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023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0
一种触控感应层,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改良触控信号。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区域、走线区域、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走线区域位于触控区域外围。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位于触控区域,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位于触控区域,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其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所述触控区域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辅助部,第一触控辅助部用于改良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因操作简单方便,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而倍受青睐。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感应层和显示面板,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以方便触控操作。然而,触控显示装置仍然面临触控不准确的问题,即会出现触控感受不到、触控报点位置错误等现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触控准确的触控显示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用于改良触控信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区域、走线区域、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走线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外围。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其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所述触控区域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用于改良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分别和与其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以及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沿第三方向延伸;靠近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且最背离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未设置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直接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的电阻逐渐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引线。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之间,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和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条第一触控引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均为金属网格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为金属走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第一信号屏蔽线。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线位于所述多条第一触控引线的外围;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信号屏蔽线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多个第二触控引线。所述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靠近所述第二触控引线端部的一排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触控辅助部。靠近所述触控区域第二侧的一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触控辅助部;所述触控区域第二侧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以及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中的至少两个同层同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延伸至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三侧,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与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三侧相交。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所述触控感应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电极块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表面上。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触控屏。其中,所述触控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感应层包括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一方面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也分别与第一触控引线和第二触控引线耦接。第一触控辅助部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一触控引线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一触控引线上的负载差别不大,从而每根第一触控引线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相等或近似相等。那么,每个第一通道传输的第一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一触控信号。同理,第二触控辅助部自身具有电阻,可以补偿第二触控引线的电阻,使得每根第二触控引线上的负载差别不大,每根第二触控引线对第一触控信号的损耗就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每个第二通道传输的第二触控信号的强度相同或近似相同,进而可以改良第二触控信号。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升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均一性,提高触控准确性。另一方面,第一触控辅助部和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第一触控辅助部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一触控引线和靠近该第一触控引线端部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一触控引线上第二触控信号对第一触控电极块上第一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一触控辅助部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一触控电极块上第一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第一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同理,第二触控辅助部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第二触控引线和靠近该第二触控引线端部的第二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增大,有益于降低第二触控引线上第一触控信号对第二触控电极块上第二触控信号的干扰。这样一来,第二触控辅助部的设置有益于提高第二触控电极块上第二触控信号的质量,从而改良第二触控信号,最终降低触控屏发生触控位置报错或触控感受不到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感应层,包括:/n触控区域;和/n走线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外围;和/n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和/n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和/n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其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所述触控区域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用于改良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感应层,包括:
触控区域;和
走线区域,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外围;和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和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位于所述触控区域,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和
至少一个第一触控辅助部,其中,位于最外围、且靠近所述触控区域同一侧的一组第一触控电极块中,至少部分第一触控电极块的,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用于改良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一端为第一端;
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分别和与其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块以及所述第一触控引线的第一端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第一触控引线在所述触控区域的第一侧沿第三方向延伸;
靠近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且最背离所述第三方向的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未设置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直接与所述第一触控引线耦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的电阻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
多个第二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位于同一排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触控辅助部,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之间,所述第二触控辅助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和所述第二触控引线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还包括:
多条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域,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第一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耦接;
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朝向所述走线区域的一侧;
所述第一触控辅助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相互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帆马宏伟董向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