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08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进水莲蓬头放入水中,当水压过大时,水会通过进水莲蓬头进入管身,将压力过大的水从此管导出,从而防止水压过大对隧道结构和围岩的影响,外层环形注浆管套在管身外层,并连接牢靠,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口流入,由外层环形注浆管扩散加固周围介质,当达到一定强度,就可以将整个管道牢固的锚固在加固围岩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水压过大时能够自动排水减压,并且达到堵水的效果,还能根据需要将排水管道全开全闭,实现排水和堵水的控制。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防排结合、科学合理、造价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
技术介绍
在岩溶地区和地下富水地区开展隧道工程及其他地下工程建设都具有较高的危险。隧道工程在高压、富水区修建,往往会出现渗水、突水、突泥等现象,给施工和环境带来安全隐患。隧道注浆止水的方法能有效的起到堵水的效果,但有时候水压太大,不光堵水,还要适当的排水。隧道开挖成洞以后,地下水主要以“渗水”、“线水”和“股水”三种方式涌出。“渗水”的水量一般较小,且在初期支护时采用喷射混凝土即可封闭;“线水”和“股水”采用喷射混凝土的方式一般很难封闭,采用注浆止水的处理措施较为合理。在岩溶发育地区,“股水”多数具有一定的水头高度,有的还受地表降水影响,有时候全面封堵,还会对隧道结构的安全造成影响。对于岩溶发育地区的隧道地下水处理,目前最主要遵循三种原则,全封闭原则、全排放原则和限量排放原则。全封闭原则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增大了隧道外衬砌水压力,给隧道结构安全和防排水埋下隐患。全排放原则改变了地下水运动途径,隧道洞顶地表水逐步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生产等。限量排放原则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隧道防排水,限量排放根据具体工程要求、水文地质特征、周边环境等因素加以控制。限量排放原则相比其他两种原则具有施工难度小,对隧道结构和防排水安全影响小,同时又兼顾了隧道工程对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岩溶隧道注浆堵水属于隐蔽工法,受地层均匀性、材料选择、技术水平影响,难免造成注浆盲区,如何实现自动的限量排放,确保衬砌结构受力和围岩稳定性影响以及如何考虑水荷载等问题,这些都是岩溶发育和富水地区隧道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能够在水压过大时能够自动排水减压,并且达到堵水的效果,还能根据需要将排水管道全开全闭,实现排水和堵水的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管身,管身底部设置有进水莲蓬头,管身顶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调压阀门,管身上设置有外层环形注浆管。外层环形注浆管包括固定在管身上的外层环形注浆管,外层环形注浆管上开设有浆液进口,外层环形注浆管上开设有若干浆料出孔。进水莲蓬头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调压阀门包括阀塞,阀塞通过内连杆连接弹簧,弹簧自然状态时阀塞闭合。调压阀门上设置有手轮,弹簧连接内置升降螺纹杆,手轮与内置螺纹杆啮合。进水莲蓬头置于岩溶通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进水莲蓬头放入水中,当水压过大时,水会通过进水莲蓬头进入管身,将压力过大的水从此管导出,从而防止水压过大对隧道结构和围岩的影响,外层环形注浆管套在管身外层,并连接牢靠,注浆材料通过注浆管口流入,由外层环形注浆管扩散加固周围介质,当达到一定强度,就可以将整个管道牢固的锚固在加固围岩之中。本技术能够在水压过大时能够自动排水减压,并且达到堵水的效果,还能根据需要将排水管道全开全闭,实现排水和堵水的控制。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防排结合、科学合理、造价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关闭阀塞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开启阀塞的示意图;其中,1、内置升降螺纹杆,2、手轮,3、弹簧,4、出水口,5、内连杆,6、阀塞,7、浆液进口,8、外层环形注浆管,9、浆液出孔,10、管身,11、进水莲蓬头,12、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管身10,管身10底部设置有进水莲蓬头11,进水莲蓬头11上开设有若干进水孔12,进水莲蓬头11置于岩溶通道内,管身10顶部设置有出水口4,出水口4处设置有调压阀门,管身10上设置有外层环形注浆管。外层环形注浆管包括固定在管身10上的外层环形注浆管8,外层环形注浆管8上开设有浆液进口7,外层环形注浆管8上开设有若干浆料出孔9。调压阀门包括阀塞6,阀塞6通过内连杆5连接弹簧3,弹簧3自然状态时阀塞6闭合。调压阀门上设置有手轮2,弹簧3连接内置升降螺纹杆1,手轮2与内置螺纹杆1啮合。出水管主要作用的引水,将水压过大的水引出。浆液进口7主要作用是导入浆液,可根据需要接长或者缩短。阀塞6起封闭流体的作用,内连杆5起连接阀塞6和弹簧3的作用,并在阀门内部滑动。内置升降螺纹杆1主要起升降功能,当旋转手轮2时,升降螺栓就会伸出和压入,当螺栓伸出时,弹簧3受到拉力,达到减小弹簧3压力或开启阀门的功能。当螺栓压入时,弹簧3受到压力,弹簧压力的作用下使得阀门关闭或者增大阀塞6压力的功能。进水莲蓬头11置于岩溶通道内,外层环形注浆管用来注浆封堵渗水和锚固,当水压过大时,水压推动阀塞6,阀塞6后退,弹簧3压缩,实现自动排水,该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出水口和自动调节阀门置于隧道排水沟内,它可以实现隧道岩溶水压过大时自动排水泄压,从而保护隧道主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10),管身(10)底部设置有进水莲蓬头(11),管身(10)顶部设置有出水口(4),出水口(4)处设置有调压阀门,管身(10)上设置有外层环形注浆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10),管身(10)底部设置有进水莲蓬头(11),管身(10)顶部设置有出水口(4),出水口(4)处设置有调压阀门,管身(10)上设置有外层环形注浆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其特征在于,外层环形注浆管包括固定在管身(10)上的外层环形注浆管(8),外层环形注浆管(8)上开设有浆液进口(7),外层环形注浆管(8)上开设有若干浆料出孔(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水减压的隧道注浆管道,其特征在于,进水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涛胡志平李华明蔡乐军黄平王毅冷浩雍翔吴屹李斌冯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