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13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空压机,具有中空的壳体(10)和分别设置在壳体(10)两端的蜗壳(20)及端盖(30),蜗壳(20)内设置叶轮(21),壳体(10)内设置定子(11)、转子(12)和止推轴承(15),转子(12)通过其转轴(13)的一端与叶轮(21)相连,定子(11)围绕转子(12)设置,端盖(30)具有一容置空间(31),转轴(13)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单元(14),旋转叶片单元(14)被配置为:容纳于容置空间(31)内且与转轴(13)同轴设置,其转动时产生与转子(12)和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F)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缓止推轴承前侧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空压机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压机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空气轴承的高速电动空压机。
技术介绍
图1为带有空气轴承的高速电动机空气压缩机(EAC)的简单示意图。如图所示,转子1与定子2协同工作,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并输出扭矩,该扭矩驱动叶轮3将空气进行压缩至高压力和高流速状态。参见图1和图2,在现有技术中,叶轮3高速旋转时,其前部P1处会形成负压空间。与此同时,叶轮3旋转产生的高压空气会从叶轮3后部与轴承侧盖4之间的间隙中流出,且在空间P2和P3处形成向叶轮3方向的正压,P1和P2、P3处的共同作用会在EAC的转子1上产生轴向作用力F,这种与止推轴承5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的轴向作用力F过大,会使得设置在轴承侧盖4上的止推轴承5的工作状态逐渐变差,且容易导致止推轴承5前侧的磨损加剧。如何降低这种轴向作用力F的不良影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空压机,其能够缓解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本申请的一种电动空压机,具有中空的壳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的蜗壳及端盖,所述蜗壳内设置叶轮,所述壳体内设置定子、转子和止推轴承,所述转子通过其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叶轮相连,所述定子围绕所述转子设置,所述端盖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单元,所述旋转叶片单元被配置为: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其转动时产生与所述转子和所述叶轮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单元可拆卸地与所述转轴相连。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单元为扇叶或螺旋桨。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单元不具有独立的动力元件。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单元的叶片采用金属材质。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在径向上的高度不大于100mm。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在轴向上的长度不大于30mm。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转动时产生的作用力与所述止推轴承的作用力之和与所述转子和所述叶轮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之和相互抵消。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靠近叶轮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转轴同轴的圆盘,所述圆盘被配置为:其与轴向平行的外沿开设有若干导流槽。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叶片转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所述圆盘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以及所述止推轴承的作用力之和与所述转子和所述叶轮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之和相互抵消。根据本技术,可以降低与止推轴承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的轴向作用力,减缓止推轴承前侧的磨损。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介绍而被更完整地理解和了解,在附图中:图1为带有空气轴承的电动空压机的简单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压机运转时力的作用方向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本申请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在空压机的简单示意图中,一些与本申请内容关联不大的部件已被简化或未被示出。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种电动空压机,具有中空的壳体10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两端的蜗壳20及端盖30,所述蜗壳20内设置叶轮21,所述壳体10内设置定子11、转子12和止推轴承15,所述转子12通过其转轴13的一端与所述叶轮21相连,所述定子11围绕所述转子12设置,所述端盖30具有一容置空间31,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单元14,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31内,且与所述转轴13同轴设置,其转动时产生与所述转子12和所述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F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止推轴承15设置在靠近叶轮附近的轴承侧盖17上,而旋转叶片单元14设置在转子上相对远离叶轮21的位置,二者工作时均产生与转子12和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F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在比较理想的情形下,两个方向的力能够相互抵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叶片单元14可以是螺旋桨或扇叶等,其可以不设置独立的动力元件,而采用转子的转轴13旋转的力作为动力。为了确保旋转叶片单元14在高速旋转下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且维持其刚度,旋转叶片单元14的叶片最好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现有技术中,某些电机具有在转子末端安装风扇的设计,然而,这些设计均是单纯出于散热考虑,其风扇的尺寸、扇叶的形态和运转方式使它们不具备本申请中旋转叶片单元运转时产生的能够部分对抗、抵消电机运转时轴向力的能力,因此,也无法起到本申请所追求的技术效果。为了对旋转叶片单元14所产生的轴向力的大小进行调整,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是可替换的,其可拆卸地与所述转轴相连。而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旋转叶片单元14进行形态设计,使之产生大小合适的轴向推力或拉力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为了同时满足空压机的紧凑结构要求,在比较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31在径向上的高度H不大于100mm,在轴向上的长度L不大于30mm。此外,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转子12靠近叶轮21的部分具有与所述转轴同轴的圆盘16,为了进一步增强与轴向力F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例如当旋转叶片单元因尺寸所限效果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所述圆盘16上可以增加一些导流槽(未图示)。例如圆盘16可以被设计为在其与轴向平行的外沿(亦即圆盘在厚度方向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槽口,每个所述槽口的宽度自靠近叶轮21的一侧向远离叶轮21的一侧逐渐收窄。当转子12旋转时,由于流经圆盘16的气流通道变窄产生压力,使得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转动时产生的作用力、所述圆盘16运转时产生的作用力,以及所述止推轴承15的作用力之和与所述转子12和所述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之和相互抵消。虽然基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但本申请并不限制于所示出的细节。相反地,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各种细节可以被改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空压机,具有中空的壳体(10)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两端的蜗壳(20)及端盖(30),所述蜗壳(20)内设置叶轮(21),所述壳体(10)内设置定子(11)、转子(12)和止推轴承(15),所述转子(12)通过其转轴(13)的一端与所述叶轮(21)相连,所述定子(11)围绕所述转子(12)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0)具有一容置空间(31),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单元(14),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被配置为: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31)内且与所述转轴(13)同轴设置,其转动时产生与所述转子(12)和所述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F)方向相反的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空压机,具有中空的壳体(10)和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两端的蜗壳(20)及端盖(30),所述蜗壳(20)内设置叶轮(21),所述壳体(10)内设置定子(11)、转子(12)和止推轴承(15),所述转子(12)通过其转轴(13)的一端与所述叶轮(21)相连,所述定子(11)围绕所述转子(12)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0)具有一容置空间(31),所述转轴(13)的另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旋转叶片单元(14),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被配置为: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31)内且与所述转轴(13)同轴设置,其转动时产生与所述转子(12)和所述叶轮(21)运转时形成的轴向力(F)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可拆卸地与所述转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单元为扇叶或螺旋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由转轴(13)带动旋转,不具有独立的动力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片单元(14)的叶片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远张建新王臣臣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