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屏蔽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3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屏蔽线束,涉及线束总成技术领域,包括线束组和接插件,线束组包括多条高压屏蔽线,每一高压屏蔽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线芯外部包裹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保护层;接插件包括接线端子、防水圈和塑壳,每一高压屏蔽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压接,接线端子与高压屏蔽线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卡接片,塑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接片匹配的卡口,接线端子卡接在插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有效的防止线芯与液体接触,同时屏蔽层能够保护线芯不够外界的信号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屏蔽线束
本技术属于线束总成
,具体为一种防水屏蔽线束。
技术介绍
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电梯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电梯行业在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销第一大国。现在电梯行业已经在向着以下三点发展:一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二向节能方向发展,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在电梯的正常的运行少不了线束,受电梯工作环境的影响,一般电梯线束在设计的时候不会考虑防水的问题,所以遇到电梯漏水的状况时,不具备防水性能的线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防水屏蔽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屏蔽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电梯用线束不具备防水性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屏蔽线束,包括线束组和接插件,所述线束组包括多条高压屏蔽线,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所述保护层;所述接插件包括接线端子、防水圈和塑壳,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压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高压屏蔽线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卡接片,所述塑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片匹配的卡口,所述接线端子卡接在所述插接孔内;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远离所述接插件的一端设置有T型端子,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和所述T型端子接触的位置套有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的表面缠绕有绝缘胶布;所述线束组的外部套有耐高温波纹管。进一步地说,所述高压屏蔽线的数量为4条。进一步地说,所述T型端子为黄铜端子,所述T型端子的厚度为0.5-0.7mm。进一步地说,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外表面贴有带产品信息的二维码贴纸。进一步地说,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所述保护层为硅橡胶层。进一步地说,所述热缩套管的内壁覆盖有胶层。进一步地说,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线束组,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两端缠绕有自卷式纺织套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的高压屏蔽线的线芯的外部依次包裹有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绝缘层和保护层能够有效的将线芯和外部环境阻隔,防止线芯与液体接触,屏蔽层能够保护线芯不够外界的信号干扰,值得一提的是,高压屏蔽线与压接端子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圈,当压接端子插入塑壳内的插接孔中后,防水圈能够封堵插接孔,防止液体进入到塑壳内;2.本技术的高压屏蔽线远离塑壳的一端设置有T型端子,所述T型端子采用焊接的形式与电子元器件的引出端连接,焊接的形式能够避免因采用插接口处因为震动冲击而发生松脱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根高压屏蔽线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A-A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塑壳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1、线束组;11、高压屏蔽线;111、线芯;112、绝缘层;113、屏蔽层;114、保护层;2、接插件;21、接线端子;211、卡接片;22、防水圈;23、塑壳;231、接插孔;3、T型端子;4、热缩套管;5、绝缘胶布;6、高温波纹管;7、二维码贴纸;8、自卷式纺织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一种防水屏蔽线束,如图1到图4所示,包括线束组1和接插件2,所述线束组包括多条高压屏蔽线11,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包括线芯111、绝缘层112、屏蔽层113和保护层114,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所述保护层;所述接插件包括接线端子21、防水圈22和塑壳2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压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高压屏蔽线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设在所述高压屏蔽线的外部,所述防水圈的一端与所述高压屏蔽线、所述接线端子压接在一起,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卡接片211,所述塑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231,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片匹配的卡口,所述接线端子卡接在所述插接孔内,同时位于所述高压屏蔽线上的所述防水圈将所述插接孔封堵,防止液体进入到所述插接孔内;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远离所述接插件的一端设置有T型端子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和所述T型端子接触的位置套有热缩套管4,所述热缩套管的表面缠绕有绝缘胶布5,所述热缩套管起到保护所述高压屏蔽线与T型端子压接裸露部分,防止液体与裸露部分接触产生安全隐患;所述线束组的外部套有耐高温波纹管6,所述耐高温波纹管能够起到保护线束组的所用,同时所述耐高温波纹管能起到约束所述线束组的作用,防止所述线束组散乱。所述高压屏蔽线的数量为4条,其中2条高压屏蔽线用于连接正极,1条用于高压屏蔽线用于连接负极,一条高压屏蔽线用于接地。所述T型端子为黄铜端子,所述T型端子的厚度为0.5-0.7mm,所述T型端子的头部能够根据不用的需求与不同的引极焊接。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外表面贴有带产品信息的二维码贴纸7。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编织网,所述保护层为硅橡胶层。所述热缩套管的内壁覆盖有胶层,当所述热缩套管受热后,胶层熔化,将所述热缩套管和T型端子粘接在一起。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线束组的长度,所述耐高温波纹管的两端缠绕有自卷式纺织套管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线芯的外部包裹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屏蔽层能够使线芯内部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线束的一端压接有接线端子,压接端子与线芯之间设置有防水圈,压接端子插入插接孔内后,防水圈与塑壳之间密封,从而防止液体从塑壳与压接端子的插接处渗入到线缆内,线束的另一端压接有T型端子,通过焊接的方式将T型端子焊接在与线束连接的器件上,使线束与器件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同时,T型端子与线束连接的部分采用包裹热缩套管的方式加以保护,防止液体进入线缆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屏蔽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组(1)和接插件(2),所述线束组包括多条高压屏蔽线(11),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包括线芯(111)、绝缘层(112)、屏蔽层(113)和保护层(114),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所述保护层;/n所述接插件包括接线端子(21)、防水圈(22)和塑壳(2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压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高压屏蔽线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卡接片(211),所述塑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231),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片匹配的卡口,所述接线端子卡接在所述插接孔内;/n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远离所述接插件的一端设置有T型端子(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和所述T型端子接触的位置套有热缩套管(4),所述热缩套管的表面缠绕有绝缘胶布(5);/n所述线束组的外部套有耐高温波纹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屏蔽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组(1)和接插件(2),所述线束组包括多条高压屏蔽线(11),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包括线芯(111)、绝缘层(112)、屏蔽层(113)和保护层(114),所述线芯外部包裹有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所述保护层;
所述接插件包括接线端子(21)、防水圈(22)和塑壳(2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压接,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高压屏蔽线之间设置有防水圈,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卡接片(211),所述塑壳的表面开设有插接孔(231),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片匹配的卡口,所述接线端子卡接在所述插接孔内;
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远离所述接插件的一端设置有T型端子(3),每一所述高压屏蔽线和所述T型端子接触的位置套有热缩套管(4),所述热缩套管的表面缠绕有绝缘胶布(5);
所述线束组的外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李洪雨刘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隆捷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