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97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包括上层气体通道和下层气体通道;上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上层进气口连通和与下层进气口连通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上层出气口连通和与下层出气口连通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换热除湿器;下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下层进气口连通和与上层进气口连通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下层出气口连通和与上层出气口连通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二换热除湿器。在换热除湿器切换工作状态时,输入的空气也切换所流经的通道,由此实现冷却吸附和加热再生两种处理工艺的快速转换;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只需调节新风机内部组件就可完成通道切换,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双通道新风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湿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双通道新风机。
技术介绍
在制冷空调技术中,空气湿度对人体舒适度产生直接影响,除湿是一个高耗能过程,其技术涵盖蒸发制冷除湿、转轮除湿、液体除湿和固体除湿等。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节能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温湿度的精准控制和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成为了当前之需。其中换热除湿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升级版的固体除湿技术的核心部件,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除湿效率高、并克服了以往固体除湿而产生的吸附热影响,逐步由制冷行业前沿技术走向应用,相关科研机构和单位也进行了一些应用性试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由于单个换热除湿器在一个周期内只能实现冷却吸附或加热再生中的一个过程,所以至少需要配合使用两个换热除湿器才能实现连续型工作,但存在的不足是风道切换机构非常繁杂,通常会用到八只换向风阀,造成外接风道多、泄漏大且大量空间被占用,这为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带来了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双通道新风机,以解决现有新风机存在的结构复杂、能耗较高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包括上层气体通道和下层气体通道;上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上层进气口连通和与下层进气口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上层出气口连通和与下层出气口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换热除湿器;下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下层进气口连通和与上层进气口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下层出气口连通和与上层出气口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二换热除湿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部、第一工作部和第一排气部;相对应地,所述下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气部、第二工作部和第二排气部;所述第一进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一进气腔和第一换向进气腔,所述上层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进气腔的侧壁;所述第一换热除湿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内;所述第一排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一排气腔和第一换向排气腔,所述上层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排气腔的侧壁;所述第二进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二进气腔和第二换向进气腔;所述第二进气腔与所述第一换向进气腔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换向进气腔与所述第一进气腔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层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二进气腔侧壁;所述第二换热除湿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部内;所述第二排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二排气腔和第二换向排气腔;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一换向排气腔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换向排气腔与所述第一排气腔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层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二排气腔侧壁;在所述第一进气腔内设有第一气流换向装置,该第一气流换向装置可以将从上层进气口输入的气体导向第一工作部或第二换向进气腔;在所述第一排气腔内设有第二气流换向装置,该第二气流换向装置可以将从第一工作部输入的气体导向上层出气口或将从第二换向排气腔输入的气体导向上层出气口;在所述第二进气腔内设有第三气流换向装置,该第三气流换向装置可以将从下层进气口输入的气体导向第二工作部或第一换向进气腔;在所述第二排气腔内设有第四气流换向装置,该第四气流换向装置可以将从第二工作部输入的气体导向下层出气口或将从第一换向排气腔输入的气体导向下层出气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换向装置、第二气流换向装置、第三气流换向装置、第四气流换向装置分别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由控制器分别控制其导流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换向装置、第二气流换向装置、第三气流换向装置、第四气流换向装置均为空气三通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的两侧均设有缓冲腔,每个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工作部或第二工作部之间的连接通孔均设置在侧壁中央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中均设有导流叶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叶片为弧形叶片,其中央镂空,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处,所述导流叶片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工作部或第二工作部的中央弯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除湿器和第二换热除湿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冷却吸附和加热再生两种状态,且两者始终处于互换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合两组换热除湿器,设置两个通道,在换热除湿器切换工作状态时,输入的气体也随之切换所流经的通道,由此实现冷却吸附和加热再生两种处理工艺的快速转换;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只需调节新风机内部组件就可完成通道切换,无需改变新风机外部的气体管路,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一时的正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一时上层气体通道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一时下层气体通道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二时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二时上层气体通道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处于工作状态二时下层气体通道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11第一进气腔,112第一换向进气腔,113上层进气口,120第一工作部,121第一换热除湿器,131第一排气腔,132第一换向排气腔,133上层出气口,211第二进气腔,212第二换向进气腔,213下层进气口,220第二工作部,221第二换热除湿器,231第二排气腔,232第二换向排气腔,233下层出气口,30缓冲腔,31连接通孔,40导流叶片,V1第一气流换向装置,V2第二气流换向装置,V3第三气流换向装置,V4第四气流换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包括上层气体通道和下层气体通道;上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和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和与下层出气口2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换热除湿器121;下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和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下层出气口233连通和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二换热除湿器221。第一换热除湿器121和第二换热除湿器221的工作状态分为冷却吸附和加热再生两种状态,且两者始终处于互换状态。本实施例中,室外空气从上层进气口113输入,处理后的供给空气从上层出气口133输出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从下层进气口213输入,处理后的排出空气从下层出气口233输出。具体的,上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部、第一工作部120和第一排气部;相对应地,下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气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气体通道和下层气体通道;/n所述上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和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和与下层出气口(2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换热除湿器(121);/n所述下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和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下层出气口(223)连通和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二换热除湿器(221)。/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气体通道和下层气体通道;
所述上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和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和与下层出气口(2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一换热除湿器(121);
所述下层气体通道的进气管道可在与下层进气口(213)连通和与上层进气口(11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出气管道可在与下层出气口(223)连通和与上层出气口(133)连通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部设置有第二换热除湿器(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双通道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气部、第一工作部(120)和第一排气部;相对应地,所述下层气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气部、第二工作部(220)和第二排气部;
所述第一进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一进气腔(111)和第一换向进气腔(112),所述上层进气口(113)开设在所述第一进气腔(111)的侧壁;
所述第一换热除湿器(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120)内;
所述第一排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一排气腔(131)和第一换向排气腔(132),所述上层出气口(133)开设在所述第一排气腔(131)的侧壁;
所述第二进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二进气腔(211)和第二换向进气腔(212);所述第二进气腔(211)与所述第一换向进气腔(112)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换向进气腔(212)与所述第一进气腔(111)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层进气口(213)开设在所述第二进气腔(211)侧壁;
所述第二换热除湿器(221)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部(220)内;
所述第二排气部被一隔板分为第二排气腔(231)和第二换向排气腔(232);所述第二排气腔(231)与所述第一换向排气腔(132)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换向排气腔(232)与所述第一排气腔(131)相邻,两者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层出气口(233)开设在所述第二排气腔(232)侧壁;
在所述第一进气腔(111)内设有第一气流换向装置(V1),该第一气流换向装置(V1)可以将从上层进气口(113)输入的气体导向第一工作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越喜冠南葛美才代彦君赵耀石宏伟曾海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南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