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889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播种装置,包括壳体、锥型筒、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连接带和绕线柱,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型筒,两个锥型筒接触,两个转轴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同侧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绕线柱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转动绕线柱通过卷簧的使用带动连接带的在绕线柱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进行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打开两个锥型筒,方便进行挖坑,而弹性网和环形带的使用,可以保证一边挖坑一边进行播种,操作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茶叶种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播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茗,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也更加注重,喝茶有益人的身心健康,间接的促进了茶叶种植的发展,茶叶苗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挖孔处理,方便茶叶苗进行种植,现有的播种设备挖坑比较费力,不方便一边挖坑一边进行播种,十分影响茶种子的种植速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播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播种装置,解决了目前茶叶种植挖坑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播种装置,包括壳体、锥型筒、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连接带和绕线柱,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型筒,两个锥型筒接触,两个转轴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同侧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的侧面通过卷簧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壳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绕线柱,两个连接带远离驱动轴的一端环绕设置于绕线柱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框架,两个锥型筒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网,弹性网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环形带。进一步地,所述锥型筒的侧面设置有垫板,两个锥型筒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与绕线柱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为L状,其表面设置有摩擦凸条。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分布的通孔。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绕线柱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转动绕线柱通过卷簧的使用带动连接带的在绕线柱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进行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打开两个锥型筒,方便进行挖坑,而弹性网和环形带的使用,可以保证一边挖坑一边进行播种,操作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茶叶种植的效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弹性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及相关应用、方法的例子。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叶播种装置的弹性网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茶叶播种装置,包括壳体1、锥型筒3、第一转轮4、第二转轮5、连接带9和绕线柱10,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2连接有锥型筒,两个锥型筒接触,锥型筒的侧面设置有垫板,两个锥型筒之间存在间隙,可以使得两个锥型筒的贴合更加安全,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摩擦的问题,两个转轴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同侧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送带6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7,两个驱动轴的侧面通过卷簧连接有连接带,壳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绕线柱,通过转动绕线柱,通过卷簧的使用带动连接带的在绕线柱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进行转动,带动转轴转动,打开两个锥型筒,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圆盘8,圆盘与绕线柱转动连接。两个连接带远离驱动轴的一端环绕设置于绕线柱上,绕线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为L状,其表面设置有摩擦凸条,增强摩擦力方便对转动杆进行转动,壳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提拉把手12,方便对整个装置的提取使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框架13,框架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分布的通孔,可以存放一定的茶叶种子,两个锥型筒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网15,弹性网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环形带16,拉动锥型筒的时候会拉开弹性网,然后打开环形带的通口,使茶叶种子从框架中漏下进行播种,可以一边挖坑一边进行播种,操作更加的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茶叶种植的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锥型筒、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连接带和绕线柱,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型筒,两个锥型筒接触,两个转轴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同侧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的侧面通过卷簧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壳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绕线柱,两个连接带远离驱动轴的一端环绕设置于绕线柱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框架,两个锥型筒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相对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网,弹性网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环形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锥型筒、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连接带和绕线柱,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连接有锥型筒,两个锥型筒接触,两个转轴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转轮对应的第二转轮,同侧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两个第二转轮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的侧面通过卷簧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壳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绕线柱,两个连接带远离驱动轴的一端环绕设置于绕线柱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提拉把手,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与壳体顶部相连通的框架,两个锥型筒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时兵贵体恩黄登轩陈玉琼
申请(专利权)人: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