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092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和滑槽,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通过设置的滚轮,能够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替代人工的长途跋涉,通过设置的啮齿槽和啮齿轮,能够在启动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时使弧形滑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弧形滑板远离摄像伸缩口的顶部,进而使摄像伸缩口的顶部与外部连通,随后通过延伸密封圈使第一摄像头通过摄像伸缩口伸出隔热外壳的外部,随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盒内部的电机使第一摄像头进行旋转观察周边,替代人工观察,通过设置的防水套能够避免第一摄像头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生动植物保护
,具体是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前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通常使用人为踩点拍摄,在一些人烟较为稀少的荒漠或草原使用人力进行保护时若防护不当容易发生猛兽伤人的意外事故,且由于非法盗猎的利润巨大,在通过人为进行踩点监视的状况下工作人员容易受到不法盗猎分子的骚扰,存在较多不安全的因素,且工作人员在追踪的过程中若使用现代的交通工具容易使被保护的动物种群受到惊扰,容易使保护的效果适得其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和滑槽,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所述摄像伸缩口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所述防水套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隔板与隔热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蓄水盒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所述隔热外壳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所述第二密封盒与第一密封盒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盒的内部的第三转轴与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所述雾化玻璃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为弧形,所述隔热外壳通过摄像伸缩口和外部连通,所述滑槽开设于隔热外壳上方的内部且不与隔热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滑板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槽,所述啮齿槽与啮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啮齿轮的内部贯穿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盒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位于啮齿轮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啮齿轮相适应的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空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为斜向设置,所述斜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侧的隔板和底部的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贯穿所述斜板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蓄水盒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二电机盒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盒内部两侧设置有T形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位于T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密封盒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盒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第一密封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分隔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内部,所述第一密封盒位于隔离板下方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刷。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圆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圆板,所述防滑圆板的大小与支撑圆板相适应,所述第二密封盒内部的第二螺纹杆与支撑圆板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所述雾化玻璃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隔热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第一摄像头所在仓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所在的空间通过隔板与外界隔离。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五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五电机盒与隔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密封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plc控制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plc控制器与信号收发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发器和plc控制器均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盒内部电机、第一摄像头、雾化玻璃的接电口,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摄像头、蓄电池、第四电机盒内部电机、蓄水盒内部的水泵、第五电机盒内部电机和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蓄电池均与太阳能光伏板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外壳的底部远离滚轮的位置均匀设置有四个玻璃密封盒,所述玻璃密封盒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的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横向隔板,且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玻璃密封盒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与第一清洁刷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清洁刷的另一侧内部贯穿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机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盒与第三密封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盒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清洁刷相适应的开口,所述第三密封盒的另一侧与隔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滚轮,能够方便装置进行移动,替代人工的长途跋涉,通过设置的啮齿槽和啮齿轮,能够在启动第三电机盒内部的电机时使弧形滑板进行移动,从而使弧形滑板远离摄像伸缩口的顶部,进而使摄像伸缩口的顶部与外部连通,随后通过延伸第一电动推杆8使第一摄像头通过摄像伸缩口伸出隔热外壳的外部,随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盒内部的电机使第一摄像头进行旋转观察周边,替代人工观察,通过设置的防水套能够避免第一摄像头进水;2、通过设置的喷头,能够在第一摄像头的镜面沾上灰尘的状况下通过蓄水盒内部的水泵抽取水流经导管输送至喷头中进行喷洒,从而对第一摄像头进行清洁,清洁过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进行排出;3、通过设置的第一螺纹杆,能够在启动第二电机盒内部电机时第一螺纹杆旋转与隔离板螺纹连接带动第二电机盒整体下降,从而使第一螺纹杆旋转进入地面固定,从而使装置更加稳定;4、通过设置的第二摄像头,能够观察地面的植物及昆虫的状况,通过设置的玻璃密封盒,能够防止第二摄像头进水,通过设置的第四电机盒,在通过第四电机盒内部电机进行旋转时能够使第三螺纹杆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清洁刷另一侧的限位杆对第一清洁刷进行限位,能够使第一清洁刷进行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4)和滑槽(3),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2),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10),所述防水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1),所述防水套(10)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盒(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隔板与隔热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11)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5),所述喷头(5)通过水管与蓄水盒(47)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22),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7),所述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所述隔热外壳(1)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29),所述第二密封盒(29)与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盒(29)的内部的第三转轴(26)与第二螺纹杆(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36)。/n...

【技术特征摘要】
1.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包括隔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摄像伸缩口(4)和滑槽(3),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滑板(2),所述摄像伸缩口(4)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套(10),所述防水套(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1),所述防水套(10)的底部与第一电机盒(9)内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盒(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隔板与隔热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11)一侧的隔板上固定设置有喷头(5),所述喷头(5)通过水管与蓄水盒(47)连通,所述第一摄像头(11)所在仓的另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盒(22),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7),所述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设置有钻头,所述隔热外壳(1)内部横向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盒(29),所述第二密封盒(29)与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盒(29)的内部的第三转轴(26)与第二螺纹杆(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与横向隔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板(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雾化玻璃(17),所述雾化玻璃(17)的下方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18),所述隔热外壳(1)的顶部为弧形,所述隔热外壳(1)通过摄像伸缩口(4)和外部连通,所述滑槽(3)开设于隔热外壳(1)上方的内部且不与隔热外壳(1)的内部连通,所述弧形滑板(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道,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板(2)的底部设置有啮齿槽(14),所述啮齿槽(14)与啮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啮齿轮(13)的内部贯穿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与第三电机盒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三电机盒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块(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5)与隔板固定连接,隔板位于啮齿轮(13)一侧的位置开设有与啮齿轮(13)相适应的凹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底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外壳(1)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多个不同的空间,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斜板(6),所述斜板(6)为斜向设置,所述斜板(6)的两端分别与一侧的隔板和底部的横向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贯穿所述斜板(6)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蓄水盒(4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盒(23),所述第二电机盒(23)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8),所述第二连接块(28)与滑杆(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盒(22)内部两侧设置有T形滑槽(25),所述第二连接块(28)位于T形滑槽(25)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盒(23)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6),所述第三转轴(26)与第一螺纹杆(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7)远离第一密封盒(22)的内壁,且所述第一螺纹杆(27)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盒(22)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27)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与第一密封盒(22)的内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元刘妙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弄潮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