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进江专利>正文

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0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5
本申请涉及一种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包括重力采集装置,用以驱动重力采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依靠重力采集装置驱动的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重力采集装置内的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装置包括若干同轴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每一个支撑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所述若干支撑盘套于同一中心轴上,支撑盘与驱动装置联动;所述中心轴内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与发电装置联动。本申请通过若干重力采集单元依次带动中心轴,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产生的电能可存储在储电单元内以待使用,实现了在行走装置整体行进中将未能利用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能源虽然还是能源的主要组成,但随着传统能源持续开采,储量的降低,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需要增强电能、风能等无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在部分领域利用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人们常接触的新能源是汽车动力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开发、升级,尤其是电动汽车中电能的合理利用,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中国专利技术申请CN201810318078.6公开了一种发电车轮和电能应用装置,包括车轮胎体和与胎体相连接的钢圈;钢圈内部设置有多个外转子发电机,胎体与钢圈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压力发电模块,压力发电模块包括第一压力旋转器、第二压力旋转器和与第二压力旋转器齿轮连接的微型发电机,其中,压力发电模块与外转子发电机一一对应,第一压力旋转器与外转子发电机相连接。首先,该专利技术申请由于其设置了多个转子发电机,使得其成本较高。其次,该专利技术申请的压力发电模块是设置在胎体与钢圈之间,这就影响了胎体与钢圈之间的结合,存在安全隐患;再次,该专利技术申请在使用时仍然是要进行充气,而且还是存在爆胎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在行进过程中将势能合理转化成电能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包括重力采集装置,用以驱动重力采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依靠重力采集装置驱动的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重力采集装置内的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装置包括若干同轴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每一个支撑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所述若干支撑盘套于同一中心轴上,支撑盘与驱动装置联动;所述中心轴内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与发电装置联动;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中心轴外的采集轮,在靠近采集轮处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在第一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底座,在第一杆体上端和第一插座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第一杆体侧面连接有斜连杆,斜连杆与前述采集轮联动。在中心轴上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大部位于重力采集装置内,少部出露于重力采集装置外,出露部上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驱动装置与第一从动齿轮联动,第一从动齿轮与内支撑盘、支撑盘联动;第一从动齿轮上设置有若干中心对称横向分布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内支撑盘的内圆周面贯穿相连;内支撑盘的外圆周面上中心对称横向分布若干连接杆,各连接杆贯穿各支撑盘。在重力采集装置外设置有驱动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或内燃机,在驱动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与前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联动,第二驱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齿轮啮合联动;所述中心轴一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装置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与发电装置的动力输入齿轮啮合联动。在重力采集装置外包套有胎体;所述胎体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齿牙和若干纵向凸起;所述若干支撑盘,及其上的重力采集单元、减震装置组成一轮体,所述胎体包套于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处。在胎体内侧面装设有内支撑盘,内支撑盘外圆周向外延伸形成内接头,内接头与胎体内侧面的端部通过内压环固定相连;内支撑盘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内支撑环;在胎体外侧面装置有外护壳,内支撑盘外圆周向内延伸形成外接头,外接头与胎体外侧面的端部通过外压环固定相连;环外护壳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外支撑环。每一个支撑盘的圆面上的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环支撑盘圆周面等角度均匀布设,各重力采集单元在任意一支撑盘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轴套外的采集齿轮,固定于支撑盘圆周面上的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环内侧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第一杆体穿插于第一导向环内;在第一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底座,在第一杆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前述第一插座内;在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第一杆体侧面连接有斜连杆,斜连杆内端连接有齿条,齿条与前述采集齿轮啮合联动;在齿条侧设置有限位桩。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轴套外的凸轮,固定于支撑盘圆周面上的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环内侧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第一杆体穿插于第一导向环内;在第一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底座,在第一杆体上端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入前述第一插座内;在第一插头和第一插座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第一杆体侧面连接有斜连杆,斜连杆上端与凸轮突出部上的铰接点铰接。