁(35)、二层竖梁(36)、二层副横梁(37)、轴承套件(38)、主轴装置(39)、电机装置(3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精度下肢步态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沫楠洪典高百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