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37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主要解决缺牙区骨量不足条件下为各种牙槽突骨增量手术提供足够健康的软组织防止植骨失败。该扩张器包括扩张囊体、注射管、注射壶、固定底片和固定托槽,所述扩张囊体设于固定底片上,所述固定底片边缘设有若干个固位孔,所述扩张囊体与注射管的一端相通,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壶,所述固定托槽设于缺牙区邻牙的颊侧面,所述注射壶设于固定托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能够有效定向扩张缺牙区牙龈和邻近牙槽黏膜,扩张范围相对固定,临床应用简便有效,对咀嚼、口腔卫生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
技术介绍
由于龋齿、牙周病和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是当前影响人群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牙齿缺失后常导致牙槽突骨缓慢吸收,相应的牙龈、牙槽黏膜等软组织逐渐丧失,给后续种植修复缺牙带来很大的挑战和难题。当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各种植骨手段进行缺牙区骨增量,以便获得种植体进行稳定骨结合所需的骨量要求;植骨后牙槽突骨量增加需要足够健康的软组织覆盖才能使得所植的自体骨颗粒、骨代用品等成活、顺利成骨。目前,对于缺牙区行骨增量手术中解决局部软组织不足的常用方法有局部黏骨膜分离减张、局部黏膜瓣转移覆盖等。但黏骨膜分离减张后拉拢缝合牙龈容易损伤黏骨膜中血管造成组织供血不足、营养不良,同时缝合张力过大易导致组织愈合欠佳、伤口裂开,导致植骨暴露失败;而局部黏膜瓣转移手术难度较大,创伤较大,容易导致供区缺损和功能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的扩张器,当缺牙区骨量不足时,为牙槽突骨增量手术提供足够健康的软组织,防止植骨失败。本技术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包括扩张囊体、注射管、注射壶、固定托槽和底面呈鞍状的固定底片,所述扩张囊体设于固定底片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底片的边缘设有若干个固位孔,所述固定底片可通过固位孔缝合在缺牙部位的牙槽骨膜上。所述扩张囊体与注射管的一端相通,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壶,所述固定托槽设于缺牙区邻牙的颊侧面,所述注射壶设于固定在固定托槽内。优选的,所述扩张囊体底面采用热合连接方法固定于固定底片的顶面上。优选的,所述固定底片的长度大于扩张囊体底面的长度,所述固定底片的宽度大于扩张囊体底面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扩张囊体和所述固定底片均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固定底片厚度大于所述扩张囊体的材料厚度。优选的,所述扩张囊体的表面和固定底片的表面分别设有抑菌涂层。优选的,所述抑菌涂层的材料为纳米银或纳米锌。优选的,所述固定托槽采用自锁固定托槽,所述固定托槽设有滑动锁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扩张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灵活,可根据缺牙区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大小。通过注射壶向本技术的扩张囊体1内注入生理盐水后,扩张囊体呈鞍状,能够定向扩张缺牙区牙龈和邻近牙槽黏膜,扩张范围相对固定,临床应用简便有效,对咀嚼、口腔卫生影响小,为牙槽突骨增量手术提供足够健康的软组织,防止植骨失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托槽和注射壶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时的剖面图。其中,1-扩张囊体,2-注射管,3-注射壶,4-固定底片,5-固位孔,6-固定托槽,7是牙龈,8是牙槽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如图1-图3所示,包括扩张囊体1、注射管2、注射壶3、固定托槽6和底面呈鞍状的固定底片4,其中扩张囊体1设于固定底片4的顶面上,固定底片4的边缘设有四个用于缝合在缺牙区的固位孔5,通过该固位孔5将固定底片4缝合在缺牙部位的牙槽骨膜上,防止因牵拉发生位置改变。