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彩珍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16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涉及茶叶种植设备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腔,且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主体底端外侧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端延伸至支撑腔的内部,且旋转柱的底端端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腔外侧的旋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向槽、连接柱、升降环和拉板,拿捏着拉板顶端的拉框竖直向上,拉板带动连接柱伸出主体的顶端外侧且带动升降环进行升高,升降环通过旋转柱外壁设置有的导向槽带动旋转柱转动一百八十度,同时拉动拉杆带动移动板在隔板内部进行移动,茶叶幼苗从下料孔内部掉落出下料机构底端的外侧,从而便于对钻孔后的土壤内部进行放入茶叶幼苗,从而提高设备种植茶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种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目前,现有的茶叶种植设备存在一定不足,现有的茶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种植,种植茶叶工作耗时较长、需要人数量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造成茶叶的种植成本较高,另外,对茶叶进行种植时,土壤中会掺有石块以及其他硬度较大的固体,极易对茶叶种植设备造成损伤,继而导致茶叶种植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下现有技术中对茶叶种植工作效率低和使用时不能够对茶叶种植设备起到保护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腔(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主体(1)底端外侧的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的底端延伸至支撑腔(2)的内部,且旋转柱(5)的底端端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腔(2)外侧的旋转板(9),所述旋转柱(5)的外壁位于主体(1)的内部套接有升降环(7),且旋转柱(5)的外壁与升降环(7)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6),所述升降环(7)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一组延伸至主体(1)顶端外侧的连接柱(4),且连接柱(4)的顶端焊接有拉板(3),所述旋转板(9)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至旋转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茶叶高效种植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腔(2),且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主体(1)底端外侧的旋转柱(5),所述旋转柱(5)的底端延伸至支撑腔(2)的内部,且旋转柱(5)的底端端部连接有延伸至支撑腔(2)外侧的旋转板(9),所述旋转柱(5)的外壁位于主体(1)的内部套接有升降环(7),且旋转柱(5)的外壁与升降环(7)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导向槽(6),所述升降环(7)的顶端两侧设置有一组延伸至主体(1)顶端外侧的连接柱(4),且连接柱(4)的顶端焊接有拉板(3),所述旋转板(9)的一端内部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至旋转板(9)的底端外侧设置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套筒(11)底端外侧的套杆(12),所述支撑腔(2)的底端焊接有伸缩座(13),所述套杆(12)的顶端杆位于套筒(11)的内部焊接有T形杆(16),且T形杆(16)的底端设置有与套筒(11)内壁连接的一组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外壁设置有二号导电片(15),且二号导电片(15)的底端连接有与弹簧(17)外壁连接的一号导电片(14),所述旋转板(9)的另一端顶端设置有下料机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彩珍
申请(专利权)人:袁彩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