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51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包括盖壳和下壳,盖壳的设置在下壳的上端,凹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锁紧螺孔设置在滑轨槽的内表面,固定块的一端与外滑盖连接,滑动圈套设在固定块的表面上,通孔开设在滑动圈的一侧,锁紧螺栓穿过固定块和滑动圈与锁紧螺孔连接,盖壳通过滑动件与下壳连接,通过移动滑动件对传感器外壳进行拆卸,维修完毕后,通过锁紧螺栓对盖壳和下壳进行固定,便于后期对传感器的维护,避免因粗暴拆卸损毁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凸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摩擦条设置在凸块的表面上,从而传感器与墙壁之间具备更多接触摩擦面积,提升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
技术介绍
智能消防传感器就是通过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烟雾报警器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是一种先进技术,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现有的消防传感器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大多采用直接粘贴在墙面上,不便取下,同时取下时易损坏墙体,传感器外壳通过焊接进行封装,后期维修时,拆卸困难,易损毁精密电子元件。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安装不便和维修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包括盖壳和下壳,盖壳的设置在下壳的上端,所述盖壳包括外滑盖、滑动件和安装架,外滑盖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盖壳通过滑动件与下壳连接,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外滑盖的表面上,所述下壳包括凹座和安装室,凹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室。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定位条、安装件和衔接杆,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定位条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件,衔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定位条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凸块和摩擦条,凸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摩擦条设置在凸块的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孔和隐形槽,安装件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隐形槽设置在安装件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凹座包括滑轨槽和锁紧螺孔,凹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锁紧螺孔设置在滑轨槽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包括固定块、滑动圈、通孔和锁紧螺栓,固定块的一端与外滑盖连接,滑动圈套设在固定块的表面上,通孔开设在滑动圈的一侧,锁紧螺栓穿过固定块和滑动圈与锁紧螺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室包括一氧化碳感应头、粉尘感应头、信号传输模块和处理器,一氧化碳感应头、粉尘感应头、信号传输模块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凹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锁紧螺孔设置在滑轨槽的内表面,固定块的一端与外滑盖连接,滑动圈套设在固定块的表面上,通孔开设在滑动圈的一侧,锁紧螺栓穿过固定块和滑动圈与锁紧螺孔连接,盖壳通过滑动件与下壳连接,通过移动滑动件对传感器外壳进行拆卸,维修完毕后,通过锁紧螺栓对盖壳和下壳进行固定,便于后期对传感器的维护,避免因粗暴拆卸损毁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定位条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件,衔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定位条的一侧,凸块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一侧,摩擦条设置在凸块的表面上,从而传感器与墙壁之间具备更多接触摩擦面积,提升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安装件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隐形槽设置在安装件的内部,通过隐形槽和安装孔进行安装,减少传感器与墙壁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整体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传感器壳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凹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动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壳;11、外滑盖;12、滑动件;121、固定块;122、滑动圈;123、通孔;124、锁紧螺栓;13、安装架;131、安装板;1311、凸块;1312、摩擦条;132、定位条;133、安装件;1331、安装孔;1332、隐形槽;134、衔接杆;2、下壳;21、凹座;211、滑轨槽;212、锁紧螺孔;22、安装室;221、一氧化碳感应头;222、粉尘感应头;223、信号传输模块;224、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包括盖壳1和下壳2,盖壳1的设置在下壳2的上端,盖壳1包括外滑盖11、滑动件12和安装架13,外滑盖1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12,盖壳1通过滑动件12与下壳2连接,安装架13固定安装在外滑盖11的表面上,下壳2包括凹座21和安装室22,凹座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室22,通过移动滑动件12对传感器外壳进行拆卸,维修完毕后,通过锁紧螺栓124对盖壳1和下壳2进行固定,便于后期对传感器的维护,避免因粗暴拆卸损毁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请参阅图2和3,安装架13包括安装板131、定位条132、安装件133和衔接杆134,安装板13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132,定位条132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件133,衔接杆13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定位条132的一侧,安装板131包括凸块1311和摩擦条1312,凸块131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31的一侧,摩擦条1312设置在凸块1311的表面上,从而传感器与墙壁之间具备更多接触摩擦面积,提升了传感器的安装稳定性,安装件133包括安装孔1331和隐形槽1332,安装件13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331,隐形槽1332设置在安装件133的内部,通过隐形槽1332和安装孔1331进行安装,减少传感器与墙壁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整体美观性。请参阅图4-6,凹座21包括滑轨槽211和锁紧螺孔212,凹座2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211,锁紧螺孔212设置在滑轨槽211的内表面,滑动件12包括固定块121、滑动圈122、通孔123和锁紧螺栓124,固定块121的一端与外滑盖11连接,滑动圈122套设在固定块121的表面上,通孔123开设在滑动圈122的一侧,锁紧螺栓124穿过固定块121和滑动圈122与锁紧螺孔212连接,安装室22包括一氧化碳感应头221、粉尘感应头222、信号传输模块223和处理器224,一氧化碳感应头221、粉尘感应头222、信号传输模块223均与处理器224电性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凹座2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211,锁紧螺孔212设置在滑轨槽211的内表面,固定块121的一端与外滑盖11连接,滑动圈122套设在固定块121的表面上,通孔123开设在滑动圈122的一侧,锁紧螺栓124穿过固定块121和滑动圈122与锁紧螺孔212连接,盖壳1通过滑动件12与下壳2连接,通过移动滑动件12对传感器外壳进行拆卸,维修完毕后,通过锁紧螺栓124对盖壳1和下壳2进行固定,便于后期对传感器的维护,避免因粗暴拆卸损毁内部的精密电子元件,安装板13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132,定位条132两端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包括盖壳(1)和下壳(2),盖壳(1)的设置在下壳(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壳(1)包括外滑盖(11)、滑动件(12)和安装架(13),外滑盖(1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12),盖壳(1)通过滑动件(12)与下壳(2)连接,安装架(13)固定安装在外滑盖(11)的表面上;/n所述下壳(2)包括凹座(21)和安装室(22),凹座(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室(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包括盖壳(1)和下壳(2),盖壳(1)的设置在下壳(2)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壳(1)包括外滑盖(11)、滑动件(12)和安装架(13),外滑盖(1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件(12),盖壳(1)通过滑动件(12)与下壳(2)连接,安装架(13)固定安装在外滑盖(11)的表面上;
所述下壳(2)包括凹座(21)和安装室(22),凹座(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室(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3)包括安装板(131)、定位条(132)、安装件(133)和衔接杆(134),安装板(131)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条(132),定位条(132)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件(133),衔接杆(13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定位条(13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1)包括凸块(1311)和摩擦条(1312),凸块(131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31)的一侧,摩擦条(1312)设置在凸块(1311)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