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35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涉及天然气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顶部装置、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支撑装置的顶部,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均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顶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顶部装置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顶部装置当燃烧天然气时,通过顶部装置中的挡风板和耐温板可以减少天然气燃烧时受到的风吹,避免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进而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避免造成天然气的额外浪费,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当挡风板和耐温板不使用时,可以将挡风板和耐温板向下移动,避免挡风板和耐温板在不使用时占据过大的面积,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
本技术属于天然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它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然而现有的天然气燃烧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天然气燃烧装置在使用时往往没有设置防风装置,当天然气燃烧时受到风吹的作用,会使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进而降低天然气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天然气燃烧装置在使用时往往没有设置防风装置,当天然气燃烧时受到风吹的作用,会使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进而降低天然气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包括顶部装置、支撑装置、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均设置在支撑装置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和限位装置均与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顶部装置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限位板、螺纹杆、螺纹套、连接板、转杆、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螺纹杆设置在限位板内,所述螺纹杆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套设置在螺纹杆的表面,所述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在螺纹杆的顶部,所述转杆设置在连接板与螺纹套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螺纹套铰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螺纹杆的端部,所述从动齿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装置包括顶板、挡风板、耐温板、固定板、通孔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在顶板的顶部,所述耐温板设置在挡风板的表面,所述耐温板与挡风板固定连接,所述挡风板设置在卡槽内,所述挡风板与卡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挡风板和连接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挡风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顶板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放置盒、天然气罐和底板,所述放置盒和限位板均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放置盒和限位板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天然气罐设置在放置盒内,所述天然气罐与放置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竖板、滑槽和侧板,所述竖板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竖板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部与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槽设置在竖板的表面,所述侧板设置在连接板的侧面,所述侧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延伸至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顶部装置当燃烧天然气时,通过顶部装置中的挡风板和耐温板可以减少天然气燃烧时受到的风吹,避免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进而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避免造成天然气的额外浪费。2、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当挡风板和耐温板不使用时,可以将挡风板和耐温板向下移动,避免挡风板和耐温板在不使用时占据过大的面积,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实用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顶部装置;101、顶板;102、挡风板;103、耐温板;104、固定板;105、通孔;106、卡槽;2、支撑装置;201、放置盒;202、天然气罐;203、底板;3、升降装置;301、限位板;302、螺纹杆;303、螺纹套;304、连接板;305、转杆;306、从动齿轮;307、主动齿轮;4、限位装置;401、竖板;402、滑槽;403、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包括顶部装置1、支撑装置2、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顶部,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与支撑装置2固定连接,顶部装置1设置在升降装置3的顶部,顶部装置1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升降装置3包括限位板301、螺纹杆302、螺纹套303、连接板304、转杆305、从动齿轮306和主动齿轮307,螺纹杆302设置在限位板301内,螺纹杆302与限位板301转动连接,螺纹杆302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螺纹套303设置在螺纹杆302的表面,螺纹套303与螺纹杆302螺纹连接,连接板304设置在螺纹杆302的顶部,转杆305设置在连接板304与螺纹套303之间,升降装置3可以使挡风板102和耐温板103向上移动,减少风对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损失。转杆30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304和螺纹套303铰接,从动齿轮306设置在螺纹杆302的端部,从动齿轮306与螺纹杆302固定连接,从动齿轮306与主动齿轮307啮合。顶部装置1包括顶板101、挡风板102、耐温板103、固定板104、通孔105和卡槽106,卡槽106设置在顶板101的顶部,耐温板103设置在挡风板102的表面,耐温板103与挡风板102固定连接,挡风板102设置在卡槽106内,挡风板102与卡槽106滑动连接,固定板104设置在挡风板102和连接板304之间,固定板104的两端分别与挡风板102和连接板304固定连接,通孔105开设在顶板101的内部,顶部装置1可以当天然气燃烧时有防风的作用。支撑装置2包括放置盒201、天然气罐202和底板203,放置盒201和限位板301均设置在底板203的顶部,放置盒201和限位板301均与底板203固定连接,天然气罐202设置在放置盒201内,天然气罐202与放置盒201固定连接,放置盒201对天然气罐202有支撑的作用。限位装置4包括竖板401、滑槽402和侧板403,竖板401设置在底板203的顶部,竖板401的底部与底板203固定连接,竖板401的顶部与顶板101固定连接,限位装置4可以使连接板304在移动时保持竖直,避免出现倾斜。滑槽402设置在竖板401的表面,侧板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包括顶部装置(1)、支撑装置(2)、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与支撑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装置(1)设置在升降装置(3)的顶部,所述顶部装置(1)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包括顶部装置(1)、支撑装置(2)、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3)和限位装置(4)均与支撑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装置(1)设置在升降装置(3)的顶部,所述顶部装置(1)与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限位板(301)、螺纹杆(302)、螺纹套(303)、连接板(304)、转杆(305)、从动齿轮(306)和主动齿轮(307),所述螺纹杆(302)设置在限位板(301)内,所述螺纹杆(302)与限位板(30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2)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所述螺纹套(303)设置在螺纹杆(302)的表面,所述螺纹套(303)与螺纹杆(30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304)设置在螺纹杆(302)的顶部,所述转杆(305)设置在连接板(304)与螺纹套(3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304)和螺纹套(303)铰接,所述从动齿轮(306)设置在螺纹杆(302)的端部,所述从动齿轮(306)与螺纹杆(302)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06)与主动齿轮(30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蓄热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装置(1)包括顶板(101)、挡风板(102)、耐温板(103)、固定板(104)、通孔(105)和卡槽(106),所述卡槽(106)设置在顶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汇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