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用于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马凳筋结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的竖向筋;垂直连接于竖向筋顶部的支撑筋;垂直连接于竖向筋上部并位于支撑筋下方的承托筋,承托筋与支撑筋相平行设置;置于承托筋之上并夹设于承托筋和支撑筋之间的支撑管,支撑管与承托筋相垂直设置,通过支撑管和支撑筋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马凳筋结构采用干字型支架夹持一支撑管来支撑住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支撑管的设置既能够加大支撑范围,又能够提高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稳定性,能够满足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支撑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础筏板钢筋施工
,特指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层、超高层建筑采用片筏基础形式,基础筏板钢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支撑结构来撑住基础筏板的钢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稳定性,而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可以确保基础筏板的成型质量。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采用马凳筋,利用马凳筋支撑住基础筏板的钢筋,马凳筋通常用与基础筏板的钢筋规格相同的钢筋制成,整体呈倒置的U型,顶部与基础筏板的钢筋支撑连接,底部置于基础筏板的施工作业面上。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加高,基础筏板的厚度也越来越大,对于超厚基础筏板钢筋的支撑来说,现有的马凳筋稳定性较差,其满足不了超厚基础筏板钢筋支撑的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解决现有的采用钢筋弯折形成的马凳筋的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超厚基础筏板钢筋支撑稳定性要求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用于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所述马凳筋结构包括:呈竖直状设置的竖向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顶部的支撑筋;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上部并位于所述支撑筋下方的承托筋,所述承托筋与所述支撑筋相平行设置;以及置于所述承托筋之上并夹设于所述承托筋和所述支撑筋之间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承托筋相垂直设置,通过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支撑筋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本技术的马凳筋结构采用干字型支架夹持一支撑管来支撑住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支撑管的设置既能够加大支撑范围,又能够提高支撑强度。另外,支撑管与支撑筋相垂直设置,能够为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中的横纵向钢筋提供大范围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稳定性,能够满足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支撑稳定性要求。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所述承托筋设于所述竖向筋上相对的两侧。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所述承托筋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支撑管的直径相适配。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一限位管,所述限位管自所述支撑管的端部朝上设置,且所述限位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上方。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斜向设置并支撑连接于所述竖向筋的斜撑。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竖向筋和所述承托筋的连接处。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筋的尺寸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尺寸相一致。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向筋有多个,且沿横向间隔设置;位于同一排的竖向筋上连接的支撑管间首尾相贴设置。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包括横纵向交错设置的上部横向钢筋和上部纵向钢筋;所述支撑管的顶部承托所述上部纵向钢筋,且所述上部纵向钢筋的顶面与所述支撑筋的顶面相平齐,所述支撑筋与所述上部纵向钢筋相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筋的顶部承托所述上部横向钢筋。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下方设有下部钢筋;所述竖向筋的底部支设于所述下部钢筋之上并与对应的下部钢筋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中的竖向筋、支撑筋与承托筋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上设置了斜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支撑上部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设于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用于解决现有马凳筋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超厚基础筏板钢筋支撑要求的问题。本技术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利用支撑管及支撑筋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设置的支撑管能够提高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撑强度,从而确保基础筏板上部钢筋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马凳筋结构采用施工现场常见的材料,方便易得,其中的支撑管可以周转重复利用,能够减小材料的消耗,降低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中的竖向筋、支撑筋与承托筋连接结构示意图。参阅图3,显示了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3,对本技术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20包括竖向筋21、支撑筋22、承托筋23以及支撑管24,结合图5和图6所示,该马凳筋结构20用于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11,其中的竖向筋21呈竖直状设置,支撑筋22垂直连接在竖向筋21的顶部,承托筋23垂直连接在竖向筋21的上部并位于支撑筋22的下方,该承托筋23和支撑筋22相平行设置。支撑管24置于承托筋23之上并夹设在承托筋23和支撑筋22之间,该承托管24与承托筋23相垂直设置,通过支撑管24和支撑筋22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11。支撑管24和支撑筋22相垂直设置,能够为上部钢筋11中的横纵向交错设置的上部横向钢筋112和上部纵向钢筋111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支撑管24的设置既能够加大支撑范围,又能够提高支撑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撑稳定性,能够满足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支撑稳定性要求。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支撑筋22和承托筋23设于竖向筋21的相对的两侧。将支撑筋22和承托筋23设置在竖向筋21的相对两侧,能够提高竖向筋21的平衡稳定性,该支撑筋22和承托筋23的尺寸相一致。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撑筋22和承托筋23之间的间距与支撑管24的直径相适配,使得支撑管24卡设在支撑筋22和承托筋23之间,且支撑管24位于承托筋23两侧的部分的长度相一致,能够保证支撑管24的平衡稳定性。进一步地,在支撑管24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一限位管241,该限位管241的端部朝上设置,且该限位管241的顶端位于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11的上方。限位管241可与其邻近的上部钢筋11相抵靠,从而可防止支撑管22发生窜动,提高支撑管22的结构稳定性。较佳地,限位管241与支撑管24插接连接,可以方便拆卸。在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马凳筋结构20还包括斜向设置并支撑连接在竖向筋21上的斜撑25,利用斜撑25斜向支撑住竖向筋21,确保竖向筋21的支撑稳定性。进一步地,斜撑25的端部连接在竖向筋21和承托筋23的连接处,这样斜撑25还为承托筋23以及置于承托筋23上的支撑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用于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筋结构包括:/n呈竖直状设置的竖向筋;/n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顶部的支撑筋;/n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上部并位于所述支撑筋下方的承托筋,所述承托筋与所述支撑筋相平行设置;以及/n置于所述承托筋之上并夹设于所述承托筋和所述支撑筋之间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承托筋相垂直设置,通过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支撑筋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用于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凳筋结构包括:
呈竖直状设置的竖向筋;
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顶部的支撑筋;
垂直连接于所述竖向筋上部并位于所述支撑筋下方的承托筋,所述承托筋与所述支撑筋相平行设置;以及
置于所述承托筋之上并夹设于所述承托筋和所述支撑筋之间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承托筋相垂直设置,通过所述支撑管和所述支撑筋支撑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所述承托筋设于所述竖向筋上相对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和所述承托筋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支撑管的直径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一限位管,所述限位管自所述支撑管的端部朝上设置,且所述限位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基础筏板的上部钢筋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筏板马凳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设置并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代兵范晓婷胡斌李文勇张向峰郭庆腾曹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