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30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它包括无极变换、滤波、稳压电路、间歇振荡电路组成的发射器与通过电源无极变换、译码电路、回码电路、微功耗电源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信号放大电压变换、接收管组成的接收器两部分构成。具有工程调试方便、探测距离远、功耗低和电源无极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near infrared beam smoke de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ar infrared beam smoke detector, it includes an emitter polar transform, filtering and voltage stabilizing circuit, an intermittent oscillation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through endless transformation, decoding circuit, decoding circuit, back to the micro power supply circuit, single chip processing circuit, signal amplification voltage transformation, two part receiver tube form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engineering debugging, far detection distanc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no power supply pola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火灾探测设备。火灾探测设备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构成,主要完成对举架、大空间的场所进行火灾探测和报警,最远探测距离可以达到60米。为了使该探测设备实现正常的探测功能,必须首先将发射器和接收器进行对正,使接收器接收到适当的发射光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线型红外束感烟探测器,调试时,是利用万用表监测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电平,通过对探测器的位置调节,使之达到固定的某一电平,从而使探测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由于探测距离远,并且红外光线不可视,将一对探测器调试成功,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的实现发射器和接收器位置校正,使探测设备在规定距离内可以进行正常探测的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由电源焊盘BUS1和BUS2接于二极管D2-D5无极变换,通过二极管D1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阻R1,基极连接稳压管ZW1,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发射管L1的正极,L1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由C5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RP2和RP1、通过电阻R3接T2的基极,集电极连接电阻R4、电容C4接T3的基极,发射极接地,T2的发射极接于T1发射极与电阻R2之间;接收器由总线电压BUS3-BUS4经二极管D6-D9无极变换,再通过D10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和三极管T8的集电极,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W4,发射极通过稳压管ZW5接于稳压芯片U2-HT1050的2脚,由3脚输出5V的电压,总线信号通过电阻R22连接三极管T7的基极,由集电极输出反相信号,再通过电阻R25、R26分压进入译码器U3-MC145027的9脚,译码正确信号由U3-MC145027的11-15脚输出进入单片机U4-PIC16C711,由U4的12、13脚分别接红、黄指示灯L2和L3,回码信号由单电机U4-NC16C711的7脚输出,通过电阻R20接于三极管T6的基极,由集电极通过电阻R19接入总线上,信号放大电路上的接收管L4接收红外光线,通过放大器USC-TLC2274的7脚进入信号取样电路,经稳压管ZW1、ZW2降压,通过电阻R14、R5分压后,由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U4-NC16C711处理电路。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工程调试方便简单。由于利用了单片机,采用了先进的算法,使得调试人员调试时,仅仅通过观察指示灯的颜色变化,就可以确定探测器的工作状态,这为工程调试提供了方便。2、电源无极性。通过电路变换,接收器和发射器的电源只须加在中扣上的任意对脚上,探测器的接线极大的简化。3、探测距离远,保护面积大。通过凸透镜的聚焦作用,使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大大加强。一对探测器的最大保护面积为60米×14米,其中长度为60米,宽度为14米,而普通的光电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仅为60平方米。4、探测器功耗低。由于采用了低功耗的芯片,如电源芯片HT1050和单片机PIC16C711,另外运放电路采用了分时供电技术,使探测器的监视电流≤1MA。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电路框图。图2为探测器的发射器电路图。图3为探测器的接收器电路图。图1示出了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它包括无极变换、滤波、稳压电路、间歇振荡电路组成的发射器与通过电源无极变换、译码电路、回码电路、微功耗电源电路、单片机处理电路、信号放大电压变换、接收管组成的接收器两部分组成。