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99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3
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包括U型固定夹、螺栓、金属元件、挂钩、第一绝缘组件、绝缘套、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和挂线绝缘件;所述挂线绝缘件安装在第一绝缘管,所述挂钩、所述第一绝缘组件和绝缘套沿所述第二绝缘管的长度依次设置;挂线绝缘件安装在第一绝缘管的端部,U型固定夹一侧与第一绝缘管固定连接,金属元件布置在U型固定夹内部,金属元件与螺栓一端固定连接,螺栓旋拧在U型固定夹另一侧,第二绝缘管与螺栓另一端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带电作业人员实施地电位作业时,由于配电设备布置密集,相间距离比较小,绝缘工具进、出电场的危险,进一步的提高带电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引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已成为了供电部门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供电部门必须大力开展配网不停电作业检修、维护及业扩工程的相关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这就对配网不停电作业开展多元化作业方式提出了要求,从现场作业经验以及相关资料显示,地电位作业法能够高效的解决目前采用绝缘斗臂车作业时因作业现场不符合作业条件而无法作业的诟病。因此,开展地电位作业方式的同时采用绝缘杆作业法进行配网不停电作业对供电可靠性有了更大幅度提升。由于配电网电气设备之间的间隙相对窄小,在布置相对密集时常会发生带电作业车辆不能准确的到达作业位置附近以及作业人员无法靠近作业点的情况,采取绝缘杆作业法可以保证作业人员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前提下到达作业位置,通过绝缘杆作业。按照传统的作业方式不能有效的防止绝缘杆在传递时与带电体发生碰触,开展接引线作业时没有有效防止引线摆动的安全措施。很多情况在缺陷设备布置相对密集时,无法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人身以及设备的安全,就无法实施带电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固定引线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包括U型固定夹、螺栓、金属元件、挂钩、第一绝缘组件、绝缘套、第一绝缘管、第二绝缘管和挂线绝缘件;所述挂线绝缘件安装在第一绝缘管,所述挂钩、所述第一绝缘组件和绝缘套沿所述第二绝缘管的长度依次设置;挂线绝缘件安装在第一绝缘管的端部,U型固定夹一侧与第一绝缘管固定连接,金属元件布置在U型固定夹内部,金属元件与螺栓一端固定连接,螺栓旋拧在U型固定夹另一侧,第二绝缘管与螺栓另一端固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线路使用绝缘操作杆作业时绝缘工具挂放装置间距过小等其他问题,该装置既能有效地固定工器具和引流线,同时又能促进作业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工器具及引流线与接地体、临相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进行调节,达到了可控的目的。该装置以其轻便、易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多角度旋转、安全可靠的结构特点使其适用于多种绝缘杆作业法带电作业类型。保证了带电作业时的人身及设备安全。此装置减少了带电作业人员实施地电位作业时传递绝缘工器具的繁琐性及保证了工器具与带电体的有效安全距离,解决绝缘杆对作业人员转移作业位置时的碰撞问题,有效的使待接引线可靠固定,使之与带电体和接地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降低了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电场的危险,保证了带电作业人员安全;此装置不受设备布置约束,能够对实施地电位带电作业的提供有效安全保证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固定引线装置的一种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挂线绝缘件与环形片连接关系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引线装置的另一种结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挂线绝缘件与环形片连接关系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包括U型固定夹1、螺栓2、金属元件3、挂钩4、第一绝缘组件5、绝缘套6、第一绝缘管7-1、第二绝缘管7-2和挂线绝缘件8;所述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上,所述挂钩4、所述第一绝缘组件5和绝缘套6沿所述第二绝缘管7-2的长度依次设置;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的端部,U型固定夹1一侧与第一绝缘管7-1固定连接,金属元件3布置在U型固定夹1内部,金属元件3与螺栓2一端固定连接,螺栓2旋拧在U型固定夹另一侧,第二绝缘管7-2与螺栓2另一端固接。