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94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包括:公头连接器、母头连接器与固定弹片。公头连接器的公头导电壳包括公头嵌合部,公头嵌合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母头连接器的母头导电壳包括与公头嵌合部嵌合的母头嵌合部,母头嵌合部在与公头嵌合部嵌合时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结构;固定弹片的限制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臂,限制臂上设有凸起结构,公头嵌合部与母头嵌合部嵌合时,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弹片限制部中限制臂上的凸起结构,穿过公头嵌合部上的固定孔,与母头嵌合部上的凹槽结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拔出力,且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时,有明显的手感反馈,作业人员可以清楚地确定固定弹片装配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车联网的日趋普及以及工业互联的需求到来,大量的天线和射频传输组件被使用在严苛环境中,如何满足高震动应用场景下稳定射频连接,能够同时满足易安装又能获得大的保持力的连接器组件,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72329A)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锁定部件,具体公开了插塞连接器及锁定部件,插塞连接器具备与对方连接器的接点电性连接的外部导电壳,外部导电壳具有嵌合于接地接点部件的筒状的嵌合部,嵌合部的外径构成为能够在相对于接地接点部件而插拔时扩大,锁定部件具有:限制部与导引部,限制部具有一对臂部,通过从径向外侧夹着嵌合部而限制嵌合部的扩径,导引部是以能够在限制嵌合部的扩径的限制位置与不进行限制的待机位置之间相互移动的方式,导引限制部。不足之处是:通过增加弹片限位臂的方式来增加连接器配合保持力,但是存在弹片组装过程无清晰反馈,作业人员无法确认是否弹片限位臂装配到位的问题,另外弹片限位臂对拔出力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片组装过程无清晰反馈,作业人员无法确认弹片限位臂是否装配到位,且弹片限位臂对拔出力提升有限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包括:公头连接器,包括公头信号端子、公头绝缘件与公头导电壳,所述公头导电壳包括公头嵌合部,所述公头嵌合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母头连接器,包括母头信号端子、母头绝缘件与母头导电壳,所述母头导电壳包括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的母头嵌合部,所述母头嵌合部在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结构;固定弹片,包括平板部、限制部与导引部,所述限制部由所述平板部的一端折弯形成,所述导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部上与所述限制部相邻两侧壁上;所述限制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臂,所述限制臂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导引部用于导引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优选地,所述凹槽结构为环状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的表面为弧面。优选地,从所述凸起结构至所述限制臂的端部,两个所述限制臂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公头导电壳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引部相对的位置上设有沿所述导引部滑动方向的第一滑轨结构;所述导引部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滑轨结构。优选地,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动方向延伸,当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时,所述第一滑轨结构与所述第二滑轨结构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滑动部为多个,相邻两个滑动部之间设有开槽结构,所述开槽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公头信号端子包括接触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线缆的电芯连接。优选地,所述公头嵌合部设有第一缝隙,所述母头嵌合部相对于所述公头嵌合部插拔时,所述公头嵌合部的外径扩大;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与所述固定孔的侧壁抵接,能够限制所述公头嵌合部的外径扩大。优选地,所述母头嵌合部设有第二缝隙,所述母头嵌合部相对于所述公头嵌合部插拔时,所述公头绝缘件相对于所述母头嵌合部插拔,所述母头嵌合部的外径扩大;两个所述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母头嵌合部的扩大外径,能够限制所述母头嵌合部的外径扩大。优选地,所述公头导电壳还包括绝缘件固定臂和线缆固定臂,所述绝缘件固定臂用于固定所述公头绝缘件,所述线缆固定臂用于固定线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弹片的限制部中的限制臂上的凸起结构,穿过公头嵌合部上的固定孔,与母头嵌合部上的凹槽结构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拔出力,且凸起结构与凹槽结构配合时,有明显的手感反馈,作业人员可以清楚地确定固定弹片装配到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的固定弹片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的公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公头连接器的公头导电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的公头信号端子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母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射频连接器组件中公头连接器的母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公头连接器;110、公头信号端子;111、接触部;112、连接部;1121、细缝;120、公头绝缘件;130、公头导电壳;131、公头嵌合部;1311、固定孔;1312、第一缝隙;132、背板;133、绝缘件固定臂;134、线缆固定臂;200、母头连接器;210、母头信号端子;220、母头绝缘件;230、母头导电壳;231、母头嵌合部;2311、凹槽结构;2312、第二缝隙;300、固定弹片;310、平板部;320、限制部;321、限制臂;3211、凸起结构;3212、端部;330、导引部;331、滑动部;332、开槽结构;400、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片组装过程无清晰反馈,作业人员无法确认弹片限位臂是否装配到位,且弹片限位臂对拔出力提升有限的技术问题。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包括公头连接器100、母头连接器200和固定弹片300。公头连接器100包括公头信号端子110、公头绝缘件120和公头导电壳130。公头信号端子110固定在公头绝缘件120上,然后公头绝缘件120固定在公头导电壳130上。公头导电壳130包括公头嵌合部131,公头嵌合部131上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孔1311。其中,固定孔1311的结构可以是通孔结构,也可以是一端开口的凹槽,其作用主要是使母头嵌合部200上的凹槽结构2311(下文提到的)能够暴露于限制臂321(下文提到的)上的凸起结构3211(下文提到的),进而可以使凸起结构3211与凹槽结构2311配合连接以提高拔出力。母头连接器200包括母头信号端子210、母头绝缘件220与母头导电壳230。母头信号端子210、母头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公头连接器,包括公头信号端子、公头绝缘件与公头导电壳,所述公头导电壳包括公头嵌合部,所述公头嵌合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n母头连接器,包括母头信号端子、母头绝缘件与母头导电壳,所述母头导电壳包括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的母头嵌合部,所述母头嵌合部在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结构;/n固定弹片,包括平板部、限制部与导引部,所述限制部由所述平板部的一端折弯形成,所述导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部上与所述限制部相邻两侧壁上;所述限制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臂,所述限制臂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凸起结构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导引部用于导引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头连接器,包括公头信号端子、公头绝缘件与公头导电壳,所述公头导电壳包括公头嵌合部,所述公头嵌合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
母头连接器,包括母头信号端子、母头绝缘件与母头导电壳,所述母头导电壳包括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的母头嵌合部,所述母头嵌合部在与所述公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结构;
固定弹片,包括平板部、限制部与导引部,所述限制部由所述平板部的一端折弯形成,所述导引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平板部上与所述限制部相邻两侧壁上;所述限制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限制臂,所述限制臂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时,所述凸起结构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所述导引部用于导引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公头嵌合部与所述母头嵌合部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为环状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配合连接的表面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凸起结构至所述限制臂的端部,两个所述限制臂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导电壳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引部相对的位置上设有沿所述导引部滑动方向的第一滑轨结构;
所述导引部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在与所述第一滑轨结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滑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绪引赖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