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44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一对支撑架;连接梁,其两端分别连接支撑架同侧下部;支撑板,其与连接梁位于同侧,且可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一对手部固定装置,其对称设置在支撑板轴向两侧,用于固定手部,包括:固定板,其内部同轴设置有滑道;调节板,其设置在固定板内,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板轴向滑入或滑出滑道;多对齿条,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滑道径向两侧面上;多对滑槽,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径向两侧,且与所述齿条对应;多个齿轮,其一一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传动。能够在使用助行器活动时,对输液手部进行固定,避免手部晃动或者用力扶住助行器造成输液针拔出或者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输液架
,更具体的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
技术介绍
老年人或者一部分因身体原因不能行动自如的人,在活动时往往需要借助于辅助工具,例如助行器,通过助行器的支撑实现行动的方便。然而也往往是这一部分人需要经常输液或者使用营养泵,而输液装置和营养泵却限制了人们随时使用辅助装置进行活动。中国技术专利201220445894.1公开一种助行器用输液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连杆。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滑轨,通过滑轨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滑动设置有支撑坐板,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横梁,并在横梁上设置有输液架,用于吊挂输液袋,能够在使用助行器时也可以进行输液操作,不会因为输液而限制病人使用助行器进行活动。但是在输液过程中,手部不能轻易随便晃动或者大幅度运动,很可能会导致输液针拔出或者错位,需要重新进行穿刺输液。在使用助行器的过程中,手部没有固定,而手部在支撑助行器时很容易晃动或者用力扶住助行器造成输液针拔出或者错位,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能够在使用助行器活动时,对输液手部进行固定,避免手部晃动或者用力扶住助行器造成输液针拔出或者错位。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一对支撑架,其平行间隔设置;连接梁,其水平设置,且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同侧下部;支撑板,其与所述连接梁位于同侧,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一对手部固定装置,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轴向两侧,用于固定手部;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其内部同轴设置有滑道;调节板,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板轴向滑入或滑出所述滑道;多对齿条,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滑道径向两侧面上,所述齿条沿所述滑道轴向设置;多对滑槽,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径向两侧,且与所述齿条对应;多个齿轮,其一一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传动;多个固定环,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底面上;锁钩,其铰接设置在位于所述滑道开口侧的所述固定板上,用于与所述固定环配合锁紧所述调节板;多条固定带,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调节板上,用于固定手部。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固定梁,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架下部;一对支撑柱,其一端与对应所述固定梁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对应所述支撑架上部;支撑梁,其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挂钩,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中部。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其竖直设置;第二立柱,其与所述第一立柱间隔设置,且倾斜设置;连接柱,其为弧形,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其中,所述连接梁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对应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滑动柱,其为圆环柱结构,且可滑动设置在位于所述连接梁上方的对应所述第一立柱上;一对调节孔,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滑动柱上,且内部周向设置有内螺纹;一对调节螺栓,其与所述调节孔一一对应螺纹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滑动柱的位置;一对连接板,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滑动柱;其中,所述支撑板的轴向两端与对应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挡板,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调节板的外端面上。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其设置在远离所述挡板的所述固定板一端,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中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带,其设置在靠近所述挡板的所述固定板一端,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中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第三固定带,其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外侧一端,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中部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一对连接带,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带两侧,且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带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带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滑道开口处宽度小于所述滑道内部宽度,用于限位所述调节板。优选的是,所述挂钩包括:固定块,其为圆柱形结构,且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中部;多个吊勾,其为弧形,且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另一端。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滑道设置有两对齿条。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为5~10cm。本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开发的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能够在使用助行器活动时,对输液手部进行固定,避免手部晃动或者用力扶住助行器造成输液针拔出或者错位,提高使用助行器时的输液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支撑架;111.第一立柱;112.第二立柱;113.连接柱;120.连接梁;130.支撑板;131.滑动柱;132.调节螺栓;133.连接板;140.手部固定装置;141.固定板;142.滑道;143.调节板;144.齿条;145.滑槽;146.齿轮;147.固定环;148.锁钩;149.挡板;150.固定梁;160.支撑柱;170.支撑梁;180.挂钩;181.固定块;182.吊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技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再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一对支撑架110,其平行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10同侧下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梁120。在连接梁120上方并与连接梁120位于同侧,在支撑架110上可滑动设置有支撑板130,在支撑板130的轴向两侧对称设置有手部固定装置140,用于固定手部,使得在使用助行器时,能够对输液的手部进行固定,避免手部晃动,造成输液危险。由于输液的手部不确定是左手还是右手,所以在支撑板130的两侧均设置有手部固定装置140。支撑板130不仅能固定手部固定装置140,还能放置一些随身必备物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对支撑架,其平行间隔设置;/n连接梁,其水平设置,且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同侧下部;/n支撑板,其与所述连接梁位于同侧,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n一对手部固定装置,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轴向两侧,用于固定手部;/n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n固定板,其内部同轴设置有滑道;/n调节板,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板轴向滑入或滑出所述滑道;/n多对齿条,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滑道径向两侧面上,所述齿条沿所述滑道轴向设置;/n多对滑槽,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径向两侧,且与所述齿条对应;/n多个齿轮,其一一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传动;/n多个固定环,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底面上;/n锁钩,其铰接设置在位于所述滑道开口侧的所述固定板上,用于与所述固定环配合锁紧所述调节板;/n多条固定带,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调节板上,用于固定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支撑架,其平行间隔设置;
连接梁,其水平设置,且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架同侧下部;
支撑板,其与所述连接梁位于同侧,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一对手部固定装置,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轴向两侧,用于固定手部;
所述手部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板,其内部同轴设置有滑道;
调节板,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且能够沿所述固定板轴向滑入或滑出所述滑道;
多对齿条,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滑道径向两侧面上,所述齿条沿所述滑道轴向设置;
多对滑槽,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径向两侧,且与所述齿条对应;
多个齿轮,其一一对应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对应所述齿条啮合传动;
多个固定环,其轴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底面上;
锁钩,其铰接设置在位于所述滑道开口侧的所述固定板上,用于与所述固定环配合锁紧所述调节板;
多条固定带,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调节板上,用于固定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固定梁,其分别设置在对应所述支撑架下部;
一对支撑柱,其一端与对应所述固定梁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对应所述支撑架上部;
支撑梁,其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
挂钩,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第一立柱,其竖直设置;
第二立柱,其与所述第一立柱间隔设置,且倾斜设置;
连接柱,其为弧形,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顶端;
其中,所述连接梁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对应所述第一立柱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当助行器使用的输液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瑞芝杨赛王垠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