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2726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所属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微处理器、LORA模块、LORA网关、远程服务器和客户端,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LORA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ORA模块的输出端通过LORA网关与远程服务器的通讯连接,远程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讯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及嵌入式系统等技术,通过设计低功耗监测单元对老人的生命体征与居住环境进行监测,并使用LoRa技术将各单元组网及数据汇总上传至云端。在云计算的支持下,实时分析处理健康数据,为老年人、医护人员及家属三方面用户构建了共同的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
本技术所属监测系统,特别涉及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给社会养老体系和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我国,由于安土重迁等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仍然是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其中有不少是独居老人,独居老人没有子女照顾,往往独自面临许多潜在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身体健康很难得到保障,由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每年有4000万老人跌倒,跌倒已成为60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头号杀手。跌倒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老人在跌倒骨折后,通常需要长期卧床,并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造成身体功能直线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据卫计委提供数据表明,50%以上的老人跌倒都是发生在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骨折发生概率也不断增加。而老人跌倒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的概率高达30%。不仅如此,老人还要时刻警惕睡梦中的“杀手”—脑梗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在老年人中非常之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综合以上分析,研发一个可以时刻监控老人身体健康的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已经成了社会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本技术的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微处理器、LORA模块、LORA网关、远程服务器和客户端,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LORA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ORA模块的输出端通过LORA网关与远程服务器的通讯连接,远程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心电监测器、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定位传感器、倾斜传感器和体温检测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数据采集模块还包括氧含量监测传感器、床体振动传感器、交流互感器传感器、浮漂传感器和天然气激光测泄漏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客户端包括智能手机终端和大型医疗云中心数据库。本技术的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运用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及嵌入式系统等技术,通过设计低功耗监测单元,如基于ADI公司的DSP平台的生命体征探测雷达、心电监测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等对老人的生命体征与居住环境进行监测,并使用LoRa技术将各单元组网及数据汇总,随后通过网关将上传数据转换为TCP/IP格式上传至云端。在云计算的支持下,实时分析处理健康数据,一旦察觉危险,立即通知家属及医院,以实现对老人的健康监护。为老年人、医护人员及家属三方面用户构建了共同的平台,以此达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人性化、全面化的养老服务的目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电源模块3、微处理器4、LORA模块5、LORA网关6、远程服务器7和客户端8,所述微处理器4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和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LORA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ORA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LORA网关6与远程服务器7通讯连接,远程服务器7与客户端8通讯连接,所述客户端8包括智能手机终端23和大型医疗云中心数据库24;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10、心电监测器11、红外温度传感器17、氧含量监测传感器12、床体振动传感器13、交流互感器传感器14、浮漂传感器15和天然气激光测泄漏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8,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包括定位传感器20、倾斜传感器21和体温检测装置22。本技术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1应用于老人和婴童的居家看护中,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17和氧含量监测传感器12可安装在屋内任意一处,实时监测屋内的温度和氧含量,保证给老人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床体振动传感器13安装在老人睡觉的床上,能够实时监测老人夜间翻身多少次,床微动多少次,起夜多少次;心电监测器11置于屋内任意一处,老人单独按时自主检测上传,从而达到监测心脏情况的目的;交流互感器传感器14安装在屋内电力线路的始端,可实时对室内电流、电路进行安全监测;浮漂传感器15和湿度传感器18安装在屋内自来水水管处的地面上,可实时监测屋内的湿度和室内是否有跑水的情况出现;天然气激光测泄漏传感器16安装在天然气管道的房间正对面,其探头对准管道周边,有气体泄漏天然气的碳含量就被识别检测到,激光测泄漏探头就会报警,实时监测天然气是否有漏气的情况出现,实时监测天然气是否有漏气的情况出现;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10可放到屋内任意一处,其采用24GHz生物雷达波扫描技术,可以不用接触人体即可穿透服装及被褥等介质直接探测到心跳、呼吸和体动信号,老人可自主选择利用它来检测自身心跳、呼吸和体动信号,还是用心电监测器11进行检测。以上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10、心电监测器11、红外温度传感器17、氧含量监测传感器12和床体振动传感器13均可在长期监测的数据中,为老人自身身体健康情况设定一个的常值,一旦上述监测装置监测的老人数据发生改变,其数据就会传输到持有智能手机终端23的儿女手中或大型医疗云中心数据库24中,儿女可及时关照老人,医院也能及时针对老人情况进行治疗。同样一旦屋内有漏电、跑水和燃气的泄漏,安装在屋内不同位置的交流互感器传感器14、浮漂传感器15和天然气激光测泄漏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8监测到的数据会立刻传输到物联网检测单元,物联网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会有异动,会通过远程服务器7将报警信号传送至持有智能手机终端23的儿女手中或立即报警,避免危险的发生。此外本技术所述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置于鸽子脚环内,鸽子脚环佩戴在老人脚腕上,当老人外出时,其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内的定位传感器20可实时监测老人所在位置,一旦老人迷路,家属可根据定位传感器20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定位,及时找到老人;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内的倾斜传感器21,可在老人摔倒,达到一定倾斜角度时,将信号传输到持有智能手机终端23的家属手中,家属能够及时了解老人情况,对摔倒的老人进行施救;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内的体温检测装置22可实时监测老人体温状况,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反馈给持有智能手机终端23的家属手中和大型医疗云中心数据库24中。以上所述的无论是数据采集模块1还是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其内部所属的传感器均为低功耗的传感器,不会对老人身体产生伤害,并且微处理器4会将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LORA模块5打包上传到LORA网关6,LORA网关6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7,经过远程服务器7进行处理后通过互联网显示在供老年人查阅的显示屏上和家属所持有的智能手机终端23上,同时在后台通过WiFi将数据传输至云数据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控软件查阅老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电源模块(3)、微处理器(4)、LORA模块(5)、LORA网关(6)、远程服务器(7)和客户端(8),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4)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和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LORA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ORA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LORA网关(6)与远程服务器(7)通讯连接,远程服务器(7)与客户端(8)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10)、心电监测器(11)、红外温度传感器(17)和湿度传感器(18),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包括定位传感器(20)、倾斜传感器(21)和体温检测装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物联网老人养老健康监护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电源模块(3)、微处理器(4)、LORA模块(5)、LORA网关(6)、远程服务器(7)和客户端(8),其特征在于微处理器(4)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1)、实时数据采集模块(2)和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4)的输出端与LORA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LORA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LORA网关(6)与远程服务器(7)通讯连接,远程服务器(7)与客户端(8)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非接触式生物雷达体征检测仪(10)、心电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琦曹菊曹金晶曹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军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博军科集团有限公司徐全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