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103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按压和旋转锚驱动器时可同时在骨头中形成导向孔且将缝合锚插入且固定到形成的导向孔中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以及锚驱动器,能够按压和旋转缝合锚以使得缝合锚插入且固定在形成于骨头中的导向孔中。锚驱动器包括:多个引导臂,比缝合锚更长且通过相对于所述锚驱动器的中心轴线彼此间隔开而向前突出;以及穿孔尖端,设置在引导臂的前端处,以便在被按压和旋转时能够在穿孔尖端所接触的骨头中形成导向孔。可连接到多个引导臂的多个阴连接凹槽形成为在纵向方向上在缝合锚的外表面中凹入,以使得缝合锚可在纵向方向上插入且支撑在多个引导臂内部且与锚驱动器一起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更确切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按压和旋转锚驱动器时在骨头中形成孔且同时将缝合锚插入且固定到所形成孔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体中发生的变性或损伤,肌腱组织所附着的骨头的一部分处的肌腱组织破裂大多需要用于对破裂的肌腱组织进行手术固定和修复的手术。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在关节镜手术过程中使用缝合锚而将破裂的肌腱组织固定到肌腱组织所附着的骨头的原始位置。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缝合锚配置成具有2至3条缝合线,所述缝合线连接到由金属、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生物可吸收材料或生物复合物所制成的锚钉体,且确切地说,对于由这些材料当中的生物可吸收材料或生物复合物所制成的缝合锚的偏好正在增加。国内外制造且用于医疗市场中的现有的带螺纹的缝合锚装置需要使用例如单独的锥子或攻丝器的穿孔仪器,且配置为缝合锚和旋转缝合锚的锚驱动器的组合体,以使得缝合锚插入到骨头中。对于将此带螺纹的缝合锚插入且固定到骨头的过程,首先进行骨组织的脱皮,接着通过使用作为单独穿孔仪器的锥子或攻丝器在骨头中形成孔以插入缝合锚,且通过调整缝合锚和锚驱动器的组合体的插入以与所述孔配合来将带螺纹的缝合锚插入到所述孔中。确切地说,在将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或生物复合物制成的缝合锚插入到骨组织中的情况下,当缝合锚在无需于骨头中形成孔的过程的情况下插入到骨组织中时,归因于缝合锚的易损材料,在缝合锚插入到骨头中的过程中缝合锚的主体受到损坏或断裂,这使得缝合锚与骨头的固定失败。因此,在骨组织中形成孔的过程为对于将带螺纹的缝合锚稳定地插入且固定到骨头所必需的正常过程。然而,在通过使用单独的穿孔机于骨头中形成孔且从孔中移除穿孔机之后,需要将缝合锚的插入位置调整到穿孔机所形成的孔,使得缝合锚插入到孔中,这增加了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操作单独穿孔仪器的麻烦性。确切地说,在关节镜手术中,缝合锚、锚驱动器以及用于形成形成以将锚固定于其的孔的例如锥子或攻丝器的手术仪器通过套管使用,因此操作这些仪器存在限制性。此外,经常存在在手术期间由于出血而难以确保可见度的情况,且在此情况下,通过在找到穿孔之后调整缝合锚与穿孔的位置而将缝合锚插入到穿孔中变得更加困难,这使得手术时间延迟。作为常规技术,韩国专利第10-1700666号(2017年2月1日公开)中公开了“套管驱动器和缝合锚套件(CANNULADRIVERANDSUTUREANCHORKIT)”。根据能够在形成用于将软组织固定到骨头的穿孔的过程中将缝合锚固定到穿孔的常规技术,套管驱动器包含:撞击器,具有设置在其末端处的锥形尖端以使得尖端穿入穿孔,所述撞击器允许缝合锚连接到其以使得尖端暴露于外部;以及引导构件,允许撞击器插入到其中且通过向后移动撞击器而压配缝合锚。然而,在根据常规技术的套管驱动器中,在通过使用具有用于穿孔的尖端的撞击器在骨头中形成孔之后,在撞击器向后移动时将缝合锚压配到骨头。因此,需要具有用于向前和向后移动撞击器的复杂结构的引导构件。撞击器配置成通过沿着缝合锚的中心轴线穿过缝合锚而突出且具有结构问题,因为所形成孔的直径必然比缝合锚的直径小得多。此外,虽然缝合锚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暴露于外部,但缝合锚插入到孔中,因此缝合锚可能在其插入期间损坏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公开已记住先前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且意图提出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所述装置可在不使用单独穿孔机的情况下在骨头中形成孔且可同时将缝合锚插入到所形成孔。另外,本公开意图提出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其可形成具有与缝合锚的直径大小相同的大小或小于所述直径大小的大小的孔。此外,本公开意图提出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其中在缝合锚插入到骨头的过程中,锚驱动器的引导臂可连接到缝合锚的外表面且支撑和保护缝合锚以便减小缝合锚被骨组织损坏或破坏的可能性。技术解决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公开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包含: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以及锚驱动器,能够按压和旋转缝合锚以使得缝合锚插入到在骨头中形成的孔中且固定在所述孔中,其中锚包括:多个引导臂,具有比缝合锚的长度更长的长度,且通过相对于锚驱动器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而向前突出;以及穿孔尖端,在引导臂中的每一个的前端处形成以使得穿孔尖端在被按压和旋转时在与其接触的骨头中形成孔,且缝合锚包含多个阴连接凹槽,所述多个阴连接凹槽在其纵向方向上在缝合锚的外表面上凹入且连接到多个引导臂,以使得缝合锚沿其纵向方向插入且支撑在多个引导臂内部且与锚驱动器一体地旋转。