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于支撑盘圆周面上的第二导向环,第二导向环内侧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插座;第二杆体穿插于第二导向环内;在第二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二底座,在第二杆体上端设置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入前述第二插座内;在第二插头和第二插座间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下端面为圆弧面,并开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胎体内侧面上的横向齿牙啮合。前述胎体内壁上的纵向凸起位于两两减震装置的第二底座间,或位于重力采集单元的第一底座和减震装置的第二底座间。支撑盘内、外两圆周面上均设置有支撑环,内侧的支撑环与位于支撑盘内侧的重力采集单元的第一杆体,减震装置的第二杆体顶触;外侧的支撑环与位于支撑盘外侧的重力采集单元的第一杆体,减震装置的第二杆体顶触;在最外侧的支撑盘上开设有注油孔。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若干重力采集单元依次带动中心轴,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产生的电能可存储在储电单元内以待使用,实现了在行走装置整体行进中将未能利用的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本申请的动力采集单元整体封闭,并作为行走轮,由于动力采集单元内是利用减震单元和支撑盘做为骨架支撑外胎形成行走轮,故整体与传统的行走轮相比,免去了充气、爆胎的弊端,安全性大大提升。本申请整体结构合理,故障率很低,可取代传统的橡胶轮胎,在行进过程中不是利用原车的动力轴上的动力进行发电,而是利用行走轮在转动过程中压迫重力采集单元,并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从而实现在不影响行进动力的前提下,进行电能的转换。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本申请的动力传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3也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A部放大图;图5是B部放大图;图6是C部放大图;图7是D部放大图;图8是支撑盘、减震单元、重力采集单元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齿轮结构的重力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曲轮结构的重力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E部放大图;图12是减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采用曲轮结构的重力采集单元与支撑盘、减震单元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驱动装置、发电装置、中心轴之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15是胎体内壁上的齿牙分布结构示意图。图例:1、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采集装置,用以驱动重力采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依靠重力采集装置驱动的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重力采集装置内的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装置包括若干同轴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每一个支撑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所述若干支撑盘套于同一中心轴上,支撑盘与驱动装置联动;所述中心轴内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与发电装置联动;/n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中心轴外的采集轮,在靠近采集轮处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在第一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底座,在第一杆体上端和第一插座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第一杆体侧面连接有斜连杆,斜连杆与前述采集轮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采集装置,用以驱动重力采集装置转动的驱动装置,依靠重力采集装置驱动的发电装置,以及设置在重力采集装置内的重力采集单元;所述重力采集装置包括若干同轴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每一个支撑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所述若干支撑盘套于同一中心轴上,支撑盘与驱动装置联动;所述中心轴内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与发电装置联动;
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中心轴外的采集轮,在靠近采集轮处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在第一杆体下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底座,在第一杆体上端和第一插座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在第一杆体侧面连接有斜连杆,斜连杆与前述采集轮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轴上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大部位于重力采集装置内,少部出露于重力采集装置外,出露部上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驱动装置与第一从动齿轮联动,第一从动齿轮与内支撑盘、支撑盘联动;第一从动齿轮上设置有若干中心对称横向分布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内支撑盘的内圆周面贯穿相连;内支撑盘的外圆周面上中心对称横向分布若干连接杆,各连接杆贯穿各支撑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在重力采集装置外设置有驱动装置和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或内燃机,在驱动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与前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联动,第二驱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齿轮啮合联动;所述中心轴一端伸出重力采集装置,并装置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与发电装置的动力输入齿轮啮合联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在重力采集装置外包套有胎体;所述胎体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横向齿牙和若干纵向凸起;所述若干支撑盘,及其上的重力采集单元、减震装置组成一轮体,所述胎体包套于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在胎体内侧面装设有内支撑盘,内支撑盘外圆周向外延伸形成内接头,内接头与胎体内侧面的端部通过内压环固定相连;内支撑盘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内支撑环;在胎体外侧面装置有外护壳,内支撑盘外圆周向内延伸形成外接头,外接头与胎体外侧面的端部通过外压环固定相连;环外护壳的内圆面上设置有外支撑环。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免充气防爆胎双传动可发电的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支撑盘的圆面上的重力采集单元和若干减震装置环支撑盘圆周面等角度均匀布设,各重力采集单元在任意一支撑盘上的投影不重叠;所述重力采集单元包括通过单向轴承套接于轴套外的采集齿轮,固定于支撑盘圆周面上的第一导向环,第一导向环内侧的支撑盘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座;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进江
申请(专利权)人:曹进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