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91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线束隔离板,所述顶盖四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线束隔离板四边设有与主板体相垂直的边隔板;所述翻边和所述线束隔离板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并周向布置的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使得当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时,通过所述卡位筋条卡入所述卡位槽条,所述翻边和所述边隔板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整体的优化,使得顶盖与线束隔离板二者构成的顶盖组件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质量达到最小值,结构简单,扣合牢靠、加工方便、安装方便、拆卸方便;不增加工艺步骤、不增加复杂结构以及其他额外零件即可解决顶盖与线束隔离板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及人们低碳生活的需求,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即将取代现行的燃油车,大型的储能电站将被建立起来用于辅助主电网及利用各种新能源,这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的核心能源—动力电池模组,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动力电池模组主体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模组用顶盖组件以及由端板与侧板围成的围框结构,动力电池模组用顶盖组件将电池保护在围框结构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灰尘和水滴进入电池模组,避免电池模组短路。因而,动力电池模组用顶盖组件是动力电池模组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动力电池模组用顶盖组件一般包括顶盖与线束隔离板,现有技术中顶盖厚度均在1.2mm左右。现有技术中顶盖与线束隔离板之间固定主要有三种方式:方式一:只需一步,顶盖的槽孔扣合在线束隔离板的卡扣中;方式二:需要二步,Ω型结构首先插入槽口,顶盖上的通孔与限速隔离板上的通孔同轴;弹簧扣扣合在通孔中将顶盖与线束隔离板固定;方式三:只需一步,弹簧扣直接将顶盖与线束隔离板固定。随着市场对更高能量(备注:要想能量密度高,就只有将电池做大,就必然在电芯长宽高上做文章)密度动力电池的迫切需要,受限于电池长度与宽度方向的尺寸限制,只能提高电池的高度,导致在动力电池模组高度方向上预留给顶盖组件的尺寸被迫被压缩。顶盖厚度即需要由1.2mm左右变成0.5~0.8mm左右,较之前的顶盖要薄;当顶盖变薄后使用上述三种固定方式时均在一些问题:方式一中卡扣形式顶盖组件的卡扣扣合相对牢靠,但其生产工艺易受尺寸影响,当设计尺寸较小时,较难保证顶盖组件的强度;方式二中抽插式顶盖组件设计简单,生产方便,但安装过程大频率出现卡住现象;且中部与两侧需要额外加装弹簧扣,使得安装工艺变得复杂(相对卡扣形式顶盖组件实际上多了安装与拆卸弹簧扣的过程);方式三全部采用弹簧扣固定,弹簧扣尺寸较小,数量较多,强度较难保证且加大工人的工作量。而且上述三个方式还有共同缺点:顶盖组件整体并不密封,存在漏水、漏尘、掉落金属屑的问题,影响绝缘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对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整体的优化,在不增加工艺步骤、不增加复杂结构以及不增加其他额外零件的情况下,即可解决顶盖与线束隔离板的固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线束隔离板,所述顶盖四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线束隔离板四边设有与主板体相垂直的边隔板;所述翻边和所述线束隔离板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并周向布置的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使得当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时,通过所述卡位筋条卡入所述卡位槽条,所述翻边和所述边隔板卡合。进一步,所述卡位筋条设置在所述翻边内侧,所述卡位槽条设置在所述边隔板外侧。进一步,所述卡位槽条设置在所述翻边内侧,所述卡位筋条设置在所述边隔板外侧。进一步,所述卡位筋条和所述卡位槽条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进一步,所述圆弧形为圆心张角大于135度的小半圆。进一步,所述圆弧形为圆心张角小于225度的大半圆。进一步,所述圆弧形为半圆形。进一步,所述线束隔离板上设有通过隔板隔离而成的连接槽和电路板槽;所述连接槽用于设置汇流排;所述线路槽用于设置采集电路板。进一步,所述翻边还设置有线束避让口。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围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框结构内的电池;所述电池上方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顶盖组件;所述顶盖和线束隔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的汇流排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电压和温度的采集电路板;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所述采集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槽内。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对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及电池模组整体的优化,使得顶盖与线束隔离板二者构成的顶盖组件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质量达到最小值,结构简单,扣合牢靠、加工方便、安装方便、拆卸方便;不增加复杂结构以及其他额外零件即可解决顶盖与线束隔离板的固定;同时还不增加工艺步骤,加大工人工作量;另外当顶盖与线束隔离板通过卡位筋条与卡位槽条配合固定时,由于卡位筋条与卡位槽条的圆弧半径相同,可实现顶盖与线束隔离板的密封连接固定,避免二者的连接处出现漏水、漏尘、掉落金属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绝缘性。附图说明图1是顶盖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顶盖组件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切结构图。图4是图3中虚线框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一中的卡位筋条与卡位槽条的截面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卡位筋条与卡位槽条的截面图。图7是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圆弧形为圆心张角<180°时的截面图。图8是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圆弧形为圆心张角=180°时的截面图。图9是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圆弧形为圆心张角>180°时的截面图。图中:1是顶盖,11是翻边,111是线束避让口,2是线束隔离板,21是主板体,22是边隔板,23是隔板,24是连接槽,25是电路板槽;3是卡位筋条,4是卡位槽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围框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围框结构内的电池。电池上方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顶盖组件,该顶盖组件即为本技术所指的电池模组顶盖组件。该顶盖组件,参照图2、图3和图4,包括顶盖1和线束隔离板2。顶盖1和线束隔离板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的汇流排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电压和温度的采集电路板。其中,顶盖1四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11;线束隔离板2四边设有与主板体21相垂直的边隔板22;翻边11和线束隔离板2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并周向布置的卡位筋条3和卡位槽条4,使得当顶盖1设置在线束隔离板2上时,通过卡位筋条3卡入卡位槽条4,翻边11和边隔板22卡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周向布置是指顺着顶盖1和线束隔离板2边缘方向布置,具体到线束隔离板2中,卡位筋条3和卡位槽条4的朝向垂直于主板体21的法向,也就是,卡位筋条3和卡位槽条4的轴向平行于主板体21。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所述连接槽24内;所述采集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槽25内。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电池模组的围框结构、围框结构内的电池、顶盖1和线束隔离板2之间的汇流排以及采集电路板,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本说明书不再示例赘述。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卡位槽条4设置在翻边11内侧,卡位筋条3设置在边隔板22外侧;当顶盖1设置在线束隔离板2上时,卡位筋条3卡入卡位槽条4,翻边11和边隔板22卡合。如图7、图8、图9所示,进一步地,卡位筋条3和卡位槽条4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安装方便。参照图7,卡位筋条3和卡位槽条4的横截面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小半圆,该小半圆的圆心张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四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线束隔离板四边设有与主板体相垂直的边隔板;所述翻边和所述线束隔离板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并周向布置的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使得当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时,通过所述卡位筋条卡入所述卡位槽条,所述翻边和所述边隔板卡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包括顶盖和线束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四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线束隔离板四边设有与主板体相垂直的边隔板;所述翻边和所述线束隔离板之间设有相配合的并周向布置的卡位筋条和卡位槽条,使得当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线束隔离板上时,通过所述卡位筋条卡入所述卡位槽条,所述翻边和所述边隔板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筋条设置在所述翻边内侧,所述卡位槽条设置在所述边隔板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槽条设置在所述翻边内侧,所述卡位筋条设置在所述边隔板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筋条和所述卡位槽条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为圆心张角大于135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月飞邓江南刘晨南姜斌占杨娇吴问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