此处,由多个引导臂限定的外径可具有与缝合锚的螺纹中的每一个的外径大小相同的大小或小于所述螺纹中的每一个的外径大小的大小。此处,引导臂可包含设置在相对于旋转轴线彼此相对的位置处的两个引导臂,且缝合锚的阴连接凹槽可配置为两个阴连接凹槽以与两个引导臂相对应。此处,缝合锚可具有在其侧表面中形成的孔眼以使得缝合线通过孔眼,所述孔眼在与两个阴连接凹槽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此处,缝合锚可具有在其侧表面中形成的通孔以使得骨组织被引入缝合锚,通孔在与两个阴连接凹槽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包含: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螺纹;引导臂,支撑缝合锚以使得缝合锚与引导臂在缝合锚的旋转轴线上一体地旋转;以及锚驱动器,当按压和旋转锚驱动器时,形成在突出到缝合锚的前侧的引导臂中的每一个的前端处的穿孔尖端在骨头中形成孔,且同时,缝合锚插入到孔中且固定在所述孔中,之后,所述锚驱动器沿着其纵向方向向后移动且从固定在孔中的缝合锚移除。此处,缝合锚可由聚醚醚酮(PEEK)、生物可吸收材料或生物复合物制成。有利效应归因于上文所描述的配置,根据本公开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可在骨头中形成孔且在无需根据孔的位置重新调整缝合锚的插入位置的过程的情况下同时将缝合锚插入且固定在孔中,因此手术过程可为简单的且手术仪器可简化,由此减少手术时间。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可通过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引导臂的厚度来形成具有与缝合锚的直径大小相同的大小或小于所述直径大小的大小的孔。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中,引导臂可支撑缝合锚的外表面,由此降低由于在缝合锚的插入的过程中发生的缝合锚本体的损坏或断裂而对缝合锚的固定造成的失败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缝合锚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缝合锚的正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的组合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的组合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可包含: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包括:/n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以及/n锚驱动器,能够按压和旋转所述缝合锚以使得所述缝合锚插入到在骨头中形成的孔中且固定在所述孔中,/n其中所述锚驱动器包括:多个引导臂,具有比所述缝合锚的长度更长的长度,且通过相对于所述锚驱动器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而向前突出;以及穿孔尖端,在所述多个引导臂中的每一个的前端处形成以使得所述穿孔尖端在被按压和旋转时在与其接触的骨头中形成孔,以及/n所述缝合锚包括多个阴连接凹槽,所述多个阴连接凹槽在其纵向方向上在所述缝合锚的外表面上凹入且连接到所述多个引导臂,以使得所述缝合锚沿着其纵向方向插入且支撑在所述多个引导臂内部且与所述锚驱动器一体地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7 KR 10-2018-01702601.一种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包括:
缝合锚,具有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螺纹;以及
锚驱动器,能够按压和旋转所述缝合锚以使得所述缝合锚插入到在骨头中形成的孔中且固定在所述孔中,
其中所述锚驱动器包括:多个引导臂,具有比所述缝合锚的长度更长的长度,且通过相对于所述锚驱动器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而向前突出;以及穿孔尖端,在所述多个引导臂中的每一个的前端处形成以使得所述穿孔尖端在被按压和旋转时在与其接触的骨头中形成孔,以及
所述缝合锚包括多个阴连接凹槽,所述多个阴连接凹槽在其纵向方向上在所述缝合锚的外表面上凹入且连接到所述多个引导臂,以使得所述缝合锚沿着其纵向方向插入且支撑在所述多个引导臂内部且与所述锚驱动器一体地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其中由所述多个引导臂限定的外径具有与所述缝合锚的所述螺纹中的每一个的外径大小相同的大小或小于所述螺纹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外径大小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机一体式缝合锚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引导臂包括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彼此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姸
申请(专利权)人: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