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交互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操作员或程序员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虽然具有了部分处理和决策功能,能够独立地实现一些诸如轨迹规划、简单的避障等功能,但是还要受到外部的控制。随着国内人工智能的生产及技术将愈发成熟及普及,将推动智能硬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尤其是交互人形机器人,以其呆萌的外形、极富亲和力的声音与客户进行生动而高体验度的语音、动作的多模态交互。交互机器人在电量不足时能够自动到指定位置,与充电座配合进行充电。目前的充电座在与机器人的充电接口进行衔接时,由于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其行驶至充电座上后,底部缺少限位结构,容易造成充电连接处衔接不紧密,影响充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沿底座一端向上垂直翻折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沿底座(1)一端向上垂直翻折的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心设置有支座(3),底座(1)上方设置有充电板(4),所述充电板(4)与支座(3)之间通过第一球型铰链(5)转动连接,充电板(4)靠近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柱(6);所述充电板(4)远离侧板的一端衔接有倾斜结构的导向斜面(7),充电板(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驱动充电板(4)翻转的电动伸缩杆(9);所述底座(1)靠近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的限位台(12),限位台(12)内嵌装有接触到位传感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沿底座(1)一端向上垂直翻折的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中心设置有支座(3),底座(1)上方设置有充电板(4),所述充电板(4)与支座(3)之间通过第一球型铰链(5)转动连接,充电板(4)靠近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柱(6);所述充电板(4)远离侧板的一端衔接有倾斜结构的导向斜面(7),充电板(4)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驱动充电板(4)翻转的电动伸缩杆(9);所述底座(1)靠近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的限位台(12),限位台(12)内嵌装有接触到位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充电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柱(6)呈“L”形结构,其竖向段垂直固定在充电板(4)上,其横向段与充电板(4)平行,且沿竖向段顶部向远离侧板(2)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杰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齐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