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68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6
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包括用于贴地行走的底盘模块,可与所述底盘模块相对滑动的支撑架,在滑动展开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盘模块倾斜竖立,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还设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可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并可绕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转动,转动后可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可适配多种不同尺寸地质探测雷达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体积和质量,并且通过将支撑架和支撑托盘进行收纳,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地质雷达城市道路检测车,属于地质雷达道路检测

技术介绍
当前,城市道路因车辆超载、地下管网泄漏冲刷路基、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等原因造成的道路塌陷等事故频繁,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畅通和人们的出行安全。地质雷达技术作为探测领域的新兴、热门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精确探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病害检测中,为预防道路塌陷事故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地质雷达检测一般通过固定在检测车上随车行进进行,灵活性较差,检测车只允许在机动车行驶道路上工作,无法对于人行道、景观道等进行检测;其次对局部路面往复多次探测时,检测车需要重复更换档位完成;此外,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检测时,雷达天线容易与路面凸包发生撞击,损坏设备。由此可见,现有的地质雷达道路检测方式在操作灵活性和设备可携带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同时满足检测效率、检测灵活性和设备便携的要求,在设备安全性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地质雷达路面检测装置,能够在保证检测效率和设备安全的同时,使得检测工作灵活,检测设备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便于生产的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包括用于贴地行走的底盘模块,可与所述底盘模块相对滑动的支撑架,在滑动展开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盘模块倾斜竖立,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还设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可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并可绕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转动,转动后可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具体的,所述底盘模块由整体呈三角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三个角部,分别设有三组滚轮,所述滚轮由通过转轴与所述框架相连,在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滚轮可相对框架左右转动。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底盘模块的前行方向平行。具体的,在所述支撑梁的下方还设有滑动导板,所述滑动导板与所述支撑梁的长度相同,在所述框架的底边处向上翻折并高于所述框架顶部的平面,在所述滑动导板中部靠下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滑动导板延伸并与所述滑动导板平行。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有两个并设置在所述滑动导板中,当支撑架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时,所述支撑架带动所述第一滚轴在所述滑动导板中移动,当所述第一滚轴移动至所述滑动导板的末端时,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所述底盘模块倾斜竖立。在所述滑动导板的末端还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于一块凸板上,所述凸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槽末端倾斜后构造的平面设置,并与所述支撑架倾斜后平行,当所述支撑架移动至所述第一滑槽末端时,所述支撑架上预设有对应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通过将螺丝、钉销等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配合孔,即可将所述支撑架定位于预设倾斜竖立位置。所述支撑架的截面呈C形,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C形截面的底边上还设有第二滑槽,在所述支撑架的末端,第二滑槽高于所述C形截面的两条侧边设立,当所述支撑架移动至所述第一滑槽末端时,与所述C形截面的两条侧边末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构成平台部。在所述支撑托盘一端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滑动,当所述第二滚轴滑动到所述第二滑槽的末端时,由于所述第二滑槽高于所述平台部,因此所述支撑托盘可以绕所述第二滚轴转动,并使得所述支撑托盘与所述平台部相接触。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还设有第二定位孔,当所述支撑托盘与所述平台部相接触时,所述支撑托盘末端设有的第二配合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于第二凸板上,当所述支撑托盘移动至与所述平台部相接触时,通过将螺丝、钉销等定位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配合孔,即可将所述支撑托盘定位至水平位置上。所述支撑托盘用于放置用于处理数据、展示勘探动态过程的电脑等控制器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地质探测雷达装置设置为整体呈三角形的框架形,在可适配多种不同尺寸地质探测雷达的情况下,降低了整体体积和质量,并且通过将支撑架和支撑托盘进行收纳,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底盘模块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托盘模块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滑槽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底盘模块;11框架;12滚轮;13支撑梁;14滑动导板;15第一滑槽;16第一定位孔;2支撑架;21第一滚轴;22第二滑槽;23平台部;24第二定位孔;3支撑托盘;31第二滚轴;32翻边,4卡钩。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包括用于贴地行走的底盘模块(1),可与所述底盘模块(1)相对滑动的支撑架(2),在滑动展开后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底盘模块(1)倾斜竖立,在所述支撑架(2)内部,还设有支撑托盘(3),所述支撑托盘(3)可与所述支撑架(2)相对滑动,并可绕所述支撑架(2)的端部转动,转动后可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2)上。具体的,所述底盘模块(1)由整体呈三角形的框架(11),在所述框架(11)的三个角部,分别设有三组滚轮(12),所述滚轮(12)由通过转轴与所述框架(11)相连,在所述框架(11)的顶部,所述滚轮(12)可相对框架(11)左右转动。在所述框架(11)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梁(13),所述支撑梁(13)与所述底盘模块(1)的前行方向平行。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梁(13),可增强所述框架(11)的整体强度,且可以与所述框架(11)在中部构成一下方开放的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用于设置地质探测雷达装置,由于所述框架(11)的中部下方为一开放的空间,因此不会对地质探测雷达的信号发送和信号接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所述框架(11)整体呈三角形的设计,使得其可以匹配不同尺寸型号的地质探测雷达,相较于矩形框架,可以在节省材料、降低质量的情况下设置同等尺寸的地质探测雷达。具体的,在所述支撑梁(13)的下方还设有滑动导板(14),所述滑动导板(14)与所述支撑梁(13)的长度相同,在所述框架(11)的底边处向上翻折并高于所述框架(11)顶部的平面,在所述滑动导板(14)中部靠下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沿所述滑动导板(14)延伸并与所述滑动导板(14)平行。在所述支撑架(2)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轴(21),所述第一滚轴(21)有两个并设置在所述滑动导板(14)中,当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框架(11)移动时,所述支撑架(2)带动所述第一滚轴(21)在所述滑动导板(14)中移动,当所述第一滚轴(21)移动至所述滑动导板(14)的末端时,所述支撑架(2)相对于所述所述底盘模块(1)倾斜竖立。所述支撑架(2)的截面呈C形,其开口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滚轴(21)设置,在安装时,可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包括用于贴地行走的底盘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可与所述底盘模块相对滑动的支撑架,在滑动展开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盘模块倾斜竖立,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还设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可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并可绕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转动,转动后可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包括用于贴地行走的底盘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可与所述底盘模块相对滑动的支撑架,在滑动展开后所述支撑架相对于所述底盘模块倾斜竖立,在所述支撑架内部,还设有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可与所述支撑架相对滑动,并可绕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转动,转动后可水平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盘模块由整体呈三角形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三个角部,分别设有三组滚轮,所述滚轮由通过转轴与所述框架相连,在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滚轮可相对框架左右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框架的内部,还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底盘模块的前行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地质探测雷达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梁的下方还设有滑动导板,所述滑动导板与所述支撑梁的长度相同,在所述框架的底边处向上翻折并高于所述框架顶部的平面,在所述滑动导板中部靠下的位置处,还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滑动导板延伸并与所述滑动导板平行;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有两个并设置在所述滑动导板中。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卫波陈永光邱荣祥罗静陈丽佳吴海冰丁凯胡孔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地下管网工程勘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