由图2所示,发射器的电源通过焊盘BUS1和BUS2进入探测器,通过连接二极管D2-D5进行无极变换,再经过二极管D1、滤波电容C1后连接到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阻R1的一端,T1的基极连接稳压管ZW1,从T1的发射极输出6V的电平为后面的间歇振荡电路降压后,连接到稳压芯片U2-HT1050的2脚,经过U2稳压后,从3脚输出5V的电平,连接到译码器U3-MC145027和单片机U4-PIC16C711的电源端。由图3所示,接收器由总线电压BUS3-BUS4经过二极管D6-D9组成的无极变换电路后,再通过D7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和三极管T8的集电极、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W4,发射极通过稳压管ZW5接于稳压芯片U2的2脚,由3脚输出5V的电压,由电阻R22进入收码电路。总线信号经过电阻R22,连接到T7的基极,从T7的集电极输出反相信号,再经过R25、R26分压后,进入译码器U3-MC145027的第9脚。电阻R28、R18电容C19、C20插针CZ构成译码器U3-MC145027的典型外围电路。当译码器接收的地址信息与编码信息一致后,译码器U3-MC145027的12-15脚输出命令信息。收码电路通过译码器的11、12、14、15脚与单片机U4-PIC16C711处理电路连接。单片机U4-PIC16C711的6、9、10、11脚分别连接收码电路处理,用来判断译码器产生的命令信息。晶振XTAL、电容C23、C24构成单片机U4的外部振荡电路。单片机U4-PIC16C711的12脚、13脚分别连接红色指示灯L2和黄色指示灯L3。调试时,红色指示灯亮时,表明接收信号太弱,黄色指示灯亮时,表明接收信号太强,两灯都熄灭时,表明探测器调试成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红色指示灯为报警指示灯,黄色指示灯为故障指示灯。单片机U4-PIC16C711的18脚为AD采集脚,和信号取样电路相连,单片机U4对此电压信号进行判断分析,并把判断的结果转化成不同的脉宽信号传递给回码电路。回码电路由电阻R19、R20三极管T6构成。R20的一脚与单片机U4的第7脚相连。通过单片机U4第7脚输出的脉宽信号,控制三极管T6的导通或截止,将探测器工作状态通过总线回传控制器。信号放大电路由电阻R6-R12、R30、电容C6-C13、C25、二极管D11、稳压管ZW5、运算放大器U5A、B、C-TLC2274构成。接收管L4接收红外光线,运放第一级为收光放大器,第二极组成同相交流放大器,第三级为电压跟随器,C10、C11用来防止电路自激,D11对放大的信号整形,整形后的信号通过C6积分。电压跟随器后的信号进入信号取样电路。从运放器USC的第7脚输出的信号,经过稳压管ZW1、ZW2降压,再经过电阻R14、R5分压后,连接到三极管T4的基极,由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进入单片机U4处理电路。权利要求1.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器由电源焊盘BUS1和BUS2接于二极管D2-D5无极变换,通过二极管D1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阻R1,基极连接稳压管ZW1,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发射管L1的正极,L1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由C5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RP2和RP1、通过电阻R3接T2的基极,集电极连接电阻R4、电容C1接T3的基极,发射极接地,T2的发射极接于T1发射极与电阻R2之间;接收器由总线电压BUS3-BUS4经二极管D6-D9无极变换,再通过D10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和三极管T8的集电极,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W4,发射极通过稳压管ZW5接于稳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器由电源焊盘BUS1和BUS2接于二极管D↓[2]-D↓[5]无极变换,通过二极管D↓[1]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和电阻R↓[1],基极连接稳压管ZW↓[1],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发射管L↓[1]的正极,L↓[1]的负极分别接电容C↓[2]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由C↓[5]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5]、RP↓[2]和RP↓[1]、通过电阻R↓[3]接T↓[2]的基极,集电极连接电阻R↓[4]、电容C↓[4]接T↓[3]的基极,发射极接地,T↓[2]的发射极接于T↓[1]发射极与电阻R↓[2]之间;接收器由总线电压BUS3-BUS4经二极管D↓[6]-D↓[9]无极变换,再通过D↓[10]分别连接电阻R↓[24]的一端和三极管T↓[8]的集电极,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W4,发射极通过稳压管ZW↓[5]接于稳压芯片U↓[2]-HT1050的2脚,由3脚输出5V的电压,总线信号通过电阻R↓[22]连接三极管T↓[7]的基极,由集电极输出反相信号,再通过电阻R↓[25]、R↓[26]分压进入译码器U↓[3]-MC145027的9脚,译码正确信号由U↓[3]-MC145027的11-15脚输出进入单片机U↓[4]-PIC16C711,由U↓[4]的12、13脚分别接红、黄指示灯L↓[2]和L↓[3],回码信号由单电机U↓[4]-NC16C711的7脚输出,通过电阻R↓[20]接于三极管T↓[6]的基极,由集电极通过电阻R↓[19]接入总线上,信号放大电路上的接收管L↓[4]接收红外光线,通过放大器USC-TLC2274的7脚进入信号取样电路,经稳压管ZW↓[1]、ZW↓[2]降压,通过电阻R↓[14]、R↓[5]分压后,由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单片机U↓[4]-NC16C711处理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中张家平彭开臣边延华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湾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