扩张囊体1与注射管2的一端相通,注射管2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壶3。为防止注射壶3游离于口内影响咀嚼,减少不适感,将固定托槽6设于缺牙区邻牙的颊侧面,注射壶3设于固定托槽6内。固定底片4底面为鞍状,能够适应缺牙区牙槽突形态。扩张囊体1底面采用热合连接方法固定在固定底片4的顶面上。固定底片4的长度比扩张囊体1底面的长度长3-5mm,固定底片4的宽度比扩张囊体1底面的宽度长3-5mm。扩张囊体1和固定底片4均采用医用弹性材料制成,如医用硅橡胶材料或其它具有弹性的无毒无害高分子材料。固定底片4厚度大于扩张囊体1的材料厚度。在扩张过程中,扩张囊体1底面形变小,压力均匀,以皮面扩张为主,有效扩张增加。扩张囊体1的表面和固定底片4的表面分别设有抑菌涂层。抑菌涂层的材料为纳米银或纳米锌。通过设置抑菌涂层,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使用的感染风险,保证扩张的顺利实现。固定托槽6为自锁固定托槽,固定托槽6设有滑动锁扣。注射壶3放置于固定托槽6的槽沟后,推动锁扣滑动即可固定,撬动锁扣使其移位即可解锁,操作简便。本技术在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方法(图4和图5):使用前,根据缺牙区范围和预计所需的扩张体积大小选择合适扩张囊体1,扩张器常规灭菌消毒备用。局麻下从缺牙区牙槽嵴8顶切开牙龈7,行骨膜下剥离颊舌侧黏膜至合适范围。将固定底片4和扩张囊体1放置于牙槽嵴顶端,固定底片的底面与牙槽嵴相贴合,调整固定底片4的位置使其均匀平铺,利用四个固位孔5与相应的软组织进行缝合固定,然后拉拢缝合牙龈关闭创口;将注射管2于术区颊侧黏膜中穿出;固定托槽6由树脂粘固于缺牙区邻牙颊侧面;然后将注射壶3固定于固定托槽6的槽沟内,推动固定托槽6的锁扣使其固位。术后2周待术创愈合稳妥可靠后,开始采用穿刺针通过注射壶3向扩张囊体1内注入生理盐水,每间隔3天注射0.3ml,连续注射数次达到预计的体积后停止注射。每次注射完成后穿刺针退出注水壶3的顶端,将注射壶3固定于固位托槽6内。扩张囊体中注入生理盐水后呈鞍状,能够定向扩张缺牙区牙龈和邻近牙槽黏膜。连续注水扩张完成后再等待2个月行手术取出扩张器,同期进行缺牙区牙槽骨骨增量手术,所扩增的牙龈、牙槽黏膜等软组织为植骨提供健康的软组织,防止由于软组织不足、术创张力过大导致的术创裂开植骨暴露失败,也为后期种植体颈部提供健康良好的牙龈组织,保证种植修复长期疗效。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囊体(1)、注射管(2)、注射壶(3)、固定托槽(6)和底面呈鞍状的固定底片(4),所述扩张囊体(1)设于固定底片(4)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底片(4)边缘设有若干个固位孔(5),所述扩张囊体(1)与注射管(2)的一端相通,所述注射管(2)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壶(3),所述固定托槽(6)设于缺牙区邻牙的颊侧面,所述注射壶(3)设于固定托槽(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囊体(1)、注射管(2)、注射壶(3)、固定托槽(6)和底面呈鞍状的固定底片(4),所述扩张囊体(1)设于固定底片(4)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底片(4)边缘设有若干个固位孔(5),所述扩张囊体(1)与注射管(2)的一端相通,所述注射管(2)的另一端设有注射壶(3),所述固定托槽(6)设于缺牙区邻牙的颊侧面,所述注射壶(3)设于固定托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囊体(1)底面采用热合连接方法固定于固定底片(4)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缺牙区牙龈和牙槽黏膜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片(4)的长度大于扩张囊体(1)底面的长度,所述固定底片(4)的宽度大于扩张囊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跃王琰玲程杰葛涵李媛媛江宏兵王东苗李盛张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