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器,所述管道连接器外侧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管道连接器外侧均设置有压板,且压板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同时固定孔与固定杆配合安装,所述管道连接器内侧均设置有内连接管,且内连接管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同时内连接管外侧连接有侧连接管,所述侧连接管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侧均设置有转轴,同时转轴与摆杆配合安装,所述摆杆外侧均连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外侧均开设有卡合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硅胶垫,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包裹住管道连接器因为管道连接器也是金属材料制作,淋雨或日晒后也容易生锈腐蚀,添加了硅胶垫后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管道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管道是指用于消防方面,连接消防设备、器材,输送消防灭火用水,气体或者其他介质的管道材料,由于特殊需求,消防管道的厚度与材质都有特殊要求,并喷红色油漆,输送消防用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目前使用的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密封性不好,连接后容易造成漏水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固定和减震性能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器,所述管道连接器外侧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管道连接器外侧均设置有压板,且压板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同时固定孔与固定杆配合安装,所述管道连接器内侧均设置有内连接管,且内连接管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同时内连接管外侧连接有侧连接管,所述侧连接管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侧均设置有转轴,同时转轴与摆杆配合安装,所述摆杆外侧均连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外侧均开设有卡合槽,同时卡合槽与外连接管配合安装,所述侧连接管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优选的,所述硅胶垫与管道连接器紧密贴合,且硅胶垫的长度小于管道连接器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压板与固定杆螺纹连接,且固定杆的外壁与固定孔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内连接管紧密贴合,且内连接管的长度与密封圈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摆杆通过转轴与固定块构成旋转结构,且摆杆以侧连接管呈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侧连接管通过卡合块与外连接管卡合连接,且卡合槽为“凹”字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侧连接管通过限位杆与外连接管,且限位杆的外壁与限位孔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硅胶垫,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包裹住管道连接器因为管道连接器也是金属材料制作,淋雨或日晒后也容易生锈腐蚀,添加了硅胶垫后可以避免此类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密封圈与固定杆,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合并,加固管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同时密封圈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连接后发生漏水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转轴与卡合块,这样便于管道连接后,通过转轴旋转摆杆,使卡合块与卡合槽进行卡合固定,便于二次加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轴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连接器与硅胶垫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管道连接器;2、硅胶垫;3、压板;4、固定孔;5、固定杆;6、内连接管;7、密封圈;8、侧连接管;9、固定块;10、转轴;11、摆杆;12、卡合块;13、卡合槽;14、外连接管;15、限位孔;16、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轴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管道连接器与硅胶垫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器1,管道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硅胶垫2,管道连接器1外侧均设置有压板3,且压板3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4,同时固定孔4与固定杆5配合安装,管道连接器1内侧均设置有内连接管6,且内连接管6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7,同时内连接管6外侧连接有侧连接管8,侧连接管8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内侧均设置有转轴10,同时转轴10与摆杆11配合安装,摆杆11外侧均连接有卡合块12,且卡合块12外侧均开设有卡合槽13,同时卡合槽13与外连接管14配合安装,侧连接管8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15,且限位孔15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6。进一步的,硅胶垫2与管道连接器1紧密贴合,且硅胶垫2的长度小于管道连接器1的长度,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包裹住管道连接器1因为管道连接器1也是金属材料制作,淋雨或日晒后也容易生锈腐蚀,添加了硅胶垫2后可以避免此类问题。进一步的,压板3与固定杆5螺纹连接,且固定杆5的外壁与固定孔4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合并,加固管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进一步的,密封圈7与内连接管6紧密贴合,且内连接管6的长度与密封圈7的长度相同,这样便于密封圈7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连接后发生漏水的现象。进一步的,摆杆11通过转轴10与固定块9构成旋转结构,且摆杆11以侧连接管8呈中轴线对称设置,这样便于将摆杆11通过转轴10旋转至外连接管14处进行卡合固定。进一步的,侧连接管8通过卡合块12与外连接管14卡合连接,且卡合槽13为“凹”字形结构,这样便于使卡合块12与卡合槽13进行卡合固定,便于二次加固。进一步的,侧连接管8通过限位杆16与外连接管14,且限位杆16的外壁与限位孔15的内壁均为螺纹状布置,这样便于将侧连接管8与外连接管14进行螺纹连接,便于管道之间连接与拆卸。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于这类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首先将管道连接器1套在需要连接的管道上,然后将固定杆5插进压板3上开设的固定孔4进行旋转固定,然后在内连接管6管口内安装密封圈7,通过设置的密封圈7与固定杆5,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合并,加固管道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同时密封圈7可以有效避免管道连接后发生漏水的现象,另外通过设置的硅胶垫2,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包裹住管道连接器1因为管道连接器1也是金属材料制作,淋雨或日晒后也容易生锈腐蚀,添加了硅胶垫2后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然后将外连接管14上设置的限位杆16与侧连接管8内侧壁开设的限位孔15进行旋转拧紧,然后将侧连接管8上设置的摆杆11通过转轴10进行转动,使卡合块12与卡合槽13进行卡合固定,通过设置的转轴10与卡合块12,这样便于管道连接后,通过转轴10旋转摆杆11,使卡合块12与卡合槽13进行卡合固定,便于二次加固,就这样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的使用流程就完成了。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硅胶垫2,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包裹住管道连接器1因为管道连接器1也是金属材料制作,淋雨或日晒后也容易生锈腐蚀,添加了硅胶垫2后可以避免此类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密封圈7与固定杆5,这样便于将管道连接器1合并,加固管道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硅胶垫(2),所述管道连接器(1)外侧均设置有压板(3),且压板(3)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4),同时固定孔(4)与固定杆(5)配合安装,所述管道连接器(1)内侧均设置有内连接管(6),且内连接管(6)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7),同时内连接管(6)外侧连接有侧连接管(8),所述侧连接管(8)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内侧均设置有转轴(10),同时转轴(10)与摆杆(11)配合安装,所述摆杆(11)外侧均连接有卡合块(12),且卡合块(12)外侧均开设有卡合槽(13),同时卡合槽(13)与外连接管(14)配合安装,所述侧连接管(8)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15),且限位孔(15)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管道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器(1)外侧设置有硅胶垫(2),所述管道连接器(1)外侧均设置有压板(3),且压板(3)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孔(4),同时固定孔(4)与固定杆(5)配合安装,所述管道连接器(1)内侧均设置有内连接管(6),且内连接管(6)内侧均设置有密封圈(7),同时内连接管(6)外侧连接有侧连接管(8),所述侧连接管(8)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9),且固定块(9)内侧均设置有转轴(10),同时转轴(10)与摆杆(11)配合安装,所述摆杆(11)外侧均连接有卡合块(12),且卡合块(12)外侧均开设有卡合槽(13),同时卡合槽(13)与外连接管(14)配合安装,所述侧连接管(8)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孔(15),且限位孔(15)内侧均设置有限位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管道用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2)与管道连接器(1)紧密贴合,且硅胶垫(2)的长度小于管道连接器(1)的长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新慧张汉南吴远青叶嘉伟孙许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朝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