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佳妮专利>正文

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4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涉及到输液护理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为矩形结构,通过将两个支柱分别放置在靠板背面上的两个安装孔内,使老年人躺在底座和靠板上,老年人的头部靠在靠枕上,再次两个旋转螺母,使螺母与螺杆连接松一点,将两个支柱从安装孔取出,旋转靠板,使靠板竖直,将防掉柱取出使卡接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再次将防掉柱放入第一个固定孔上,旋转两个螺母,使螺母与螺杆稳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老年人便可坐在底座上并可以靠在靠板上,从而使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你需要进行调节,避免了长时间的坐立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量剂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而现有的输液架只是简单的架子就完成输液的功能,对于老年患者难以适应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经常出现老年患者长时间的坐立所造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在寒冷的天气里输入的液体比较冰凉对于老年人的身体也是一种损坏,减慢了康复的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为矩形结构,所述扶手的一侧顶面开设有卡槽,卡槽为矩形槽,扶手的另一侧顶面开设有插孔,插孔为圆形通孔,插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为圆柱形结构,支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桶,稳定桶为中空圆柱形结构,稳定桶的顶面为敞口,稳定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棒,加热棒为现有结构,再次不做赘述,稳定桶的底部侧面开设有一个输液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靠板,靠板为矩形结构,靠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靠枕,靠枕为半圆柱形结构。r>优选的,所述靠板的右侧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每个安装孔的内侧壁可拆卸的连接有一个支柱,支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每个支柱的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盘,支撑盘为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靠板左侧顶面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为矩形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为矩形结构,卡接板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地面。优选的,所述靠板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为拱形结构,所述卡接块的外侧壁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形通孔,从而使支孔与连接孔通过螺杆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卡接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固定孔,固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固定孔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防掉柱,防掉柱的侧视图为T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壁可旋转的连接有螺杆,螺杆为圆柱形结构,螺杆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的两侧壁可旋转的连接有螺母,螺母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螺母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螺母的内侧壁开设有内螺纹。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两侧壁面分别开设有支孔,支孔为圆形通孔,从而使支孔与连接孔能够通过螺杆卡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旋转螺母,使靠板与底座的连接松一点,将防掉柱取出,向上拉卡接板,直到卡接板的底部位于底座的上方,旋转靠板直至靠板与底座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再次旋转两个螺母,使螺母与螺杆稳定连接在一起,将防掉柱放置在此时卡接板上的固定孔上,将两个支柱分别放置在靠板背面上的两个安装孔内,使老年人躺在底座和靠板上,老年人的头部靠在靠枕上,再次旋转两个螺母,使螺母与螺杆连接松一点,将两个支柱从安装孔取出,旋转靠板,使靠板竖直,将防掉柱取出使卡接板的底部与地面接触,再次将防掉柱放入第一个固定孔上,旋转两个螺母,使螺母与螺杆稳定连接在一起,此时老年人便可坐在底座上并可以靠在靠板上,从而使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你需要进行调节,避免了长时间的坐立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将输液瓶倒放在稳定桶内,从输液孔把输液管的一端插入输液瓶内,输液管的针头插入老年人的血管中,让老年人坐在底座上,使得老年人的手放在扶手上,启动加热棒,并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加热棒加热使稳定桶受热,稳定桶受热进而使输液瓶受热,从而使输入到老年人体内的液体是有温度的,避免了冰冷的输液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靠板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稳定桶拆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扶手;3、插孔;4、卡接块;5、靠板;6、靠枕;7、支杆;8、稳定桶;9、支孔;10、卡槽;11、卡接板;12、螺母;13、连接孔;14、螺杆;15、支撑盘;16、支柱;17、加热棒;18、固定孔;19、连通孔;20、防掉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2,扶手2为矩形结构,所述扶手2的一侧顶面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为矩形槽,扶手2的另一侧顶面开设有插孔3,插孔3为圆形通孔,插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杆7,支杆7为圆柱形结构,支杆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桶8,稳定桶8为中空圆柱形结构,稳定桶8的顶面为敞口,稳定桶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棒17,加热棒17为现有结构,再次不做赘述,稳定桶8的底部侧面开设有一个输液孔,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靠板5,靠板5为矩形结构,靠板5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靠枕6,靠枕6为半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板5的右侧壁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每个安装孔的内侧壁可拆卸的连接有一个支柱16,支柱16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每个支柱16的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盘15,支撑盘15为圆柱形结构,从而使靠板5放下来时能够和底座1在同一平面上,便于支撑靠板5。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板5左侧顶面开设有连通孔19,连通孔19为矩形通孔,所述连通孔1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卡接板11,卡接板11为矩形结构,卡接板11的一端一直延伸到地面,从而使靠板5可以竖直固定,避免了在使用时造成人员的摔落。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板5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接块4,卡接块4为拱形结构,所述卡接块4的外侧壁开设有连接孔13,连接孔13为圆形通孔,从而使支孔9与连接孔13通过螺杆14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在使用时靠板5的脱落。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接板11的外侧壁开设有四个固定孔18,固定孔18为圆形通孔,所述固定孔18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防掉柱20,防掉柱20的侧视图为T形结构,从而使靠板5能够竖直固定,防止靠板5的掉落。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孔13的内侧壁可旋转的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为圆柱形结构,螺杆14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14的两侧壁可旋转的连接有螺母12,螺母12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的一侧顶面开设有卡槽(10),扶手(2)的另一侧顶面开设有插孔(3),插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杆(7),支杆(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桶(8),稳定桶(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棒(17),稳定桶(8)的底部侧面开设有一个输液孔,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靠板(5),靠板(5)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靠枕(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扶手(2)的一侧顶面开设有卡槽(10),扶手(2)的另一侧顶面开设有插孔(3),插孔(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杆(7),支杆(7)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桶(8),稳定桶(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加热棒(17),稳定桶(8)的底部侧面开设有一个输液孔,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靠板(5),靠板(5)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靠枕(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5)的右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可拆卸的连接有若干支柱(16),所述支柱(16)的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盘(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5)左侧顶面开设有连通孔(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汪佳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