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7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0
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包括底座、手柄、动触头、静触头、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手柄、动触头分别可摆动地安装在底座内,手柄与动触头驱动连接;分闸时手柄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合闸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触发第二微动开关,脱扣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或者,分闸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触发第二微动开关,合闸时手柄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脱扣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通过两组微动开关触点状态组合来判断低压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和脱扣三种状态,节省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
技术介绍
低压断路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合闸、分闸和自由脱扣这三个状态。现有的断路器合闸、分闸和自由脱扣三个状态指示结构的设计,一是在低压断路器的机构转轴的上方设置两个微动开关分别指示断路器合闸、分闸状态,在低压断路器的脱扣连杆处设置一个微动开关来指示低压断路器是否脱扣。这样极大的占用低压断路器的辅助触头和报警触头的空间,由于低压断路器内的空间极为有限,若采用现有低压断路器设置三个微动开关来实现合闸、分闸和脱扣三种状态指示,但如果又需要辅助触头和报警触头实现相关功能时,因空间限制将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两组微动开关触点状态组合的方式来判断低压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和脱扣三种状态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包括底座、手柄、动触头、静触头、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所述手柄、动触头分别可摆动地安装在底座内,所述手柄与动触头驱动连接,可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或闭合;分闸时手柄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合闸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触发第二微动开关,脱扣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或者,分闸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触发第二微动开关,合闸时手柄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脱扣时手柄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且动触头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具有用于转换第一微动开关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具有用于转换第二微动开关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第二推杆;所述手柄上设有与第一推杆对应的第一触发部,手柄的第一触发部带动第一推杆实现转换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状态;所述动触头上设有与第二推杆对应的第二触发部,动触头的第二触发部带动第二推杆实现转换第二微动开关的触点状态。优选地,还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安装在底座内,壳体设有用于安装电路板的安装槽,所述动触头位于手柄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壳体的安装槽内位于手柄与动触头之间,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安装在电路板的顶面上位于手柄的下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安装在电路板的底面上位于动触头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手柄的第一触发部通过第一拨杆与第一微动开关的第一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拨杆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第一拨杆一端的第一拨动部压在第一推杆上,另一端的第一联动部与第一触发部对应设置;第一拨杆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端连接在第一拨杆和壳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拨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拨动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一联动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具有第一轴向孔的圆柱体,套在壳体的第一安装轴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一联动部连接于第一安装部的外壁两侧并与第一安装部的两端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拨动部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扭簧的弹簧体套在第一安装轴上,第一扭簧一端的第一U形引脚扣在第一连接部上,另一端的第一直形引脚卡入壳体的第一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手柄具有用于摆动时导向的导向部,所述第一触发部为设置于导向部端部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位于手柄的侧下方,第一拨杆位于第一微动开关的正上方,第一拨杆的第一联动部在第一触发部的运动轨迹上。优选地,所述动触头的第二触发部通过第二拨杆与第二微动开关的第二推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拨杆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第二拨杆一端的第二拨动部压在第二推杆上,另一端的第二联动部与第二触发部对应设置;第二拨杆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连接在第二拨杆和壳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拨杆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拨动部、第二连接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具有第二轴向孔的圆柱体,套在壳体的第二安装轴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二联动部连接于第二安装部的外壁两侧并与第二安装部的两端端面平齐,所述第二拨动部的两侧凸出于第二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扭簧的弹簧体套在第二安装轴上,第二扭簧一端的第二U形引脚扣在第二连接部上,另一端的第二直形引脚卡入壳体的第二限位槽内。优选地,所述动触头的一端为与静触头配合的摆动端,另一端为安装端,动触头的安装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的转轴上,动触头的第二触发部为设置于安装端顶面的凸起结构,第二拨杆的第二联动部抵接于动触头的安装端上并位于第二触发部与摆动端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安装槽内设有支撑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卡扣,电路板位于支撑台与卡扣之间,电路板置于支撑台上,卡扣扣住电路板。