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64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包机,包括成型支架和压紧装置。本方案提供的解包机增加了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对干渣施加一个垂直于成型支架表面的压紧力,从而增大了干渣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干渣在随滤布沿成型支架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向下的滑动,从而使得干渣能够顺利运输至干渣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包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解包机。
技术介绍
在酱油生产过程中,布酱之前需要在布酱笼内铺设滤布,然后在滤布上布满酱料。布满酱料的滤布进入压榨工序,使酱料形成干渣,随后压榨运输机将干渣与滤布一起输送至解包机。解包机用于将折叠的滤布解包为单层滤布。解包机包括压紧支架、成型支架和扩幅辊,其中压紧支架用于将滤布压紧在用于折叠滤布的腔内,成型支架在压紧支架侧出布一端,将折叠的滤布撑开,扩幅辊用于将成型支架展开的滤布进行扩幅,使得滤布绷紧展开。解包机的成型支架为倾斜支架,在干渣随滤布运动的过程中,干渣会相对于滤布向下滑动,影响干渣的输送。因此,如何避免干渣相对于滤布滑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包机,以避免干渣相对于滤布滑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包机,包括用于撑开滤布的成型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架上用于压紧干渣在所述成型支架上的压紧装置。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沿所述成型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压紧杆;与所述第一压紧杆平行布置的第二压紧杆;第三压紧杆,所述第三压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杆和所述第二压紧杆连接。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第一压紧杆和所述第二压紧杆与所述成型支架通过U型螺栓连接。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第一压紧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杆,所述第一倾斜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成型支架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所述滤布与所述干渣的厚度之和的三倍;所述第二压紧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倾斜杆,所述第二倾斜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成型支架之间的距离至少为所述滤布与所述干渣的厚度之和的三倍。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第一倾斜杆与所述成型支架通过U型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杆与所述成型支架通过U型螺栓连接。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第一倾斜杆与所述第一压紧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倾斜杆与所述第二压紧杆一体成型。优选的,在上述解包机中,所述第三压紧杆与所述第一压紧杆和所述第二压紧杆焊接。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解包机,包括成型支架和压紧装置。本方案提供的解包机增加了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对干渣施加一个垂直于成型支架表面的压紧力,从而增大了干渣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干渣在随滤布沿成型支架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向下的滑动,从而使得干渣能够顺利运输至干渣处理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俯视图。1、第一压紧杆,2、第二压紧杆,3、第三压紧杆,4、成型支架,5、第一倾斜杆,6、第二压紧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包机,以避免干渣相对于滤布滑动。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解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轴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装置的俯视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包机,包括成型支架4和压紧装置。其中,成型支架4用于撑开包裹干渣的滤布,压紧装置用于将干渣压紧在成型支架4上,即干渣与滤布位于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之间,压紧装置与干渣间隙配合。本方案提供的解包机增加了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对干渣施加一个垂直于成型支架4表面的压紧力,从而增大了干渣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干渣在随滤布沿成型支架4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向下的滑动,从而使得干渣能够顺利运输至干渣处理装置。优选的,压紧装置作用在成型支架4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干渣位于成型支架4的面积,以实现对干渣各处的有效压紧。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压紧杆1、第二压紧杆2和第三压紧杆3。其中,第一压紧杆1沿成型支架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压紧杆2与第一压紧杆1平行,即也沿成型支架4的长度方向设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成型支架4的长度方向为成型支架4的倾斜方向;第三压紧杆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紧杆1和第二压紧杆2连接,第一压紧杆1、第二压紧杆2和第三压紧杆3配合实现对干渣的压紧,其中,第一压紧杆1和第二压紧杆2主要对干渣的沿成型支架4的倾斜方向的压紧,第三压紧杆3用于对干渣的垂直于成型支架4的倾斜方向的压紧。优选的,第一压紧杆1和第二压紧杆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成型支架沿其倾斜方向的长度。优选的,第三压紧杆3的个数为多个,且沿第一压紧杆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成型支架的干渣和滤布进入的一端为第一端,成型支架的干渣和滤布排出的一端为第二端。为了方便干渣进入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之间,优选的,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干渣与滤布能够顺利进入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之间。为了降低第一压紧杆1与成型支架4的连接难度,本方案中第一压紧杆1与成型支架4通过U型螺栓连接。另外,通过U型螺栓连接能够方便根据干渣的厚度调节压紧装置与成型装置之间的距离,在保证干渣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力的基础上,提高了解包机的通用性。为了降低第二压紧杆2与成型支架4的连接难度,本方案中第二压紧杆2与成型支架4通过U型螺栓连接。另外,通过U型螺栓连接能够方便根据干渣的厚度调节压紧装置与成型装置之间的距离,在保证干渣与滤布之间的摩擦力的基础上,提高了解包机的通用性。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压紧杆3与第一压紧杆1和第二压紧杆2焊接。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中第一压紧杆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杆5,第一倾斜杆5的自由端与成型支架4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干渣与滤布的厚度之和的三倍。该种结构保证干渣与滤布进入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之间的空间时不会发生阻碍,使得干渣与滤布能够同时进入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之间的空间。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中第二压紧杆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倾斜杆6,第二倾斜杆6的自由端与成型支架4之间的距离至少为干渣与滤布的厚度之和的三倍。该种结构保证干渣与滤布进入压紧装置与成型支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包机,包括用于撑开滤布的成型支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架(4)上用于压紧干渣在所述成型支架(4)上的压紧装置;/n所述压紧装置包括:/n沿所述成型支架(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压紧杆(1);/n与所述第一压紧杆(1)平行布置的第二压紧杆(2);/n第三压紧杆(3),所述第三压紧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杆(1)和所述第二压紧杆(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包机,包括用于撑开滤布的成型支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成型支架(4)上用于压紧干渣在所述成型支架(4)上的压紧装置;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
沿所述成型支架(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压紧杆(1);
与所述第一压紧杆(1)平行布置的第二压紧杆(2);
第三压紧杆(3),所述第三压紧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杆(1)和所述第二压紧杆(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杆(1)和所述第二压紧杆(2)与所述成型支架(4)通过U型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杆(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倾斜杆(5),所述第一倾斜杆(5)的自由端与所述成型支架(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博孙文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