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641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其中,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的工作一侧设有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及在焊点位置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与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分别连接的三个引出焊位置。焊点位置包括上电极帽和下电极帽,及下电极帽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一些焊点少的零件或者用量不大的零件,悬挂焊广泛运用于汽车的生产,同一个零件上的焊点往往不在同一个平面,容易存在导致焊枪上翘操作不便的缺陷。焊点比较密集,加上夹具的定位及夹持设计。导致进枪困难。生产效率低,而且因为焊点不在平面,焊枪姿态不佳,结构密集容易分流。从而导致有虚焊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的夹具引出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其中,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的工作一侧设有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及在焊点位置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与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分别连接的三个引出焊位置。焊点位置包括上电极帽和下电极帽,及下电极帽调节机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引出焊位置分别连接传输电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引出焊位置为铜质电流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通过引出焊的设计将焊点引出到夹具外作业,焊枪在导流板上作业放电,通过电缆传输到焊点位置。完成整个焊过程。每一个焊点的电流传输路径都是独立设计的,最大程度避免电流损耗及分流,经过测试电流的强度达到7.5-9A,电流的损耗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大缸径的气缸,确保焊点的夹紧力。焊点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作业难度。能够把零件上的焊点全部改为夹具引出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将焊枪焊接的位置移出到夹具的外部并列在一起,可以避免了进枪困难导致分流虚焊。降低了作业的难度,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虚焊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从每20个要做半破坏检测改为做首中末检测。有效降低了成本。焊接电极帽采用的是我司常规的电极帽,上电极采用固定方式,设计上考虑防转和便于紧固拆卸,下电极采用了可调节设计,确保电极磨损后的间隙。整套夹具的定位机构、夹持机构及每一个单元座均采用电木做了充分的绝缘,防止分流导致虚焊。经过多轮的改良解决了焊接姿态不佳,电流损耗,分流等主要问题。产品的焊接强度得到有力的保障。提升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包括工作台1、在工作台1上的工作一侧设有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2,及在焊点位置2一侧的工作台1上设有与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2分别连接的三个引出焊位置3。焊点位置2包括上电极帽21和下电极帽22,及下电极帽调节机构23。三个引出焊位置3分别连接传输电缆4。三个引出焊位置3为铜质电流板。通过引出焊的设计将焊点引出到夹具外作业,焊枪在导流板上作业放电,通过电缆传输到焊点位置2。完成整个焊过程。每一个焊点的电流传输路径都是独立设计的,最大程度避免电流损耗及分流,经过测试电流的强度达到7.5-9A,电流的损耗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大缸径的气缸,确保焊点的夹紧力。焊点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作业难度。能够把零件上的焊点全部改为夹具引出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将焊枪焊接的位置移出到夹具的外部并列在一起,可以避免了进枪困难导致分流虚焊。降低了作业的难度,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虚焊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管控。从每20个要做半破坏检测改为做首中末检测。有效降低了成本。焊接电极帽采用的是我司常规的电极帽,上电极采用固定方式,设计上考虑防转和便于紧固拆卸,下电极采用了可调节设计,确保电极磨损后的间隙。整套夹具的定位机构、夹持机构及每一个单元座均采用电木做了充分的绝缘,防止分流导致虚焊。经过多轮的改良解决了焊接姿态不佳,电流损耗,分流等主要问题。产品的焊接强度得到有力的保障。提升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的工作一侧设有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及在焊点位置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与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分别连接的三个引出焊位置;/n所述的焊点位置包括上电极帽和下电极帽,及下电极帽调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引出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的工作一侧设有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及在焊点位置一侧的工作台上设有与三个零件的焊点位置分别连接的三个引出焊位置;
所述的焊点位置包括上电极帽和下电极帽,及下电极帽调节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才袁定雄王绍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宇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