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堂龙专利>正文

胎胚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57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胎胚传输系统,接胎胚升降器A连接传送带A,传送带A连接传送带B,传送带B连接传送带C,传送带C连接传送带F,传送带C、传送带F上面安装有传送带E,下面安装有传送带K、传送带S,传送带K、传送带S下面安装有传送带M,传送带E上面安装有传送带T、传送带Z,传送带T、传送带Z上面安装有传送带Q、传送带R,传送带S连接传送带D,传送带D连接传送带N,传送带N连接接胎胚升降器B,传送带Q、传送带T、传送带E、侧面放置有可移动返修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型车间生产出的胎胚不再有堆积,不影响生产,不耗费人力,有序分部规格,返修及时,效率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胎胚传输系统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胎胚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全钢丝载重子午胎的生产是通过两次成型后得到成品,第一次成型是在成型车间用成型机把各种半部件,根据工艺组合后型成胎胚是第一次成型,再将胎胚转运至硫化车间,硫化进行第二次成型后产出成品轮胎。现有技术中的轮胎二次成型没有完整的传输系统,是通过第一次成型后的胎胚经卸胎器卸至布兜车里后,由胎胚转运工将胎胚转移至较长的布兜车里,用电瓶车或其它人工方式托至硫化车间。在这个过程中,当成型机运转正常,这时胎胚转运工若来不及把成型生产出的胎胚转运开,辅助成型工就得参与胎胚转移工作,或将胎胚推至停放区有序停放,体力耗费,精力分散,影响对胎胚产量、质量的稳步提升。胎胚转运工再将胎胚从停放区转运至硫化车间再转移至硫化机前的放胎器中,为了防备放久了的胎胚出质量问题,成型先生产的胎胚得先硫化,常常导致成型工不断的往停放区推胎胚,胎胚转运工不断的从停放区托胎胚至硫化车间,导致人力消耗大,影响效率。成型机台辅助人员在处理应急情况时,没有时间将胎肧转移、转运,容易造成胎胚堆积,对正常生产造成阻碍,且市场对胎胚规格多样性需求,对各规格花纹的需求同样是千变万化,因此需要生产的规格众多、花纹繁杂,规格、花纹更换平凡。因此胎胚转运工在成型车间找胎胚硫化不可避免,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胎胚基本上都是百斤以上,因此胎胚转运工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在这种人工转运的方式下转运,成型车间有生产出来的胎胚,而成型机对应供给的硫化机没有胎胚硫化不可避免,影响硫化产量,从成型车间转运至硫化车间的胎胚有不合格的胎胚也不可避免,为了确保质量安全,运至硫化车间的胎胚都要经硫化工检查,如有不合格的胎胚就需要判反修,任何一台硫化机都有可能接到转运来的不合格胎胚,当有需要返修的胎胚时,也是靠人工将胎胚从硫化机前的放胎器上搬起来,转至布兜车上推向反修区,在修补过程中也得人工将胎胚翻动修补。综上所述成型车间产出的胎胚易堆积,阻碍对胎胚产量、质量的稳步提升,往返周折人力耗费巨大,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成型工脱离对胎胚的转移、转运,成型生产出的胎胚不堆积,不影响生产,有序分部规格,返修及时,效率高,使用方便的胎胚传输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胎胚传输系统,其中,接胎胚升降器A连接传送带A,传送带A连接传送带B,传送带B连接传送带C,传送带C连接传送带F,传送带C、传送带F上面安装有传送带E,下面安装有传送带K、传送带S,传送带K、传送带S下面安装有传送带M,传送带E上面安装有传送带T、传送带Z,传送带T、传送带Z上面安装有传送带R、传送带Q,传送带S连接传送带D,传送带D连接传送带N,传送带N连接接胎胚升降器B,传送带B、传送带C上面设置的平台上安装有返修器,传送带Z、传送带F、传送带K、传送带R、传送带E、传送带M连接转运升降器,转运升降器连接纠偏器、传送带H,传送带H分别连接纠偏器、胎胚转移器,传送带E、传送带F、传送带K、传送带M的支架上分别安装有颜色传感器。所述接胎胚升降器A和接胎胚升降器B均是由链条、轴A、链轮、传送带U、档边滚筒、移动架、电机A、旋转底板、接胎胚导滚、接胎胚架、轴B、气缸A组成,接胎胚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A,两个电机A分别连接链条,两条链条分别连接链轮,两个链轮分别连接轴A,轴A安装在接胎胚架上,两条链条分别连接移动架底部两端,移动架卡入接胎胚架内,移动架上面一端卡入旋转底板一端插入轴B连接,移动架一端铰接气缸A一端,接气缸A一端铰接旋转底板下面,移动架另一端上面和旋转底板下面接触,旋转底板安装有档边滚筒、接胎胚导滚,上面安装有传送带U。