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48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裂缝计,包括固定部、滑动部、测距轮、主控系统、数据传输模块及供电组件;滑动部与固定部之间可滑动连接,固定部的外侧端和滑动部的外侧端均开有用于安装到被测物上的安装孔;测距轮安装在滑动部上,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测距轮来回滚动的轨道;测距轮与主控系统电连接;供电组件为主控系统供电;数据传输模块与主控系统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远端服务器无线通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裂缝计能自动连续采集裂缝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裂缝计
本技术涉及安全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裂缝计。
技术介绍
裂缝变形监测作为防灾减灾中监测工程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测量混凝土、岩土、土体和结构物等被测物的裂缝或伸缩缝的开合度,裂缝变形监测可以对被监测工程的安全程度进行初步判断,对于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裂缝变形监测主要依靠皮尺等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监测,误差大,且不能实时观察到裂缝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地铁隧道等不能随时进行测量的工程,可测量次数更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连续采集裂缝数据的裂缝计。一种裂缝计,其包括固定部、滑动部、测距轮、主控系统、数据传输模块及供电组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端和所述滑动部的外侧端均开有用于安装到被测物上的安装孔;所述测距轮安装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所述测距轮来回滚动的轨道;所述测距轮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为所述主控系统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远端服务器无线通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开槽,所述滑动部安装在所述开槽中,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开槽中来回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系统上设有复零按钮;所述复零按钮用于将所述测距轮所测的数据归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测脚,所述滑动部上设有第二测脚;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测脚可与所述第二测脚无间隙接触配合;所述主控系统上设有数据采集按钮,所述数据采集按钮用于采集所述裂缝的初始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一测脚与所述第二测脚无间隙接触配合时,所述第二测脚位于所述固定部刻度的零刻度线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可通过GPRS、3G网络、4G网络、WIFI、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进行数据传输。实施本技术所述的裂缝计,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采用螺栓或爆炸螺丝等连接件将整个裂缝计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到被测物上;滑动部与固定部之间可滑动连接,测距轮安装在滑动部上,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测距轮来回滚动的轨道,这样,当被测物的裂缝大小发生变化时,滑动部与固定部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带动测距轮在固定部上的轨道上滚动,主控系统采集到测距轮的滚动数据,并自动计算测距轮滚动的矢量距离,也就是裂缝变化的情况。数据传输模块将主控系统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远端服务器,这样就能实时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整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裂缝计的结构示意图;10、固定部;11、开槽;12、第一测脚;13、轨道;20、滑动部;102、安装孔;21、第二测脚、30、测距轮;40、主控系统;41、复零按钮;42、数据采集按钮;50、数据传输模块;60、供电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图1所示,一种裂缝计,其包括固定部10、滑动部20、测距轮30、主控系统40、数据传输模块50及供电组件60;滑动部20与固定部10之间可滑动连接,固定部10的外侧端和滑动部20的外侧端均开有用于安装到被测物上的安装孔102;测距轮30安装连接在滑动部20上,固定部10上设有用于测距轮30来回滚动的轨道13;测距轮30与主控系统40电连接;供电组件60为主控系统40供电;数据传输模块50与主控系统40电连接,数据传输模块50用于与远端服务器无线通讯。上述裂缝计,采用螺栓或爆炸螺丝等连接件将整个裂缝计通过安装孔102固定安装到被测物上;滑动部20与固定部10之间可滑动连接,测距轮30安装在滑动部20上,固定部10上设有用于测距轮30来回滚动的轨道13,这样,当被测物的裂缝大小发生变化时,滑动部20与固定部1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带动测距轮30在固定部10上的轨道13上滚动,主控系统40采集到测距轮30的滚动数据,并自动计算测距轮30滚动的矢量距离,也就是裂缝变化的情况。数据传输模块50将主控系统40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远端服务器,这样就能实时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整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安装操作方便。具体地,固定部10上设有开槽11,滑动部20安装在开槽11中,滑动部20可在开槽11中来回滑动。进一步地,主控系统40上设有复零按钮41;复零按钮41用于将测距轮30所测的数据归零。当将整个裂缝计安装到被测物上后,按下复零按钮41完成初始化,测距轮30已测的数据归零。后期裂缝大小发生变化,主控系统40采集到的测距轮30滚动数据即为裂缝大小的变化量。进一步地,固定部10上设有第一测脚12,滑动部20上设有第二测脚21;初始位置时,第一测脚12与第二测脚21无间隙接触配合;主控系统40上设有数据采集按钮42,数据采集按钮42用于采集裂缝的初始宽度。在将裂缝计安装前,滑动滑动部20,使第一测脚12与第二测脚21无间隙接触配合,这时按下复零按钮41;接下来,继续滑动滑动部20,使第一测脚12和第二测脚21刚好张开设置在被测裂缝的两侧,按下数据采集按钮42,采集裂缝的初始宽度。后期裂缝宽度发生变化,初始宽度加上裂缝大小的变化量即为裂缝的实际宽度。更佳地,固定部10上设有刻度,第一测脚12可与第二测脚21无间隙接触配合时,第二测脚21位于固定部10刻度的零刻度线处。固定部10上的刻度主要起检验测距轮30测距数据的准确性,当第二测脚21位于固定部10上的零刻度线处时,按下复零按钮41,然后滑动滑动部20到一定位置,这时就可将主控系统40采集到测距轮30的所测距离和第二测脚21所在刻度线比对,检验测距轮30测距数据的准确性。详细地,数据传输模块50可通过GPRS、3G网络、4G网络、WIFI、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进行数据传输。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滑动部、测距轮、主控系统、数据传输模块及供电组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端和所述滑动部的外侧端均开有用于安装到被测物上的安装孔;所述测距轮安装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所述测距轮来回滚动的轨道;所述测距轮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为所述主控系统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远端服务器无线通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滑动部、测距轮、主控系统、数据传输模块及供电组件;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端和所述滑动部的外侧端均开有用于安装到被测物上的安装孔;所述测距轮安装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所述测距轮来回滚动的轨道;所述测距轮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供电组件为所述主控系统供电;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主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远端服务器无线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开槽,所述滑动部安装在所述开槽中,所述滑动部可在所述开槽中来回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瑟陈群英李新求莫立军赵海博彭呈辉颜柳张良超陈家斌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岩土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