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隔震耗能支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隔震耗能支座。
技术介绍
隔震技术是通过将水平向隔震系统(即隔震层)设置在建筑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用较大的隔震层相对位移吸收地震作用力,延长建筑物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减少建筑主体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弹塑性破坏。隔震支座是指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例如叠层橡胶支座(或称隔震橡胶支座、夹层橡胶垫等)。它是一种水平刚度较小而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可承受大的水平变形,可作为承重体系的一部分。这样的抗震技术来源于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同时,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其隔震层的元器件普遍采用隔震橡胶支座(简称"隔震支座")。隔震结构对比传统的抗震结构,能更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物内部人员安全,更有效保护室内设施和设备仪器,减少财产损失。隔震建筑构造是为了实现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要求,而形成的各构件之间组合形式,一般可不进行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隔震耗能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组合耗能器(3)、橡胶支座(4)、阻燃板(5)和挡块(6),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橡胶支座(4)固定在上、下连接板之间的中心处,所述阻燃板(5)的数量是四块,围成一个空心的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套装在橡胶支座外并位于上、下连接板之间,橡胶支座与阻燃板之间不接触;所述组合耗能器(3)为两个,位于阻燃板(5)的左右两侧;组合耗能器的顶端与上连接板相接触,底端与下连接板相接触,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位于阻燃板(5)和组合耗能器(3)之间以及两个组合耗能器的外侧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隔震耗能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组合耗能器(3)、橡胶支座(4)、阻燃板(5)和挡块(6),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橡胶支座(4)固定在上、下连接板之间的中心处,所述阻燃板(5)的数量是四块,围成一个空心的上下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套装在橡胶支座外并位于上、下连接板之间,橡胶支座与阻燃板之间不接触;所述组合耗能器(3)为两个,位于阻燃板(5)的左右两侧;组合耗能器的顶端与上连接板相接触,底端与下连接板相接触,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上位于阻燃板(5)和组合耗能器(3)之间以及两个组合耗能器的外侧各镶嵌有两个挡块(6);组合耗能器(3)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可以在由同一平面中的四个挡块形成的区域内滑动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隔震耗能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座(4)是实心的圆柱体结构,由叠层橡胶制成,所述叠层橡胶是由钢板与橡胶交替叠合而成,在橡胶内填充有铅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张祥坤,王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