所述转运升降器由传送带V、升降架A、导轨A、轴C、齿轮A、齿轮带A、电机B、传送带底板组成,升降架A下端分别安装有电机B,上端分别安装有的轴C,两颗轴C上分别安装有可旋转的齿轮A,两个齿轮A、两个电机B分别连接闭环齿轮带A,两条齿轮带A分别连接传送带V两边,传送带V安装在传送带底板上,传送带底板四角上分别设置的滑块卡入导轨A内,导轨A连接升降架A。所述纠偏器由纠偏器支架、纠偏挡板、导筒、导筒架、气缸B组成,纠偏器支架上设置的导轨内卡入导筒架,导筒架内安装有若干可旋转的导筒,导筒架连接气缸B一端,气缸B另一端连接纠偏器支架,纠偏器支架上面安装有八字型的纠偏挡板。所述胎胚转移器由导轨C、传送带架A、转动柱、杠杆、固定支点、活动环、撑头轴、撑块座、撑块、气缸C、撑条底座、撑条、气缸D、卡槽、变速箱、电机C、齿轮条A、齿轮B、脚架组成,导轨C上设置有齿轮条A,导轨C卡入卡槽,卡槽固定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接电机C,变速箱侧面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B,齿轮B与齿轮条A啮合,变速箱上面输出轴连接转动柱,转动柱设置的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支点下端、气缸D下端,气缸D上端铰接杠杆,杠杆铰接固定支点上端,杠杆一端头卡入转动柱上端头,另一端头固定连接活动环,活动环铰接撑头轴,撑头轴穿过转动柱设置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撑块座上面,撑块座侧面铰接若干撑块上端,若干撑块中部铰接若干撑条,若干撑条铰接撑条底座侧面,撑条底座上面连接气缸C下端,气缸C上端固定连接撑块座下面,导轨C连接脚架,脚架连接传送带架A,传送带架A侧面设置的导轨卡入变速箱侧面设置的卡槽内。所述返修器由返修架转盘、移动底板A、提胎筒、移动底板B、轴E、横梁、气缸Y、支撑架A、导轨E、传送带W、夹持带、移动板、固底板、转轮、齿轮带B、传送带架B、电机Z、滑动板、电机D、导轨F、齿轮条B、齿轮C、电机E、卡胎板底座、卡胎板、导轨H、螺纹杆B、滑块、电机F、限位条、支撑架B、卡胎板轴、电机G、轴D、转轴S、气缸X组成,两条导轨F分别卡入若干滑块,若干滑块上面固定连接移动底板B,移动底板B上面分别安装有支撑架A、卡胎板底座、两条导轨H,侧面安装有电机E,电机E上安装有齿轮C,齿轮C与平台上安装的齿轮条B啮合,两条导轨H分别卡入若干滑块,若干滑块上面固定连接移动底板A,移动底板A上固定安装有电机F,电机F轴连接返修架转盘,返修架转盘上面安装有两颗轴E,两颗轴E中部和顶端分别套上横梁,两颗轴E顶端横梁上下分别拧入螺帽锁紧,中部和顶端横梁分别连接气缸Y两端,中部可上下移动的横梁一端头安装有可转动的提胎筒,卡胎板底座上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架B、两个限位条,两个支撑架B之间分别卡入两个卡胎板分别插入卡胎板轴连接,两个卡胎板移动分别与两个限位条顶端接触,其中一个支撑架B上安装有电机G,电机G输出轴连接螺纹杆B一端,螺纹杆B另一端拧入移动底板A,支撑架A固定连接四个导轨E,四个导轨E内卡入两块滑动板上设置的滑块,其中一块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电机Z,电机Z输出轴连接转轴S,转轴S两端分别插入两块滑动板,转轴S固定连接传送带架B,传送带架B上安装有闭环的传送带W,传送带架B两端分别插入轴D,四颗轴D上端连接夹持带,下端固定连接移动板,移动板下面固定连接气缸X上端,气缸X下端固定连接底板,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胎胚升降器A(1)连接传送带A(2),传送带A(2)连接传送带B(3),传送带B(3)连接传送带C(4),传送带C(4)连接传送带F(6),传送带C(4)、传送带F(6)上面安装有传送带E(5),下面安装有传送带K(11)、传送带S(13),传送带K(11)、传送带S(13)下面安装有传送带M(15),传送带E(5)上面安装有传送带T(14)、传送带Z(17),传送带T(14)、传送带Z(17)上面安装有传送带R(12)、传送带Q(16),传送带S(13)连接传送带D(19),传送带D(19)连接传送带N(20),传送带N(20)连接接胎胚升降器B(21),传送带B(3)、传送带C(4)上面设置的平台上安装有返修器(18),传送带Z(17)、传送带F(6)、传送带K(11)、传送带R(12)、传送带E(5)、传送带M(15)连接转运升降器(7),转运升降器(7)连接纠偏器(8)、传送带H(10),传送带H(10)分别连接纠偏器(8)、胎胚转移器(9),传送带E(5)、传送带F(6)、传送带K(11)、传送带M(15)的支架上分别安装有颜色传感器(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接胎胚升降器A(1)连接传送带A(2),传送带A(2)连接传送带B(3),传送带B(3)连接传送带C(4),传送带C(4)连接传送带F(6),传送带C(4)、传送带F(6)上面安装有传送带E(5),下面安装有传送带K(11)、传送带S(13),传送带K(11)、传送带S(13