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023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第一触控主体与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第一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通过在不同的触控阶段控制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工作过程不同,在保证不同触控阶段可以实现正常触控的前提下,提升第二触控阶段的触控灵敏度,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穿戴产品等显示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触控面板除了可以使用手指触控之外,还可以使用主动笔进行触控。由于主动笔的笔尖尺寸较小,而触控面板的物理分辨率较低,因此,若采用主动笔对触控面板进行触控时,检测到的触控位置的准确度较低,从而导致触控位置的检测精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触控显示面板物理分辨率较低造成主动笔触控触控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所述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第一触控阶段,控制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在第二触控阶段,控制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不同的触控阶段控制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工作过程不同,在保证不同触控阶段可以实现正常触控的前提下,提升第二触控阶段的触控灵敏度,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方案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通道的面积,增加触控通道数量,提高了触控检测精度,使得触控显示装置在满足手指触控设计的同时,同时使主动笔的触控性能达到最优,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进一步的,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通道的面积从而减少每个触控通道的背景电容,降低主动笔的输出功耗。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以触控显示面板为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在手指触控阶段,触控驱动电极101传输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感应电极102传输触控感应信号,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根据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应信号确认手指触控的位置和/或压力大小。在主动笔接触阶段,主动笔发送触控驱动信号,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同时传输触控感应信号,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根据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传输的触控感应信号确认主动笔触控的位置和/或压力大小。通常手指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大于单个触控驱动电极101和单个触控感应电极102的面积,当手指与触控显示面板100接触时,手指可以同时接触到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驱动芯片可以监测到触控位置和/或压力大小,从而进行触控显示。在主动笔触控阶段,为了达到一定的信号量要求,需要每个节点处,主动笔与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有足够的交互面积。但是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应电极的物理分辨率较低,通常主动笔笔尖直径D在1.5mm左右(如图1中圆圈所示),主动笔与触控显示面板100的接触面积小于单个触控驱动电极101和单个触控感应电极102的面积。在一些情况下,如图1所示,主动笔笔头不能同时影响到触控驱动电极101和触控感应电极102,感应通道仅仅能接收到主动笔与触控驱动电极101或触控感应电极102接触的触控信号,使得触控坐标中的x值或者y值丢失,导致位置坐标精度不高,影响触控显示。进一步的,主动笔作为外接设备,由自身电源供电,驱动能力有限,单个通道的背景电容(Cb)大小直接影响到主动笔的驱动能力。触控显示面板100的单个触控驱动电极100的面积和单个触控感应电极102的面积相对主动笔笔尖的触控面积较大,当触控显示面板100的背景电容(Cb)越大,所需要的驱动功率就越大,导致主动笔的能耗大,缩短触控笔的使用寿命;或者需要更大驱动能力的主动笔,提高了触控成本。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第一触控主体与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第一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触控主体与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触控通道的面积,增加触控通道数量,保证主动笔触控阶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所述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n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n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触控通道组,每个所述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通道;
在第一触控阶段,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信号;
在第二触控阶段,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接触,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信号;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不同,且所述第一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通道组包括第一触控通道组和第二触控通道组,所述第一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触控通道,和/或,所述第二触控通道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触控通道;
所述第一触控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触控通道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触控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触控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一触控阶段,同一所述第一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一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同一所述第二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二触控通道同时传输触控感应信号;
在所述第二触控阶段,同一所述第一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一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感应信号,和/或,同一所述第二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二触控通道交替传输触控感应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通道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通道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触控主体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内切圆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至少两个所述触控通道至少包括第一自容式触控电极和第二自容式触控电极;
在所述第一触控阶段,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一自容式触控电极和第二自容式触控电极同时传输触控驱动信号,且同时传输触控感应信号;
在所述第二触控阶段,同一所述触控通道组内的第一自容式触控电极和第二自容式触控电极交替传输触控感应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开关单元组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开关单元组与所述触控通道组一一对应,所述触控信号线与所述开关单元组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关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触控通道一一对应且电连接;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时钟信号线,所述时钟信号线与所述开关单元组中的开关单元一一对应,且所述时钟信号线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触控阶段,所述时钟信号线用于同时向同一所述开关单元组中的所述开关单元传输使能信号,控制同一所述开关单元组中的所述开关单元同时导通;
在所述第二触控阶段,所述时钟信号线用于交替向同一所述开关单元组中的所述开关单元传输使能信号,控制同一所述开关单元组中的所述开关单元交替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塔乐夏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