优选地,还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扣在底座上,且上盖组件上设有操作通孔,所述手柄的一端安装于底座内,另一端穿过操作通孔伸出断路器外,所述上盖组件的顶面上位于操作通孔的一侧依次设有分闸标记、脱扣标记和合闸标记。优选地,还包括电路板、支架、推板、复位弹簧、扭簧、旋钮杆和两个插针,所述支架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推板滑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复位弹簧抵接于支架与推板的一端之间,所述推板的另一端与旋钮杆相配合;所述旋钮杆转动安装在电路板上,旋钮杆具有凸轮,所述凸轮具有位于顶端的顶抵接面;所述两个插针安装在电路板上,其中一个插针通过导线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另一个插针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扭簧安装在推板上,所述扭簧具有两个引脚,扭簧的两个引脚抵接于推板上,并可与两个插针一一对应连接;旋钮杆的凸轮顶抵接面与推板不接触时,扭簧的两个引脚与两个插针不连接,电路板与外部电路之间不连通;旋转旋钮杆,旋钮杆的凸轮推动推板在支架上滑动,旋转至旋钮杆的凸轮顶抵接面与推板抵接时,推板上的扭簧随推板移动至两个引脚与两个插针连接,实现导通电路板与外部电路。本技术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通过两组微动开关触点状态组合的方式来判断低压断路器的合闸、分闸和脱扣三种状态,一组是通过手柄切换微动开关的状态,另一组是通过动触头切换微动开关的状态,减少一组微动开关,节省占用空间,节省成本,同时布局简单合理,避免妨碍其它零件的增设。此外,将两组微动开关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简化结构,节省了占用空间并简化连接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断路器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断路器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脱扣状态下断路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脱扣状态下断路器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分闸状态下断路器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分闸状态下断路器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合闸状态下断路器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合闸状态下断路器的截面图;图9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壳体与电路板的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电路板与第一、第二微动开关的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电路板与第一、第二微动开关的装配图;图13是本技术壳体与第一、第二拨杆的装配图;图14是本技术第一拨杆和第一扭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包括底座(93)、手柄(92)、动触头(94)、静触头(95)、第一微动开关(1)和第二微动开关(2),所述手柄(92)、动触头(94)分别可摆动地安装在底座(93)内,所述手柄(92)与动触头(94)驱动连接,可驱动动触头(94)与静触头(95)断开或闭合;其特征在于:分闸时手柄(92)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合闸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脱扣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或者,分闸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合闸时手柄(92)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脱扣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包括底座(93)、手柄(92)、动触头(94)、静触头(95)、第一微动开关(1)和第二微动开关(2),所述手柄(92)、动触头(94)分别可摆动地安装在底座(93)内,所述手柄(92)与动触头(94)驱动连接,可驱动动触头(94)与静触头(95)断开或闭合;其特征在于:分闸时手柄(92)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合闸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脱扣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或者,分闸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合闸时手柄(92)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脱扣时手柄(92)不触发第一微动开关(1)且动触头(94)也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具有用于转换第一微动开关(1)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第一推杆(101),所述第二微动开关(2)具有用于转换第二微动开关(2)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第二推杆(201);所述手柄(92)上设有与第一推杆(101)对应的第一触发部(922),手柄(92)的第一触发部(922)带动第一推杆(101)实现转换第一微动开关(1)的触点状态;所述动触头(94)上设有与第二推杆(201)对应的第二触发部(943),动触头(94)的第二触发部(943)带动第二推杆(201)实现转换第二微动开关(2)的触点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和电路板(3),所述壳体(4)安装在底座(93)内,壳体(4)设有用于安装电路板(3)的安装槽(401),所述动触头(94)位于手柄(92)的下方,所述电路板(3)安装在壳体(4)的安装槽(401)内位于手柄(92)与动触头(94)之间,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安装在电路板(3)的顶面上位于手柄(92)的下方,所述第二微动开关(2)安装在电路板(3)的底面上位于动触头(94)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92)的第一触发部(922)通过第一拨杆(5)与第一微动开关(1)的第一推杆(10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拨杆(5)转动安装在壳体(4)上,第一拨杆(5)一端的第一拨动部(501)压在第一推杆(101)上,另一端的第一联动部(504)与第一触发部(922)对应设置;第一拨杆(5)与壳体(4)之间设有第一扭簧(6),所述第一扭簧(6)的两端连接在第一拨杆(5)和壳体(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杆(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拨动部(501)、第一连接部(502)、第一安装部(503)和第一联动部(504),所述第一安装部(503)为具有第一轴向孔(505)的圆柱体,套在壳体(4)的第一安装轴(402)上,所述第一连接部(502)、第一联动部(504)连接于第一安装部(503)的外壁两侧并与第一安装部(503)的两端端面平齐,所述第一拨动部(501)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一连接部(502);所述第一扭簧(6)的弹簧体套在第一安装轴(402)上,第一扭簧(6)一端的第一U形引脚(601)扣在第一连接部(502)上,另一端的第一直形引脚(602)卡入壳体(4)的第一限位槽(4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断路器状态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92)具有用于摆动时导向的导向部(921),所述第一触发部(922)为设置于导向部(921)端部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位于手柄(92)的侧下方,第一拨杆(5)位于第一微动开关(1)的正上方,第一拨杆(5)的第一联动部(504)在第一触发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韦尚靖沈高强高治杨以亮吴越刘亚南周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