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6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包括壳体、硅胶件和端子;硅胶件覆盖壳体的开口,端子设置在壳体内且端子的两端露出壳体,端子的两端与壳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壳体与端子二次注塑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在电流负载上覆盖了不同的规格要求,例如15A@14VDC、1A@250VAC或5A@125VAC,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防水,而且采用SMT封装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客户装配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
本技术属于轻触开关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轻触开关电流小于0.5A、且电压低于36V,另一种是大电流的微动开关,但是微动开关装配方式为插脚或导线焊接,不利于快速装配,且防护等级达不到IP67,总体性能较低。对于电流大于1A或者电压大于100V的开关,往往是插脚或导线焊接,这不利于提高客户装配效率。采用SMT封装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客户装配开关的效率,但是SMT的焊接方式通常用于低功率电器上使用。针对上述产品缺点,本技术的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集合了SMT焊接方式、大功率、防护等级为IP67等特性的轻触开关,并且工作电压/电流的适用性跨度大,可以广泛用于工业、汽车等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为了拥有一种具有防水功能且能够进行SMT封装的轻触开关,具体为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包括壳体、硅胶件和端子;所述硅胶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端子的两端露出所述壳体,所述端子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端子二次注塑成型。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片支架和静触点,所述端子、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弹片支架一体成型。端子、弹片支架以及静触点在同一套模具上同时成型,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铆接所述弹片支架。采用铆接结构连接,具有可靠、不松动等优点,连接处啮合度好,抗扭能力强,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弹片支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个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包括折弯部和铆接部,所述铆接部连接所述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穿入所述通孔,所述铆接部覆盖所述通孔。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过盈配合所述弹片支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硅胶件且与所述壳体的四侧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设置有通孔,所述硅胶件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和动触点的直径分别可变、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的高度分别可变或所述静触点与所述动触点之间的距离可变。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设置有通道,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静触点的平面高于所述端子的平面。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的平面与所述端子的平面在同一高度或所述静触点的平面低于所述端子的平面。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不仅防水,而且采用SMT封装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客户装配时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端子、弹片支架以及静触点在同一套模具上同时成型,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的,采用铆接结构连接,具有可靠、不松动等优点,连接处啮合度好,抗扭能力强,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进一步的,突出部的设置,使得硅胶件受到的力快速、准确的传给执行器。进一步的,通过对动触点和静触点的直径和高度做适当的控制,同时适当增加它们之间的间隙,使得产品适用于电流大于1A或者电压大于100V的负载。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主视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侧视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俯视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爆炸图;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剖视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内部连接关系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中端子与弹片支架的连接图;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中端子与弹片支架连接前的细节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中端子与弹片支架连接后的细节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上盖;2-硅胶件;3-执行器;4-支架;5-弹片;6-动触点;7-静触点;8-弹片支架;9-壳体;10-端子;11-突出部;12-折弯部;13-铆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主视图,图2为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侧视图,图3为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俯视图。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为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爆炸图,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包括上盖1、硅胶件2、执行器3、支架4、弹片5、动触点6、静触点7、弹片支架8、壳体9和端子10,优选的,动触点6和静触点7分别为金属触点。将上述零件组装后,得到完整的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剖视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的内部连接关系图,在剖视图和内部连接关系图中可以详细的看出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壳体9内设置有执行器3、弹片5、静触点7、动触点6和弹片支架8。端子10上设置有弹片支架8和静触点7,弹片5的第一端套设在弹片支架8上,执行器3设置在第一端的上方。弹片5的第二端设置有通路,动触点6设置在通路内,支架4设置在通道的上方,用于抵接动触点6。具体的,端子10设置有通道,静触点7设置在通道内,在本实施例中,静触点7的平面高于端子10的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静触点7的平面与端子10的平面在同一高度或静触点7的平面低于端子10的平面。静触点7包括第一静触部和第二静触部,第一静触部和第二静触部连接,第一静触部的直径大于第二静触部的直径,端子10设置有通道,第二静触部设置在通道内。具体的,动触点6包括第一动触部和第二动触部,第一动触部和第二动触部连接,第一动触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动触部的直径,第二动触部设置在通路内,第一动触部与第一静触部配合。进一步的,静触点7和动触点6的直径分别可变、静触点7和动触点6的高度分别可变或静触点7与动触点6之间的距离可变,通过对动触点6和静触点7的直径和高度做适当的控制,同时适当增加它们之间的间隙,使得产品适用于电流大于1A或者电压大于100V的负载。本实施例中,工作电压/电流的适用性跨度大,可为15A@14VDC、1A@250VAC或5A@125VAC。硅胶件2设置在壳体9上,硅胶件2连接执行器3和支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硅胶件和端子;/n所述硅胶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端子的两端露出所述壳体,所述端子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端子二次注塑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硅胶件和端子;
所述硅胶件覆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端子的两端露出所述壳体,所述端子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壳体与所述端子二次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支架和静触点,所述端子、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弹片支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铆接所述弹片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功率防水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支架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端子包括至少一个折弯件,所述折弯件包括折弯部和铆接部,所述铆接部连接所述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穿入所述通孔,所述铆接部覆盖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伟许名亮曾福增
申请(专利权)人:高铭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