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江英专利>正文

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24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涉及集输管道技术领域,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循环管道,且第一循环管道的末端焊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且第二循环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人工操作旋钮,旋钮通过第二齿轮块、第三齿轮块、螺纹柱带动夹板进行移动操作,再启动吸风机、加热管,加热管使得夹板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操作,吸风机通过输送管、固定块、第一循环管道、第二循环管道使得热空气在管道本体中循环流动,这样就完成了管道本体的固定、加热工作,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果好,且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固定、加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输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石油行业发展迅速,集输管道是石油运输中的一种重要设备,集输管道包括从单个油(气)井到油(气)处理厂(或处理装置)的出油(气)管道,以及从处理厂到油(气)库或长输管道首站的集油(气)管道,在我国油气集输管道均由油田管理,集输管道的特点是口径小,压力低,管材多采用钢管。现有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移动不便,且无法根据集输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存在不能根据集输管道内的温度来调节风速大小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集输管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移动不便,且无法根据集输管道的大小进行调节,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存在不能根据集输管道内的温度来调节风速大小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集输管道的安全性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循环管道,且第一循环管道的末端焊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且第二循环管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室,且控制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外部套接有驱动齿轮块,且驱动齿轮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块,所述齿轮条之间相对面焊接有调节板,且调节板的外侧安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另一端外部套接有第二齿轮块,所述第二齿轮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块,且第三齿轮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条,且活动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块,所述第一齿轮块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柱的右侧外部活动套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柱通过活动条、第一齿轮块、滑块与固定环之间构成移动结构,且活动条与第一齿轮块的接触部位呈齿轮状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板通过马达、驱动齿轮块、齿轮条与控制室之间构成移动结构,且驱动齿轮块的齿轮中心与马达贴合紧密。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夹持块通过夹板、第二齿轮块、螺纹柱与管道本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第二齿轮块与第三齿轮块相互啮合。进一步而言,所述控制室通过输送管、固定套、固定块与管道本体之间构成固定结构,且固定套的外壁与固定块的内壁连接紧密。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中,人工操作旋钮,旋钮通过第二齿轮块、第三齿轮块、螺纹柱带动夹板进行移动操作,再启动吸风机、加热管,加热管使得夹板中的冷空气进行加热操作,吸风机通过输送管、固定块、第一循环管道、第二循环管道使得热空气在管道本体中循环流动,这样就完成了管道本体的固定、加热工作,该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热效果好,且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管道进行固定、加热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启动马达,马达通过驱动齿轮块、从动齿轮块、齿轮条带动调节板进行移动操作,通过调节板的移动就方便完成吸风机风速大小的调节工作,该调节机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而且能够对管道本体内的温度进行把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3、本技术中,人工操作滑块,滑块通过活动条、第一齿轮块带动固定柱进行移动操作,固定柱将移动至固定环内,这样就方便完成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拆装工作,该拆装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不需要通过拆装工具来完成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拆装工作,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中管道本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管道本体与夹持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夹持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控制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管道本体;2、第一夹持块;3、固定环;4、第二夹持块;5、固定柱;6、第一齿轮块;7、第一循环管道;8、第二循环管道;9、螺纹柱;10、第二齿轮块;11、第三齿轮块;12、夹板;13、加热管;14、吸风机;15、控制室;16、输送管;17、固定套;18、固定块;19、分隔板;20、橡胶块;21、固定框;22、滑块;23、活动条;24、马达;25、驱动齿轮块;26、从动齿轮块;27、齿轮条;28、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第一夹持块2、固定环3、第二夹持块4、固定柱5、第一齿轮块6、第一循环管道7、第二循环管道8、螺纹柱9、第二齿轮块10、第三齿轮块11、夹板12、加热管13、吸风机14、控制室15、输送管16、固定套17、固定块18、分隔板19、橡胶块20、固定框21、滑块22、活动条23、马达24、驱动齿轮块25、从动齿轮块26、齿轮条27和调节板28,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循环管道7,且第一循环管道7的末端焊接有分隔板19,分隔板1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8,且第二循环管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套17,且固定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6,输送管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室15,且控制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4,马达24的外部套接有驱动齿轮块25,且驱动齿轮块2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条27,齿轮条2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块26,齿轮条27之间相对面焊接有调节板28,且调节板28的外侧安置有吸风机14,吸风机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管13,且加热管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夹板12,夹板1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柱9,且螺纹柱9的另一端外部套接有第二齿轮块10,第二齿轮块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块11,且第三齿轮块1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4,第二夹持块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21,且固定框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22,滑块22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条23,且活动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块6,第一齿轮块6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柱5,固定块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块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柱5的右侧外部活动套接有固定环3,且固定环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2,人工操作第二夹持块4上的滑块22,滑块22使得固定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循环管道(7),且第一循环管道(7)的末端焊接有分隔板(19),所述分隔板(1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8),且第二循环管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套(17),且固定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6),所述输送管(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室(15),且控制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4),所述马达(24)的外部套接有驱动齿轮块(25),且驱动齿轮块(2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条(27),所述齿轮条(2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块(26),所述齿轮条(27)之间相对面焊接有调节板(28),且调节板(28)的外侧安置有吸风机(14),所述吸风机(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管(13),且加热管(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柱(9),且螺纹柱(9)的另一端外部套接有第二齿轮块(10),所述第二齿轮块(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块(11),且第三齿轮块(1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4),所述第二夹持块(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21),且固定框(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条(23),且活动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块(6),所述第一齿轮块(6)的内部套接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块(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块(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集输管道加热装置,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循环管道(7),且第一循环管道(7)的末端焊接有分隔板(19),所述分隔板(1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循环管道(8),且第二循环管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套(17),且固定套(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16),所述输送管(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室(15),且控制室(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24),所述马达(24)的外部套接有驱动齿轮块(25),且驱动齿轮块(2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条(27),所述齿轮条(2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块(26),所述齿轮条(27)之间相对面焊接有调节板(28),且调节板(28)的外侧安置有吸风机(14),所述吸风机(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加热管(13),且加热管(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夹板(12),所述夹板(12)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柱(9),且螺纹柱(9)的另一端外部套接有第二齿轮块(10),所述第二齿轮块(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块(11),且第三齿轮块(1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4),所述第二夹持块(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框(21),且固定框(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底部焊接有活动条(23),且活动条(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块(6),所述第一齿轮块(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江英吴斌华远旭牛云山宁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魏江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