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挂线绝缘件8包括套筒81、连接杆82和U型件83;连接杆82布置在套筒81和U型件83之间,套筒81、连接杆82以及U型件83三者固接在一起,套筒81安装在两个环形片9之间。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挂线绝缘件8个数是1或者2个。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挂线绝缘件8可由第一绝缘组件5替代。该方案的挂线绝缘件8的个数是1个或者2个。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第一绝缘组件5的个数为3个。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U型固定夹1的材料为钢质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挂线绝缘件8和第一绝缘组件5可旋转360度。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第一绝缘管7-1和第二绝缘管7-2的材质为环氧绝缘管。工作过程:(1)待接引线固定方式工作过程为:作业人员登杆至适当位置,按照引线排列方式分别转动两个装置主杆将固定夹1可靠固定在横担两端适当位置,传递绝缘工器具挂放于装置下部工具挂架上,作业时可按不同作业位置旋转挂架支架调整工具挂放位置以便于取放;作业人员设置绝缘遮蔽措施后,将制作好的引线传递至装置上部引线固定部分挂线绝缘件8的U型件83的槽内,旋转支架调整好引线角度并做好临时可靠固定措施,安装三相开关引线端子,并确认与主导线试搭接充分;三相引线绝缘隔离措施可靠,作业人员操作绝缘操作杆等工具按顺序搭接三相引线并拆除绝缘遮蔽措施,作业时保证足够安全距离;完成后将所有绝工具传递至地面,转动装置下部主绝缘杆拆除两侧装置,确认杆上无遗留物,返回地面。(2)线夹操作杆固定方式工作过程为:作业人员登杆至适当位置,按照引线排列方式分别转动两个装置主杆将固定夹1可靠固定在横担两端适当位置,传递绝缘工器具挂放于装置下部工具挂架上,作业时可按不同作业位置旋转挂架支架调整工具挂放位置以便于取放;作业人员设置绝缘遮蔽措施后,将三相制作好的引线一端及线夹与线夹操作杆可靠连接,传递至装置上部引线固定部分挂放支架上旋转支架调整好引线角度并将线夹操作杆临时可靠固定防止引线弹跳,安装三相开关引线端子,并确认与主导线试搭接充分;三相引线绝缘隔离措施可靠,作业人员操作绝缘操作杆等工具按顺序搭接三相引线并拆除绝缘遮蔽措施,作业时保证足够安全距离;完成后将所有绝工具传递至地面,转动装置下部主绝缘杆拆除两侧装置,确认杆上无遗留物,返回地面。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技术人员,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固定夹(1)、螺栓(2)、金属元件(3)、挂钩(4)、第一绝缘组件(5)、绝缘套(6)、第一绝缘管(7-1)、第二绝缘管(7-2)和挂线绝缘件(8);/n所述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上,所述挂钩(4)、所述第一绝缘组件(5)和绝缘套(6)沿所述第二绝缘管(7-2)的长度依次设置;/n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的端部,U型固定夹(1)一侧与第一绝缘管(7-1)固定连接,金属元件(3)布置在U型固定夹(1)内部,金属元件(3)与螺栓(2)一端固定连接,螺栓(2)旋拧在U型固定夹(1)另一侧,第二绝缘管(7-2)与螺栓(2)另一端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固定夹(1)、螺栓(2)、金属元件(3)、挂钩(4)、第一绝缘组件(5)、绝缘套(6)、第一绝缘管(7-1)、第二绝缘管(7-2)和挂线绝缘件(8);
所述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上,所述挂钩(4)、所述第一绝缘组件(5)和绝缘套(6)沿所述第二绝缘管(7-2)的长度依次设置;
挂线绝缘件(8)安装在第一绝缘管(7-1)的端部,U型固定夹(1)一侧与第一绝缘管(7-1)固定连接,金属元件(3)布置在U型固定夹(1)内部,金属元件(3)与螺栓(2)一端固定连接,螺栓(2)旋拧在U型固定夹(1)另一侧,第二绝缘管(7-2)与螺栓(2)另一端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绝缘件(8)包括套筒(81)、连接杆(82)和U型件(83);连接杆(82)布置在套筒(81)和U型件(83)之间,套筒(8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奎张隆军李正强张军宁锐邓强孙国涛秦颖董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