)下面安装有传送带M(15),传送带E(5)上面安装有传送带T(14)、传送带Z(17),传送带T(14)、传送带Z(17)上面安装有传送带R(12)、传送带Q(16),传送带S(13)连接传送带D(19),传送带D(19)连接传送带N(20),传送带N(20)连接接胎胚升降器B(21),传送带B(3)、传送带C(4)上面设置的平台上安装有返修器(18),传送带Z(17)、传送带F(6)、传送带K(11)、传送带R(12)、传送带E(5)、传送带M(15)连接转运升降器(7),转运升降器(7)连接纠偏器(8)、传送带H(10),传送带H(10)分别连接纠偏器(8)、胎胚转移器(9),传送带E(5)、传送带F(6)、传送带K(11)、传送带M(15)的支架上分别安装有颜色传感器(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胎胚升降器A(1)和接胎胚升降器B(21)均是由链条(101)、轴A(102)、链轮(103)、传送带U(104)、档边滚筒(105)、移动架(106)、电机A(107)、旋转底板(108)、接胎胚导滚(109)、接胎胚架(110)、轴B(111)、气缸A(112)组成,接胎胚架(110)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电机A(107),两个电机A(107)分别连接条链条(101),两条链条(101)分别连接链轮(103),两个链轮(103)分别连接轴A(102),轴A(102)安装在接胎胚架(110)上,两条链条(101)分别连接移动架(106)底部两端,移动架(106)卡入接胎胚架(110)内,移动架(106)上面一端卡入旋转底板(108)一端插入轴B(111)连接,移动架(106)一端铰接气缸A(112)一端,接气缸A(112)一端铰接旋转底板(108)下面,移动架(106)另一端上面和旋转底板(108)下面接触,旋转底板(108)分别安装有档边滚筒(105)、接胎胚导滚(109),上面安装有传送带U(1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升降器(7)由传送带V(701)、升降架A(702)、导轨A(703)、轴C(704)、齿轮A(705)、齿轮带A(706)、电机B(707)、传送带底板(708)组成,升降架A(702)下端分别安装有电机B(707),上端分别安装有的轴C(704),两颗轴C(704)上分别安装有可旋转的齿轮A(705),两个齿轮A(705)、两台电机B(707)分别连接闭环齿轮带A(706),两条齿轮带A(706)分别连接传送带V(701)两边,传送带V(701)安装在传送带底板(708)上,传送带底板(708)四角上分别设置的滑块卡入导轨A(703)内,导轨A(703)连接升降架A(7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器(8)由纠偏器支架(801)、纠偏挡板(802)、导筒(803)、导筒架(804)、气缸B(805)组成,纠偏器支架(801)上设置的导轨内卡入导筒架(804),导筒架(804)内安装有若干可旋转的导筒(803),导筒架(804)连接气缸B(805)一端,气缸B(805)另一端连接纠偏器支架(801),纠偏器支架(801)上面安装有八字型的纠偏挡板(8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胚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胚转移器(9)由导轨C(901)、传送带架A(902)、转动柱(903)、杠杆(904)、固定支点(905)、活动环(906)、撑头轴(907)、撑块座(908)、撑块(909)、气缸C(910)、撑条底座(911)、撑条(912)、气缸D(913)、卡槽(914)、变速箱(915)、电机C(916)、齿轮条A(917)、齿轮B(918)、脚架(919)组成,导轨C(901)上设置有齿轮条A(917),导轨C(901)卡入卡槽(914),卡槽(914)固定连接变速箱(915),变速箱(915)连接电机C(916),变速箱(915)侧面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B(918),齿轮B(918)与齿轮条A(917)啮合,变速箱(915)上面输出轴连接转动柱(903),转动柱(903)设置的固定板上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支点(905)下端、气缸D(913)下端,气缸D(913)上端铰接杠杆(904),杠杆(904)铰接固定支点(905)上端,杠杆(904)一端头卡入转动柱(903)上端头,另一端头固定连接活动环(906),活动环(906)铰接撑头轴(907),撑头轴(907)穿过转动柱(903)设置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撑块座(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堂龙
申请(专利权)人:毕堂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