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03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相电连接;还包括端盖、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端盖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无线充电线圈相契合的环形槽,即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环形槽内;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与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连接固定,所述线圈固定机构的轴向端面压紧无线充电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声学应答器频繁更换电池,拆装过程复杂的问题,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消除因频繁拆装导致的配件损坏造成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声学定位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地震勘探的迅速发展,勘探工作量也在逐年增加,在海上地震勘探中,施工人员放置检波器的时候,受到风浪、潮汐、海流的影响,会使检波器的位置在投入海水的过程中发生移动,这样会导致检波器在海地的位置与在海面上通过GPS测量的位置发生偏移并会导致地震勘探时引入时间误差,现在主要用声学应答器给水下检波器定位,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目前,用于水下检波器定位的声学定位系统,其水下的应答器都是采用内置的一次性电池,使用6个月左右就需要更换,耗费人力、物力。由于应答器的密封要求较高,频繁更换电池,很容易破坏其水密性,造成应答器进水报废。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电池,无法处理。根据现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该应答器采用可充电电池,不需要拆应答器就可以充电,解决了更换应答器内置电池带来的各种问题。公开(公告)号:CN110768343A,公开(公告)日:2020-02-07公开了一种带夹持结构的无线直充式充电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连接的AC/DC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壳体上还是有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夹持组件。本技术将适配器集成到装置的内部,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可以免去携带适配器以及数据线的麻烦。无线充电的方式可以减少充电线材的转接,降低充电引发火灾的风险,提高充电的安全性。夹持组件可用于固定电子设备,防止充电过程中电子设备脱落或移位,牢固可靠。公开(公告)号:CN208208543U,公开(公告)日:2018-12-07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和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结构包括呈片状结构的隔离片、固定连接在隔离片一侧表面的第一线圈,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隔离片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包括同心螺旋环绕在所述隔离片上的绕线,以及与所述绕线两端一体成型的两个出线端,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一线圈结构相同;所述隔离片位于出线端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出线端弯折置于槽口位置并分别向外弯折引出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本技术实现双面均可进行无线充电,并且可以自动识别不同型号的待充电设备,用户在使用时不用刻意寻找充电面,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充电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总之,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或者
或者应用场合不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用于解决现有声学应答器频繁更换电池,拆装过程复杂的问题,节省大量人力,财力,消除因频繁拆装导致的配件损坏造成漏水风险。只要应答器内置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再与本技术的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即可,本技术的端盖线圈一端与其他无线充电器接触,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相电连接;还包括端盖、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端盖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无线充电线圈相契合的环形槽,即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环形槽内;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与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连接固定,所述线圈固定机构的轴向端面压紧无线充电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为固定螺母,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开设外螺纹,固定螺母装配在凸柱上,用以压紧无线充电线圈。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置于容纳腔内,同时绝缘垫片位于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所述绝缘垫片中心开孔。进一步地,还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内部具有保护腔,保护腔能将无线充电模块容纳保护,所述海绵垫安装在端盖的容纳腔的端口处。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轴向内端面与绝缘垫片顶紧。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腔的腔深度与无线充电模块高度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中心开设中心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海绵垫中心孔传出的电线连接应答器的可充电电池,本技术的端盖线圈一端与其他无线充电器接触,就可以实现无线充电了。相对于以往更换电池方式减少了很多工作量,并且不用将应答器拆开,减少了应答器下海后漏水的概率。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线圈电磁感应实现无线充电,操作简单;2.充电时无需拆卸应答器,放在无线充电座或无线充电器上就可以开始无线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盖、2—无线充电线圈、3—固定螺母、4—绝缘垫片、5—无线充电模块、6—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2、无线充电模块5,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相电连接;还包括端盖1、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端盖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无线充电线圈相契合的环形槽,即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环形槽内;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与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连接固定,所述线圈固定机构的轴向端面压紧无线充电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为固定螺母3,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开设外螺纹,固定螺母装配在凸柱上,用以压紧无线充电线圈。进一步地,还包括绝缘垫片4,所述绝缘垫片置于容纳腔内,同时绝缘垫片位于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之间,所述绝缘垫片中心开孔,用于穿行电线。进一步地,还包括海绵垫6,所述海绵垫内部具有保护腔,保护腔能将无线充电模块容纳保护,所述海绵垫安装在端盖的容纳腔的端口处。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轴向内端面与绝缘垫片顶紧。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腔的腔深度与无线充电模块高度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中心开设中心孔,用于穿行电线。无线充电线圈2通过固定螺母3固定在端盖1里面,无线充电线圈2紧贴在端盖1的端面上提高充电效率,无线充电线圈2与无线充电模块5连接在一起,在无线充电线圈2与无线充电模块5之间加一个绝缘垫片4用来起绝缘与缓冲作用,无线充电模块5通过海绵垫6来固定,防止充电模块5掉出来,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当给电池充电时,无线充电线圈接收电磁信号,通过无线充电模块转换为电池所需的直流电压就可以实现给电池充电,无需拆开应答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应用本技术后,应答器内置可充电电池,实现无线充电,可以反复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相电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线圈固定机构;/n所述端盖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无线充电线圈相契合的环形槽,即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环形槽内;/n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与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连接固定,所述线圈固定机构的轴向端面压紧无线充电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模块相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线圈固定机构;
所述端盖内部具有一个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能与无线充电线圈相契合的环形槽,即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环形槽内;
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与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连接固定,所述线圈固定机构的轴向端面压紧无线充电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机构为固定螺母,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中心的凸柱开设外螺纹,固定螺母装配在凸柱上,用以压紧无线充电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答器无线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滨王春田刘世海王建海杨德宽贾祥陶军焦宁赵忠张旭崔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