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式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126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泵体设置有水泵外壳、连接件、喷嘴导管、导叶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外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水泵外壳罩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叶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头;所述水泵外壳顶部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喷嘴导管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处,所述喷嘴导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入水口、叶轮和泵体内部,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叶轮与喷嘴导管之间,所述导叶的外沿连通所述水泵外壳的内部腔室并连通所述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取液体,扬程比电机功率相同的传统潜水泵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式潜水泵
本技术涉及潜水泵
,特别涉及一种增压式潜水泵。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叶轮式潜水泵主要包含单叶轮潜水泵和多级叶轮潜水泵。单级叶轮潜水泵和多级叶轮潜水泵的扬程范围是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叶轮的级数与大小。例如:1.电动机功率750瓦的单级叶轮泵扬程是26米,2.功率1.5千瓦的多级三个叶轮泵扬程是38米。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提高扬程的方法是增大功率和增加叶轮级数,同时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潜水泵扬程较低,提升扬程时会增加产品成本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设置有水泵外壳、连接件、喷嘴导管、导叶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外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水泵外壳罩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叶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头;所述水泵外壳顶部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喷嘴导管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处,所述喷嘴导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入水口、叶轮和泵体内部,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叶轮与喷嘴导管之间,所述导叶的外沿连通所述水泵外壳的内部腔室并连通所述出水口。其中,所述电机内包含有绕组接头线,所述绕组接头线贯穿所述电机外壳或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电容室,所述电容室与所述绕组接头线相连接。其中,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接件和上端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双面密封装置,所述双面密封装置依次设置有静环、动环和静环。其中,所述导叶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叶环设在所述喷嘴导管的开口外侧,所述导叶均匀设置有多个导叶叶片,所述导叶叶片的开口连通所述水泵外壳的内部腔室。其中,所述叶轮为封闭式叶轮,所述叶轮的顶部开口连通所述喷嘴导管,叶轮叶片的开口连通至所述导叶叶片。其中,所述水泵外壳的内侧顶部设置开设有导管定位槽。其中,所述入水口设置有网孔滤板。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设置有泵体和电机结构,其中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叶轮,转动轴与连接件和上端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双面密封装置,其双面机械密封装置保证了本技术电机的密封性能,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泵内液体进入电机影响装置运行;潜水泵的入水口管道和泵体预先充满液体,当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液体随着叶轮叶片一起旋转,借助离心力,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会通过导叶减速加压,最终由出水口流出;同时,叶轮中心处由于液体不断被甩向周围而形成低压区,泵外液体会从入水口吸入并在喷嘴导管产生高速度进入到叶轮中。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取液体,扬程比电机功率相同的传统潜水泵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增压式潜水泵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增压式潜水泵的液体流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增压式潜水泵的导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增压式潜水泵的叶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水泵外壳;2-连接件;3-喷嘴导管;4-导叶;4a-通孔;4b-导叶叶片;5-叶轮;5a-叶轮叶片;6-电机外壳;7-上端盖;8-下端盖;9-转动轴;10-入水口;11-出水口;12-绕组接头线;13-电容室;14-双面密封装置;15-导管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传统潜水泵扬程较低,提升扬程时会增加产品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设置有水泵外壳1、连接件2、喷嘴导管3、导叶4和叶轮5,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外壳6、上端盖7和下端盖8;所述上端盖7外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2,所述水泵外壳1罩设在所述上端盖7及连接件2上,所述电机的转动轴9穿设在所述上端盖7及连接件2上,所述叶轮5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9的端头;所述水泵外壳1顶部开设有入水口10和出水口11,所述喷嘴导管3设置在所述入水口10处,所述喷嘴导管3分别连通所述入水口10、叶轮5和泵体内部,所述导叶4设置在所述叶轮5与喷嘴导管3之间,所述导叶4的外沿连通所述水泵外壳1的内部腔室并连通所述出水口11。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预先沉入液体中,液体充满水泵腔体,当启动水泵,所述电机会通过所述转动轴9带动叶轮5旋转,所述叶轮5处的液体会被高速甩出并通过所述导叶4增压,经过所述导叶4增压的液体会从所述出水11口排出;在液体被甩出所述叶轮5的同时,所述叶轮5中心处由于液体流失形成低压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会受压从所述入水口10进入到潜水泵内,并在所述喷嘴导管3与泵体内部的液体汇合增压并加速流动,随后加速流动的液体会再次来到所述叶轮5并被甩出。其中,所述电机内包含有绕组接头线12,所述绕组接头线12贯穿所述电机外壳6或下端盖8,所述下端盖8内设置有电容室13,所述电容室13与所述绕组接头线12相连接。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设置有所述电容室13,所述电容室13能为所述电机提供比较稳定的电压,从而使所述电机长期正常运转。所述绕组接头线12贯穿所述电机外壳6或下端盖8,从而使所述电机外壳保证密封。其中,所述转动轴9与所述连接件2和上端盖7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双面密封装置14,所述双面密封装置14依次设置有静环、动环和静环。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所述双面机械密封装置14保证了本技术电机的密封性能,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泵内液体进入电机影响装置运行,从而保证了电机内各零件不会与液体或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了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其中,所述导叶4的中心开设有通孔4a,所述导叶4环设在所述喷嘴导管的开口外侧,所述导叶4均匀设置有多个导叶叶片4b,所述导叶叶片4b的开口连通所述水泵外壳1的内部腔室。其中,所述叶轮5为封闭式叶轮,所述叶轮5的顶部开口连通所述喷嘴导管,叶轮叶片5a的开口连通至所述导叶叶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所述导叶叶片4b环绕设置在所述叶轮叶片5a的外侧,受所述叶轮5甩出的液体会碰撞在所述导叶叶片4b上,高速甩出的液体会在所述导叶叶片4b减速,从而令液体加压。其中,所述水泵外壳1的内侧顶部设置开设有导管定位槽15。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所述水泵外壳1的内侧顶部设置开设有导管定位槽15,所述喷嘴导管3能够通过所述导管定位槽15和入水口10定位安装。其中,所述入水口10设置有网孔滤板16。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所述入水口10设置有所述网孔滤板16,从而防止大颗粒固体随液体进入到水泵内部,防止零器件因固体杂质碰撞而损坏,提升水泵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设置有水泵外壳、连接件、喷嘴导管、导叶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外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水泵外壳罩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叶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头;所述水泵外壳顶部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喷嘴导管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处,所述喷嘴导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入水口、叶轮和泵体内部,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叶轮与喷嘴导管之间,所述导叶的外沿连通所述水泵外壳的内部腔室并连通所述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设置有水泵外壳、连接件、喷嘴导管、导叶和叶轮,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机外壳、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外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水泵外壳罩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及连接件上,所述叶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头;所述水泵外壳顶部开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喷嘴导管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处,所述喷嘴导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入水口、叶轮和泵体内部,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叶轮与喷嘴导管之间,所述导叶的外沿连通所述水泵外壳的内部腔室并连通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式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内包含有绕组接头线,所述绕组接头线贯穿所述电机外壳或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内设置有电容室,所述电容室与所述绕组接头线相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伏军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大金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