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25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降温减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其减少水的浪费,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包括圆管、降温管、套管、连接杆和手轮,降温管螺旋缠绕并固定在圆管外壁上,套管固定套装在圆管外圈,连接杆右端设置有手轮;还包括散热箱、散热管、电机、扇叶、水箱、连接管、水泵、抽水管和软管,安装口处可拆卸设置有防尘网,散热管安装在腔室内部,散热箱后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转动孔,电机安装在散热箱后端中央区域,电机前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前端穿过转动孔与扇叶后端连接,连接管输入端穿过散热箱右侧壁下半区域并与散热管输出端连通,水泵安装在水箱顶端左半区域,抽水管输出端与水泵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降温减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是一种用于运输管道安全的辅助装置,其在降温减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包括圆管、降温管、套管、连接杆和手轮,圆管下半区域设置有减压阀,降温管螺旋缠绕并固定在圆管外壁上,套管固定套装在圆管外圈,降温管输入端穿过套管左端上半区域,且降温管输入端处设置有第一阀门,降温管输出端穿过套管右端下半区域,降温管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连接杆穿过套管右端下半区域与减压阀连接,连接杆右端设置有手轮;现有的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降温管与外界的供水装置连接,之后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通过降温管内冷水的流动带走圆管内的热量,并通过旋转手轮调节减压阀来控制圆管内部的液体压力即可;现有的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使用中发现,在对圆管进行降温时,需要大量的冷水对其进行降温,使水资源浪费较严重,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水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包括圆管(1)、降温管(3)、套管(4)、连接杆(7)和手轮(8),圆管(1)下半区域设置有减压阀(2),降温管(3)螺旋缠绕并固定在圆管(1)外壁上,套管(4)固定套装在圆管(1)外圈,降温管(3)输入端穿过套管(4)左端上半区域,且降温管(3)输入端处设置有第一阀门(5),降温管(3)输出端穿过套管(4)右端下半区域,降温管(3)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连接杆(7)穿过套管(4)右端下半区域与减压阀(2)连接,连接杆(7)右端设置有手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箱(9)、散热管(11)、电机(12)、扇叶(13)、水箱(14)、连接管(16)、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管道的降温减压设备,包括圆管(1)、降温管(3)、套管(4)、连接杆(7)和手轮(8),圆管(1)下半区域设置有减压阀(2),降温管(3)螺旋缠绕并固定在圆管(1)外壁上,套管(4)固定套装在圆管(1)外圈,降温管(3)输入端穿过套管(4)左端上半区域,且降温管(3)输入端处设置有第一阀门(5),降温管(3)输出端穿过套管(4)右端下半区域,降温管(3)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连接杆(7)穿过套管(4)右端下半区域与减压阀(2)连接,连接杆(7)右端设置有手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箱(9)、散热管(11)、电机(12)、扇叶(13)、水箱(14)、连接管(16)、水泵(17)、抽水管(18)和软管(19),散热箱(9)内部设置有第一腔室,散热箱(9)前端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与第一腔室相通,安装口处可拆卸设置有防尘网(10),散热管(11)安装在腔室内部,散热管(11)输出端穿过散热箱(9)左侧壁上半区域并与第二阀门(6)输出端连通,散热箱(9)后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转动孔,电机(12)安装在散热箱(9)后端中央区域,电机(12)前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前端穿过转动孔与扇叶(13)后端连接,水箱(14)底端与散热箱(9)顶端连接,水箱(14)内部设置有第二腔室,水箱(14)顶端右半区域设置有操作口,操作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操作口处可拆卸设置有盖板(15),连接管(16)输入端穿过散热箱(9)右侧壁下半区域并与散热管(11)输出端连通,连接管(16)输出端穿过水箱(14)右侧壁下半区域并伸入第二腔室内部,水泵(17)安装在水箱(14)顶端左半区域,抽水管(18)输出端与水泵(17)输入端连接,抽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勤田宽燕刘正亚陈宝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