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20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感光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还包括SFX衍生物,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的重量比(2‑10):(10‑20):100,利用SFX的十字交叉构象引入交联基团和空穴传输基团,成的小分子材料在涂覆在OPC鼓中后经过后处理可以交联成聚合物,提升电荷传输层的稳定性,提高OPC鼓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空穴传输材料的单体材料可以通过较短的合成路线合成,单体分子成膜后可通过光引发或热引发等方法使其交联聚合,以这种方式聚合无需贵金属催化,无副产物生成,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聚合物材料和高品质薄膜,且清洁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感光鼓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
技术介绍
感光鼓是激光打印、静电复印的核心部件。根据感光材料的不同,感光鼓可分为硒鼓、陶瓷鼓、有机感光鼓(OPC鼓)。其中,OPC鼓因为其在环保、成本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正鼓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但目前OPC鼓的使用寿命较短。硒鼓的寿命约为9000页,陶瓷鼓(a-si陶瓷)的寿命高达90000页,OPC鼓一般只有3000页左右,还有较大差距。目前OPC鼓大多为负电性的,其中电荷传输层由成膜树脂(如聚碳酸酯)和空穴传输有机光电材料构成。理想的电荷传输层应是空穴传输材料均匀的分散在成膜树脂中形成稳定的固溶体薄膜。目前应用于OPC鼓的空穴传输材料主要是小分子芳香胺类p型半导体材料。小分子材料易于分离提纯,其器件性能重复性高。但其在薄膜中容易发生团聚、结晶和析出使分子分布不均匀,甚至发生脱落现象,影响性能,降低OPC鼓使用寿命。采用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可有效减少结晶和团聚的发生,提高膜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器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但聚合物材料提纯难,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可能有较大差别,产品品控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旨在解决的目前OPC鼓大多为负电性的,其中电荷传输层由成膜树脂(如聚碳酸酯)和空穴传输有机光电材料构成。理想的电荷传输层应是空穴传输材料均匀的分散在成膜树脂中形成稳定的固溶体薄膜,目前应用于OPC鼓的空穴传输材料主要是小分子芳香胺类p型半导体材料,小分子材料易于分离提纯,其器件性能重复性高。但其在薄膜中容易发生团聚、结晶和析出使分子分布不均匀,甚至发生脱落现象,影响性能,降低OPC鼓使用寿命。采用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可有效减少结晶和团聚的发生,提高膜层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器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但聚合物材料提纯难,不同批次产品性能可能有较大差别,产品品控较难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FX衍生物,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的重量比(2-10):(10-20):100;SFX衍生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优选的,所述R1可为提供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如下:优选的,R2可为包含可交联基团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如下:优选的,将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按比例混合后用超声波或者球磨机分散均匀,制成电荷传输层涂布液。优选的,电荷传输层涂布液以浸涂方式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涂覆层,层厚度为5-30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利用SFX的十字交叉构象引入交联基团和空穴传输基团,成的小分子材料在涂覆在OPC鼓中后经过后处理可以交联成聚合物,提升电荷传输层的稳定性,提高OPC鼓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空穴传输材料的单体材料可以通过较短的合成路线合成,单体分子成膜后可通过光引发或热引发等方法使其交联聚合,以这种方式聚合无需贵金属催化,无副产物生成,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聚合物材料和高品质薄膜,且清洁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SFX衍生物核磁共振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对于SFX衍生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具体合成步骤如下:根据现有的合成方法制得SFX,选用含酚羟基的SFX(3号分子)。3号分子可以通过酚羟基与苄基卤代烃反应修饰上含交联集团(R2)的结构单元。此实施例采用苯乙烯为(通过4号分子引入)交联单元,硼酸酯取代的R1结构单元(如:6号分子)可以与溴代的SFX(5号分子)通过suzuki反应偶联,等到目标材料(7号分子),溴代的SFX(5号分子)可以进一步修饰为硼酸酯取代的SFX(9号分子),其可以溴代的R1结构单元(如10号分子)通过suzuki反应偶联,得到目标材料(11号分子)。实施例2:如图1为对目标分子结构和纯度进行检测、核磁共振谱的检测结果;目标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纯度可以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测试得以确定;由于本实施例采用苯乙烯作为交联基团,其可通过热引发而聚合。因此需要通过DSC测试确定其发生聚合反应的温度,以7号分子为例,其DSC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在第一圈测试中,220℃附近明显的吸热峰即为交联反应发生的吸热峰;在第二圈测试时,原来在205℃附近的熔点放热峰和220℃附近的交联峰都消失了,说明在第一圈扫描时交联反应已经进行完全,形成了稳定的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的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如:聚碳酸酯PCZ-300)和成膜溶剂(如四氢呋喃)以重量比(2-10):(10-20):100的比例混合,并用超声波或者球磨机分散均匀,制成电荷传输层涂布液。以浸涂方式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涂覆层,层厚度为5-30μm,烘干,再根据SFX上交联基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交联方式;以7号分子为例,将OPC鼓至于230℃烘箱中30分钟,即可完使本专利技术的SFX空穴传输层完成交联,明的OPC鼓即制备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FX衍生物,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的重量比(2-10):(10-20):100;/nSFX衍生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包括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FX衍生物,SFX衍生物、成膜树脂和成膜溶剂的重量比(2-10):(10-20):100;
SFX衍生物其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有机感光鼓的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1可为提供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鸿王子龙沈光夫刘志军邢星罗丰刘继锋羊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乐普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