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包括外壳和上法兰:所述上法兰的底部通过下位螺栓与法兰底座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线架,且线架通过上位螺栓与跳动机构连接,所述跳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上法兰上的支轴,支轴与压板转动连接,且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弹片,所述上法兰的内部设置有膜片,且膜片与贯穿压板内的顶心抵触,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轴上的跳动板,且跳动板通过一触点组件与拉钩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压力开关采用支轴的转动方式,可以将跳动板和压板进行转动连接,从而将检测到的压力进行转动传动的方式,便于对上法兰和线架的固定安装,避免线架发生二次偏差的现象,降低了压力开关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力开关
本技术涉及压力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压力开关。
技术介绍
压力开关采用高精度、高稳定性能的压力传感器和变送电路,再经专用CPU模块化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介质压力信号的检测、显示、报警和控制信号输出,压力开关可以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供水等领域中对各种气体、液体的表压、绝压的测量控制,是工业现场理想的智能化测控仪表。现有的压力开关的动作机构的主要支点是依靠后支架,后支架是一个复杂的单独的冲压件,后支架通过螺丝或者铆接在后上法兰上,由于后支架的形状复杂,导致其不易检验,并且在铆接或者螺丝固定时,容易出现二次误差,容易铆接偏移或者螺丝松动的问题,导致动作支点发生变化,最终使得开关压力变化或者无法跳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实现压力开关灵活且准确动作,避免二次偏差现象的一种新型压力开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包括外壳和上法兰:所述上法兰的底部通过下位螺栓与法兰底座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线架,且线架通过上位螺栓与跳动机构连接;所述跳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上法兰上的支轴,支轴与压板转动连接,且压板的端部设置有弹片;所述上法兰的内部设置有膜片,且膜片与贯穿压板内的顶心抵触;所述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轴上的跳动板,且跳动板通过一触点组件与拉钩连接,并调节触点组件开闭或闭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跳动机构还包括桥架,桥架上设置有套设在顶心外侧的压簧,且压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压螺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触点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分布的静触点片,两个静触点片通过动触点与动触点片连接,且动触点片通过拉钩与弹片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动触点片上且位于拉钩的外侧设置有对其限位的拉钩压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片上设置有一平行于拉钩的微调螺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膜片上设置有锥形的凸起部,所述顶心上设有与凸起部相适配的凹陷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拉钩的截面为T字形结构,所述拉钩的头部与动触点片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尾部截面面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片为具有敞口的弧形结构,且弹片的敞口方向朝向顶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压力开关采用支轴的转动方式,可以将跳动板和压板进行转动连接,从而将检测到的压力进行转动传动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压力传导过程中的损耗,同时也便于对上法兰和线架的固定安装,避免线架发生二次偏差的现象,降低了压力开关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压力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压力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跳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顶心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外壳;2、线架;3、上位螺栓;4、跳动机构;41、调压螺丝;42、桥架;43、压簧;44、支轴;45、跳动板;46、压板;47、弹片;48、微调螺丝;49、拉钩;410、拉钩压簧;411、静触点片;412、动触点片;413、动触点;5、膜片;51、凸起部;6、下位螺栓;7、顶心;71、凹陷部;8、上法兰;9、法兰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包括外壳1和上法兰8:上法兰8的底部通过下位螺栓6与法兰底座9连接;外壳1内设置有线架2,且线架2通过上位螺栓3与跳动机构4连接;跳动机构4包括一设置在上法兰8上的支轴44,支轴44与压板46转动连接,且压板46的端部设置有弹片47;上法兰8的内部设置有膜片5,且膜片5与贯穿压板46内的顶心7抵触;弹片47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轴44上的跳动板45,且跳动板45通过一触点组件与拉钩49连接,并调节触点组件开闭或闭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法兰底座9旋接在水压或气压管道上,使得管路内的水或气与膜片5接触,当管路内的压力过高时,膜片5受到压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并向上移动,使得膜片5会推动顶心7上移,使得顶心7推动压板46上移,并压板46达到一定高度时,与压板46连接的弹片47会发生跳动,此时,与弹片47另一端连接的跳动板45会在支轴44的作用下翻转,并通过触点组件的拉动作用,带动拉钩49上移,即可将压力开关的触点断开,反之,当管路内的压力回归平常时,触点组件复位,使得触点闭合。如图3所示,跳动机构4还包括桥架42,桥架42上设置有套设在顶心7外侧的压簧43,且压簧4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压螺丝41,通过转动调压螺丝41改变其位置,可以调节顶心7上移时所需要的压力大小,从而对压力开关的参数进行调节处理。如图3所示,触点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分布的静触点片411,两个静触点片411通过动触点413与动触点片412连接,且动触点片412通过拉钩49与弹片47连接,当跳动板45转动时,会动触点片412移动,并同步带动拉钩49使其移动,即可将动触点413断开,实现静触点片411与动触点片412的断开操作。如图3所示,动触点片412上且位于拉钩49的外侧设置有对其限位的拉钩压簧410,用来对拉钩49提供复位回弹的驱动力,使得拉钩49能够正常的工作。如图3所示,弹片47上设置有一平行于拉钩49的微调螺丝48,用来调节跳动板45的跳动幅度,防止跳动板45跳动幅度过大而影响压力开关的使用。如图4和图5所示,膜片5上设置有锥形的凸起部51,顶心7上设有与凸起部51相适配的凹陷部71,使得膜片5在推动顶心7上移时,将凸起部51准确的插入到凹陷部71内,使得顶心7和膜片5互相牵制,达到压力稳定的效果,确保了顶心7移动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拉钩49的截面为T字形结构,拉钩49的头部与动触点片412的截面面积大于其尾部截面面积,其材料使用PET材质,壁厚增加至3mm,头部直径设计成7mm,有效的增加了拉钩49与动触点片412的受力面积。如图3所示,弹片47为具有敞口的弧形结构,且弹片47的敞口方向朝向顶心7,保证了弹片47移动状态的稳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包括外壳(1)和上法兰(8),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法兰(8)的底部通过下位螺栓(6)与法兰底座(9)连接;/n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线架(2),且线架(2)通过上位螺栓(3)与跳动机构(4)连接;/n所述跳动机构(4)包括一设置在上法兰(8)上的支轴(44),支轴(44)与压板(46)转动连接,且压板(46)的端部设置有弹片(47);/n所述上法兰(8)的内部设置有膜片(5),且膜片(5)与贯穿压板(46)内的顶心(7)抵触;/n所述弹片(47)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轴(44)上的跳动板(45),且跳动板(45)通过一触点组件与拉钩(49)连接,并调节触点组件开闭或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包括外壳(1)和上法兰(8),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法兰(8)的底部通过下位螺栓(6)与法兰底座(9)连接;
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线架(2),且线架(2)通过上位螺栓(3)与跳动机构(4)连接;
所述跳动机构(4)包括一设置在上法兰(8)上的支轴(44),支轴(44)与压板(46)转动连接,且压板(46)的端部设置有弹片(47);
所述上法兰(8)的内部设置有膜片(5),且膜片(5)与贯穿压板(46)内的顶心(7)抵触;
所述弹片(47)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轴(44)上的跳动板(45),且跳动板(45)通过一触点组件与拉钩(49)连接,并调节触点组件开闭或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动机构(4)还包括桥架(42),桥架(42)上设置有套设在顶心(7)外侧的压簧(43),且压簧(4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压螺丝(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分布的静触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恩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禾昕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